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精选语文试题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89563212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精选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精选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精选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精选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精选语文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安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 试 题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逐渐取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重大变革,从唐朝名画录等绘画理论著作以及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绘画理论等可见其脉络。但唐代传世绘画作品不足,李白的诗歌和敦煌壁画,皆为唐代的水墨之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李白诗作中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7首与山水画相关的诗歌,其中不乏对画面内容的具体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水画风格和技法的特点。李白在博平真

2、人王志安处看到了一幅山水壁画,以诗记之:“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李白笔下的这幅山水壁画非常特别,天空江海、游云白鸥构成了绝妙的景致。因此李白觉得特别新鲜有趣,故用诗记录下来。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从六朝起,山水画便为设色山水,天空一般用青绿着色。隋朝展子皮的传世画作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全图以青绿设色为主,天空水面、山石树木皆以色渲染,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这种技法对唐代山水画尤其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金碧山水影响极大。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充满着变化,除了设色山水以外,更出现了水墨山水,拉开了画史上水墨之变的大

3、幕。张彦远云:“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他肯定了吴道子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吴道子都很擅长,在人物画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法,即“蔬菜描”,画中人物的衣饰有种动态的美感。后人总结为“吴带当风”。这种技法同样也运用于他的山水画实践,他的疏体山水用笔劲怒,线条多变,山石结构颇有气势。李白诗歌中提到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在唐代是非常少见的,无怪他要认为“粉壁为空天“是王志安处山水壁画的一大特色。特意用诗句记录下来。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画面中留出空白是水墨画重要特征。李白时代山水画中这种“粉壁为空天”的处理,或许透露出绘画技法转析的一

4、个端倪。色彩绘画逐渐衰落并失去中心地位,水墨绘画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主流,这是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山水画中天空水面由施染色彩到不施色彩,反映了时代审美风尚的转变。李白所见的那幅天空不设色的山水画、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在色彩绘画盛行的当时非常罕见、别其一格,为山水画发展中的水墨之变提供了佐证,说明在初盛唐时期,水墨绘画已经开始滋长,水墨之变已经渐露端倪。(精编自陈晶粉壁为空天一一李白诗与敦煌壁画对水墨之变的反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从色彩绘画到水墨绘画的过程,唐代成为二者清晰的分水岭,唐以后水墨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主流。B.在唐

5、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逐渐被水墨绘画取代,这一变革从唐朝名西录等绘面作品中清晰可见,而且变革意义重大。C.唐代的传世绘画作品不多,但也有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等诗作和敦煌壁画为之提供佐证,而且有唐宋绘画理论可在查。D.李白诗作中有对山水画面的具体描写,如“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不仅再现了山水壁画,也显示出山水画的风格与技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部分先提出色彩绘画与水墨绘画的变革,再为这一变革作佐证分析。B.文章在论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时,从六朝到隋朝再到唐朝逐层展开论述.C.文章从山水面的发展历程看李白作品中“粉壁为空天”的画法处理的独特性。

6、D.文章在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的部分按并列式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吴道子创造了“莼菜描”的新技法,使画中人物的衣饰有“吴带当风”的美感,张彦远充分肯定了他在山水西变革中的贡献。B.虽然李白在诗作中涉及山水画不多,但他对山水画技法有敏锐的观察力,因而唐代很少见的天空不设色的山水壁画被他抓捉住。C.画面留白而不施染色彩是水墨画的重要特征.水墨绘画与色彩绘画此长彼消,虽然是技法上的变化,折射的却是时代的审美风尚。D.敦煌莫高窟的南壁经变画面的出现与初盛唐时期的西风不一致,因为它显示出当时水墨西的滋长.而在今天其价值则更为重大。(二

7、)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孤儿刘斌立秦浩又查看了一下打包的行李,确定无误了才去厨房。他妻子4点就起来煮了红薯粥,他看了看那半锅粥,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一小半。妻子并没有注意到,但仍旧习惯性地提醒他“早饭要吃饱”。秦浩进屋子只看了一眼孩子,没敢亲她。小家伙睡的浅,弄醒了,知道苍爸要走,必然哭天喊地。一个大背包上了肩,手里还有一个大尼龙面子灰突突的行李包,秦浩看着妻子,没有再说话,只是下巴抬了抬。妻子知道其中的含义“我走了,家里靠你了!”这只是秦浩每年里都要经历的分离,可能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走下楼,秦浩就看见路灯底下已经有两个同伴在那儿抽烟等他了。他们手里

8、都有一个大大的尼龙面子的行李包,在路灯下,包上“锡山矿务局”的印字特别显眼。那几个字也印入了秦洁的眼睛,他手里也有一个。“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曾经錫山矿务局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单位,不管是工资、福利,甚至是秦浩背后的那片家属楼,都曾经是这个城市最让人美慕的,他们手里这个大行包,就是某年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时,每个员工发的福利品。而如今,秦浩还得用这个包装起自己的衣衫琐碎,出去打工的。三个人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一起朝矿区大门而去。黑黢黢的矿区内,似乎空无一人,路灯已没几盏好的。三个人抽着烟,倒是烟头一亮一亮的,显出了几分活力。大门口的铁门虚关着,他们发现那儿还站着一个人。“

