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59108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高一级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Fe:56 Zn :65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O2、O3互为同位素B. 1H、2H、3H是三种核素C. H23e和H24e互为同素异形体D. H2O与D2O的组成元素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 O2、O3是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1H、2H、

2、3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三种核素,故B正确;C. H23e和H24e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同位素,故C错误;D.构成H2O的H和构成D2O的D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均属于氢元素,故H2O与D2O的组成元素相同,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解题时需注意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核素几个概念的区别。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据此解答。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 0.1 mol/L氨水中含有0.1NA NH3分

3、子B. 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 1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D. 常温常压下,12g 14C所含原子数NA【答案】B【解析】【详解】A. 氨水中主要存在一水合氨分子,NH3分子的个数小于0.1NA,故A错误;B. NO2和N2O4最简式均为NO2,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NO2的物质的量n=46g/46g/mol=1mol,故含有3mol原子,即3NA个,故B正确;C. 1mol Na2O2中含有2molNa+和1molO22-,则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故C错误;D. 14C的摩尔质量为14g/mol,12g14C的物质的量小于1

4、mol,原子数小于NA,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解题时需注意氨水中主要存在一水合氨分子; 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1个Na2O2中含2个Na+和1个O22-。据此解答。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MgF2 Na2O2 KOH CO2 NaClO H2SO4 NH3H2O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MgF2中只含离子键,故不符合题意;Na2O2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符合题意;KOH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符合题意;CO2中只含共价键,故不符合题意;NaClO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

5、,故符合题意;H2SO4中只含共价键,故不符合题意;NH3H2O中只含共价键,故不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键,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据此解答。4.已知:1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 I2蒸气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151kJ的能量;由H原子和I原子形成1mol HI分子时释放299kJ的能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I2蒸气比H2分子稳定B. 2mol HI(g)发生分解反应吸收11kJ热量C. HI与NaOH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 0.5mol

6、 H2(g)与0.5mol I2(g)完全反应释放出5.5kJ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A. 断裂1molH2分子中的化学键需吸收能量436kJ,断裂1molI2蒸气中化学键时需要吸收151kJ的能量,所以相同条件下,H2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牢固,则H2比I2稳定,故A错误;B. 反应:H2+I2=2HI,生成2molHI需要吸收能量断裂旧的化学键1molHH键和1molII键,形成新的化学键释放能量。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436kJ+151kJ2299kJ=11kJ/mol0,所以2molHI(g)发生分解反应吸收11kJ热量,故B正确;C. HI与NaOH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为放热

7、反应,故C正确;D. 由B分析可知,H2+I2=2HI生成2molHI放出11kJ热量,所以0.5molH2(g)与0.5molI2(g)完全反应释放出5.5kJ热量,故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应热和焓变。解题需注意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分子中的化学键越牢固;焓变=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据此解答。5.下列各组溶液,同时开始反应,出现浑浊最早的是( )A. 20时 50mL0.05molL-1 Na2S2O3 溶液与 50mL0.1molL-1 硫酸混合B. 20时 5mL0.1molL-1 Na2S2O3 溶液与 5mL0.1molL-1硫酸混合C. 10时 50mL0.

8、05molL-1Na2S2O3 溶液与 50mL0.1molL-1硫酸混合D. 10时 5mL0.1molL-1 Na2S2O3 溶液与 5mL0.1molL-1硫酸混合【答案】B【解析】【详解】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大,先比较温度,由题中的数据可知,2010,则C、D 的反应速率小于A、B中的反应速率,又由于B中Na2S2O3的浓度大于A的,则B的反应速率大于A的反应速率,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根据选项中的数据可知,有温度、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则反应速率越大,出现浑浊最早,据此解答。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

9、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NH4Cl的电子式:C. 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D. Be2+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比为2:1【答案】D【解析】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个,A不正确;B中氯离子的电子式不正确,应该是,B不正确;C不正确,应该是,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都存在共价键B.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单质、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He中不存在化

10、学键,NaCl中只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B.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条件不同,且不是同时进行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故B错误;C.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故C错误;D. 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都表示的是该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故D正确。答案选D。8.关于原电池及其电极名称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B.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一定产生气体C. 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D. 阴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向正极移动【答案】C【解析】

11、【详解】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电极,可以是两种不同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一种非金属等,选项A错误;B、原电池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但不一定产生气体,选项B错误;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选项C正确;D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选项D错误。答案选C。9.反应N2+3H22NH3刚开始时,N2的浓度为3mol/L,H2的浓度5mol/L,3min后测得NH3浓度c(NH3)=0.6mol/L,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 (N2)=0.3mol/(Lmin)B. (N2)=1.0mol/(Lmin)C. (H

12、2)=1.67mol/(Lmin)D. (H2)=0.3mol/(Lmin)【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详解】3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mol/L,则(NH3)= 0.6mol/L3min =0.2mol/(Lmin),A(N2)= 1/2(NH3)=0.1mol/(Lmin),故A项错误;B(N2)= 1/2(NH3)=0.1mol/(Lmin),故B项错误;C(H2)=3/2 (NH3)=0.3mol/(Lmin),故C项错误;D(H2)=3/2 (NH3) =0.3mol/(Lmin),故D项正确;综上,本题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

13、速率。可以利用三段式计算反应速率,也可借助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10.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C强将盐酸滴入放有大理石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比较Mg与Al的金属性强弱将镁条与铝片用导线相连,放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C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放入稀硫酸和浓硫酸中。D证明KCl中存在离子键熔融状态的KCl是否导电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C强,可以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因此实验中不能用盐酸,应用高氯酸,故A错误

14、;BAl与NaOH反应,Mg不能,则原电池中Al为负极,而金属性Mg大于Al,故B错误;C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放入稀硫酸和浓硫酸中,反应的原理不同,不能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在熔融状态下可发生电离,可导电,因此熔融状态的KCl能导电,可以说明KCl中存在离子键,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证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要注意锌与浓硫酸一般不能放出氢气,与锌和稀硫酸的反应原理不同。11.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甲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

15、性强;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得电子能力越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可从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角度判断,注意不能根据得失电子的多少以及熔沸点的高低等角度判断。【详解】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可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即甲比乙得电子能力强,故正确;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说明甲单质比乙单质的氧化性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即甲比乙得电子能力强,故正确;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