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74875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唐诗二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把握重点诗句,体会作者情感。,关于“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被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

2、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背 景,一、预习题,八月秋高风怒号( ) 卷我屋上三重( )茅 高者挂罥( )长( )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 布衾( )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 )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

3、无干( )处 自经丧( )乱少睡眠 安得广厦( )千万间 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 )见( )此屋,ho,chng,jun,chng,o,qn,gn,sng,sh,b,w,xin,八月秋高风怒号 (ho) ,卷我屋上三重 (chng) 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 (jun) 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o)。,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 (qn) 多年冷似铁,娇儿恶 () 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gn)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 (sng) 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 (

4、sh) 千万间,大庇 (b)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w) 见 (xin) 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尝试题 1、听录音,朗读诗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

5、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2、诗歌大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6、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3(1)第一节中哪个词表明风势之盛?哪两个词点明受灾之重? 怒 卷、三重 (2)那些词细致描写了风吹茅草的惨状?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 飞、洒、挂、飘、转、沉。 焦灼、苦痛。 4(1)第二节中,面对群童抱茅,试想诗人内心感受如何? 无可奈何(“公然”、“呼不得”、“自叹息”) (2)如何看待“盗贼”? 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 -百业凋敝,民不聊生,5(

7、1)第三节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烘托诗人怎样的心境? 雨前的阴沉黑暗 黯淡凄惨 (2)“布衾”、“床头”两句各表现什么? 生活的贫困潦倒、大雨给全家带来的灾难(安史之乱)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何由彻“仅仅是屋漏难眠吗? 盼望雨晴天明的迫切心情 由己及人,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人民,为下文做铺垫 6、第四节抒发作者感慨,诗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的句子是什么?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三、巩固题 1、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的大意,各用一个字概括每

8、节诗中作者流露的情感。,秋风破屋 群童抱茅 长夜难眠 广厦庇寒,惨 悲 哀 愿,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四、检测题,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的呼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