9、广路,你怎么又来了?”秦浩先发问的。卫广路把烟头掐了,狠狠用脚踩着,边碾脚边说:“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得到工我必须出去打工。”“你走了,你娃儿不是成孤儿了,要不得哦。”另一个声音说。秦浩赶紧用手止住那人,但是昏暗的灯光中,已看见广路眼神瞬间黯然了。“算了算了,走,挣到钱再打算。”一只胳膊拉起广路。秦浩看了一眼大伙儿,边走边说:“也好,又是我们四个一起,互相有个照顾。”卫广路和秦洁他们一起在外面打工两年了,可是在家的妻子一直到肝部疼痛到无法忍受才去医院确诊是肝癌晚期,广路赶回家不到三天,妻子就去世了。这个矿区里,很多职工都死于这个疾病。秦浩他们坐上了早班长途车,他们接下来的两天都会

10、在路上。长途车要走4个小时,把他们带到省城,他们要换火车北上17个小时,到达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秦浩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他当年是负责矿区锅炉班的班长。当年矿场停业,秦浩整整一年都无法在这个城市找到工作,因为矿场倒了,几万员工和十几万的家属顿时都没有了生计。而这个大山里的小城市哪里能够承载得了这个负担呢?秦浩北上之路,经历了三个城市,最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为一个小区的供暖站负责整个冬季烧锅炉。他站稳脚跟后,陆续把自己锅炉班的一帮弟兄都介绍了过来。工作从每年的深秋囤煤开始干起,到次年春天的3月停止。每个冬天,秦浩能挣到一份相当辛苦但至少能让家人温饱一年的收入。长途车上,司机开了收音机

1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已经开始播音了。第一个让秦活他们打开话匣子的话题是,播音员说为了响应中央关于节能的号召,今年北方城市普遍延后了开始供暖的时间,同时供暖的温度会下降。节能意味着烧炉工工作量减小,虽然只是延后三天,但是秦浩他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今年能拿到手的收入一定会减少了。大家开始七嘴八舌。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明年春天烧锅炉的工作一结束,必须得留在当地再找找工作,争取多挣点钱再回家。泰浩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又听到另外一则新闻。播音员正在念着一串城市的名字,那是国家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秦浩听到了熟悉的那个名字。长途车已经盘山走了一段,秦浩回过身去,从车窗回望着已经在大山深

12、处的城市。清晨,那些星罗棋布的灯火,只是那个城市里还没有断息的活力。只是离世界越远,就越像一个孤儿,即将被永远地遺忘在大山里了。(有刷改)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秦浩“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一小半“和妻子“习惯性地提醒他早饭要吃饱是细节精写,写出夫妻两人因生活贫困而关系紧张。B.同伴担心卫广路的儿子没人照顾。希望阻止他外出打工,秦浩生怕广路决心动摇就用手止住那人,但是广路已经有此犹像不决了。C.秦浩他们围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播音打开话匣子.并很快和自己联系起来。可见国家政策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立竿见影。D.小说结尾句和标题相照应,形象地揭示

13、了这个城市的现状。“即将”这个词预示了这个城市的困境,也表明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5.小说在刻画秦造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6.试探讨这篇小说的主旨及其现实意义。(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移动互联时代频覆了桌面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商业模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带钱就能买东西,现在却变成了现实,这也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可以用支付宝付款吗?”“可以用微信钱包吗?”这种随处可见的询问说明移动支付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移动支付目前已成为重要的支付方式,便

14、捷和高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移动支付前景广阔不容置疑。那么,移动支付为什么这么火?以前,消费者现金结账时找零至少一分钟,如果遇到柜台零钱不足则耗时更久;如果是刷卡,用户要找卡,然后等到店员刷卡、签字确认,过程也需要1-2分钟,后面排队付账的消费者则要等待。但是如今使用移动支付的话,店员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完成支付,不用等待、无需找零,在使用方式上也变得更为便捷。正是因为简单又快捷的使用体验,移动支付正赢得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用户的青睐。此外,随着智能机的广泛使用,手机网民高速增长,对于移动支付起到了催化作用。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境内

15、活跃的手机网民数量达7.8亿,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6.9%,智能手机联网终端达11.3亿部。还有,O2O支付渠道铺开(商家入驻),以及商家使用补贴刺激用户使用等,也是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节选自“中国网”)材料二无现金化已成为近几十年全球各国商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信用卡支付和移动支付是“无现金化”的主要实现方式。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近50倍。然而,为何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在移动支付的发展上会出现“冷热不均、分化严重”的情况呢?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信用卡文化”和“运营方式”导致的。英国金融时报分析,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领先于美国,

16、是缺乏其它可行的非现金支付方式的结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信用卡普及率较低,而用借记卡进行支付又较为繁琐,通常需要通过短信、随机密码等认证。相比之下,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支付要简单得多,只需要扫一下零售商的二维码即可。有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与美国和其它地区不同,中国没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实际上,中国直接从现金支付跳到了移动支付。其它移动支付普及率高的发展中国家同中国有相似特点,即移动支付系统方便了零售店购物支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比较习惯于现金交易,移动支付避免了大量现金交易带来的风险,使人们不用奔波银行取现,就能购买到商品。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移动支付在发展中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报告也提到,移动设备让边远地区的人们不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