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75867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附答案)$81201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韩老师编辑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静校训练(5)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解析设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Fmaf,所以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C。答案C2.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M的木块A、B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木块间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原长

2、为L。则此时木块A、B间的距离为()图1A.L B.LC.L D.L解析对木块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a,对木块A有kxma,解得:x,木块A、B间的距离为LxLL,故选项B正确。答案B3.质量为0.1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2所示。系统静止时绳与斜面平行,不计一切摩擦。当斜面体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与斜面刚好不分离,则斜面体的加速度为()图2A.gsin B.gcos C.gtan D.解析因小球与斜面刚好不分离,所以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图知tan ,则a,D正确。答案D4.如图3所示,甲、乙两图中水平面都是光滑的,小车的质量都是M,人的质量都是m,

3、甲图人推车、乙图人拉绳(绳与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的力都是F,对于甲、乙两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B.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C.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D.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解析以人和车整体为研究对象,甲图合力为0,加速度为0,乙图2F(Mm)a乙,所以a乙,故选项C正确。答案C5.(2016广东潮州凤凰中学段考)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解析不受空气阻力的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vt图象为图中虚线

4、所示。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关系的物体,上升过程中:mgkvma,ag,开始时加速度最大,上升过程中a始终大于g,vt图象斜率均大于虚线斜率,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6.如图4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位移x变化关系的图象是下列图中的()图4解析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g不变,接触弹簧后,agx,a与x是线性关系,C、D错误;根据小球运动的特点,小球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ag,此时速度不为零,小球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ag,所以B错误,A正确。答

5、案A二、多项选择题7.(2016东北三省四市联考)某物体质量为1 kg,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5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图5A.物体所受的拉力总是大于它所受的摩擦力B.物体在第3 s内所受的拉力大于1 NC.在03 s内,物体所受的拉力方向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D.物体在第2 s内所受的拉力为零解析由题图可知,第2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选项A、D错误;第3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为1 N,所受拉力大于1 N,选项B正确;物体运动过程中,拉力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同,摩擦力方向始终和

6、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答案BC8.一位同学乘坐电梯从六楼下到一楼的过程中,其速度图象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前2 s内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前2 s内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是最后1 s内的2倍C.最后1 s内该同学对地板的压力大于地板对他的支持力D.该同学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1.7 m/s解析由vt图象可知,02 s内,该同学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正确;由a可知,前2 s内该同学的加速度大小是最后1 s内的,选项B错误;该同学对地板的压力与地板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C错误;该同学在10 s内的位移为s(710)2 m17 m,平均速度

7、为1.7 m/s,选项D正确。答案AD三、非选择题9.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及运动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7甲和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图7(1)前2 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位移;(2)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2 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m/s22 m/s2前2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sat24 m(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于前2 s,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fmg2 s之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得Ff由Ft图象知F15 N,F5 N代

8、入数据解得m5 kg,0.1。答案(1)2 m/s24 m(2)5 kg0.110.如图8所示,一条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条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的正下方,A、B距离为b,两条轻绳另一端在C点相结并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AC长度为b,轻绳BC长度为b。两条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图8(1)轻绳BC刚好被拉直时,车的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2)在不拉断轻绳的前提下,求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要求画出受力图)解析(1)轻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因为ABBCb,ACb,故轻绳BC与轻绳AB垂直,cos ,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9、mgtan ma。可得ag。(2)小车向左的加速度增大,AB、BC绳方向不变,所以AC轻绳拉力不变,BC轻绳拉力变大,BC轻绳拉力最大时,小车向左的加速度最大,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mgtan mam。因这时T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答案(1)g图见解析(2)3g图见解析11.如图9所示,一质量m0.4 kg的小物块,以v02 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 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 m.已知斜面倾角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图9(1)求物块加速

10、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解析(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at2vv0at联立式,代入数据得a3 m/s2v8 m/s(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N,所受摩擦力为f,拉力与斜面间的夹角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 mgsin fmaFsin FNmgcos 0又fFN联立式得F由数学知识得cos sin sin(60)由式可知对应最小F的夹角30联立式,代入数据得F的最小值为Fmin N答案(1)3 m/s28 m/s(2)30 N一、单项选择题1.(2016

11、广东汕头金山期中)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距传送带左端距离为L,稳定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作逆时针转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T1、T2;若剪断细绳,物体到达左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图1A.T1T2 B.T1t2 D.t1t2解析物体在剪断细绳前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无关,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T1T2;剪断细绳后,若物体两次都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左端,加速度相同,由Lat2知t1t2;若物体一次在到达左端前已经与传送带同速,而另一次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左端,则有t1t

12、2。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选项A正确。答案A2.如图2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AE滑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AC是滑道的竖直高度,D点是AC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DE10 m,滑道AE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AE向下做直线滑动,g取10 m/s2,则滑行者在滑道AE上滑行的时间为()图2A. s B.2 s C. s D.2 s解析A、E两点在以D为圆心半径为R10 m的圆上,在AE上的滑行时间与沿AD所在的直径自由下落的时间相同,t2 s。答案B3.如图3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

13、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图3解析设在木板与物块未达到相同速度之前,木板的加速度为a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对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1mg22mgma1,得a1(122)g设物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之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2,对整体有22mg2ma2,得a22g,可见|a1|a2|,得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可知,图象A正确。答案A4.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体质量

14、分别为m12 kg,m23 kg,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6,物体乙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5,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乙上,使两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运动中F突然变为零,则物体甲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图4A.大小为12 N,方向向右 B.大小为12 N,方向向左C.大小为10 N,方向向右 D.大小为10 N,方向向左解析假设甲、乙两物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1m2)a,f22(m1m2)g,解得:a5 m/s2,物体甲的受力如图所示,可得甲受的摩擦力为f1m1a10 N,因为最大静摩擦力fm1m1g12 N,f1fm,所以假设成立,甲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方向向左,选项D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5.(2016江苏泰州期末)如图5所示,在光滑平面上有一静止小车,小车质量为M5 kg,小车上静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