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59025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通用技术试卷附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明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年级通用技术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75分)1.人类生活中,需要穿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 )产生。A. 纺织缝制技术B. 食品加工技术C. 建筑技术D. 通信邮电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略2.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 )科学进步。A. 促进B. 推动C. 帮助D. 发现【答案】B【解析】【详解】略3.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平板电视机到液晶电视机发展历程。这说明了技术的()。A. 目的性B. 创新性C. 综合性D.

2、两面性【答案】B【解析】【详解】略4.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 技术具有目的性B. 技术具有两面性C. 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D. 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答案】B【解析】5.海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摩托车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将发明成果在某专业杂志上做了介绍。数月后某锁厂根据此资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海明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根据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明没有申请专利,所以并不拥有防盗锁的专利权B. 海明的发明已经过期失效C.

3、 在杂志上介绍就相当于获得了专利权D. 防盗锁技术不能申请专利权【答案】A【解析】【详解】略6.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大一学生唐某,连续上网8个多小时后,感到头疼,继而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结束了年仅21岁的生命。据专家介绍,从其症状及体征来分析,头颅内大面积出血原因可能为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在上网游戏过程中,由于情绪过于紧张,头颅内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引起脑动脉瘤破裂,头颅内大面积脑出血。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 )。A. 上网过久会导致死亡B. 网络的危害很大C. 任何技术使用不当都会带来负面影响D. 上网不应该玩游戏【答案】C【解析】【详解】略7.技术常常可以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给人类提供

4、了很大的帮助,而有的时候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下边所列出来得技术对人类的危害现象中,不是危害地球自然环境的是 ( )。A. 水土流失B. 温室效应C. 白色污染D. 噪声污染【答案】D【解析】【详解】略8.为了年北京奥远会会徽不受侵犯,创作公司应进行技术的( )保证。A. 综合性B. 两面性C. 专利性D. 目的性【答案】C【解析】【详解】略9.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主要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A. B超技术B. 摄像技术C. 电视技术D. 蒸汽动力【答案】D【解析】【详解】略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A. 革新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B. 发明指的是对原有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C. 发明和革新都是用新的技术代替已陈旧和落后的技术D. 以上都对【答案】C【解析】【详解】略11.近隐形笔惊现文具市场,这种隐形笔和普通的笔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笔尾有一盏蓝色的小灯。在纸上写了以后是看不到的。但用笔尾的小灯一照,就能看到。这种笔可以有效保护隐私,但现在很多学生购买时坦言“考试用不容易被监考老师抓到”。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A. 目的性B. 创新性C. 综合性D. 两面性【答案】D【解析】12.关于技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

6、的基本需要B. 早期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C. 技术的任务是认识世界D. 技术与科学没有任何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略1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 )A. 技术解放人B. 技术具有两面性C. 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D. 技术改变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略14.电池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动力问题,但是电池的废旧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说明了技术的应用具有()A. 目的性B. 创新性C. 综

7、合性D. 两面性【答案】D【解析】【详解】略15.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用的是阴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 )A. 目的性B. 创新性C. 综合性D. 两面性【答案】B【解析】【详解】略16.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 )A. 蒸汽机的发明B. B超的技术C. 万有引力的发现D. 摄像技术的发明【答案】C【解析】17.技术是满足人的()而产生的。A. 理想B. 欲望C. 需要D. 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略18.下列关于技术的目的性错误的说法是( )A.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

8、成果B. 助听器是满足有些人能听见外界声音、正常与人交流等需要而产生的C. 有某些技术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意发明的D.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中【答案】C【解析】【详解】略19.下列关于技术的综合性说法错误的是( )。A. 一项技术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B. 科学就是技术,两者是同一概念C.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D.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答案】B【解析】【详解】略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 瓦特发明蒸汽机C. 爱迪生发现电灯D. 李冰修建都

9、江堰【答案】C【解析】【详解】略21.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专利抢注的现象,它利用了专利申请的( )原则A. 法律保护B. 占有权C. 先申请D. 收益权【答案】C【解析】【详解】略22.1928,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什么性质?()A. 技术的两面性B. 技术的创新性C. 技术的专利性D. 技术的目的性【答案】A【解析】【详解】略23.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初审阶段;授权阶段;提交申请阶段;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受理阶段。正

10、确的顺序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略24.由于学习需要,小明经常要看一些外文专著或光盘资料,但是购买原版专著或光盘价格昂贵,而他的一些朋友则通过网上下载免费获得这些资源甚至购买盗版光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行为是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权B. 在没有专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将外文专著通过网络给别人下载C. 保护知识产权会造成知识垄断,从而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D. 买卖盗版光盘是违法的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略25.下列有关知识产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B. 它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类智力劳

11、动成果从产权角度进行激励的制度C. 它制约了技术的发明和革新D. 知识产权体现了技术的价值性【答案】C【解析】详解】略二、多项选择题(15分)26.汽车设计与制作技术需要运用的学科知识有( )A. 物理学B. 材料学C. 计算机科学D. 美学【答案】ABCD【解析】【详解】略27.我国申请专利的种类主要包括有( )A. 发明专利B. 商标专利C. 实用新型专利D. 外观设计专利【答案】ACD【解析】【详解】略28.技术的性质包括:( )A. 综合性B. 创新性C. 实践性D. 时效性【答案】ABC【解析】【详解】略29.申请专利的前提条件是( )A. 创造性B. 实用性C. 新颖性D. 价值性【答案】ABC【解析】【详解】略30.技术创新从来源上可分为( )A. 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B. 偶然的发现C. 原创性设计D. 改进性设计【答案】AB【解析】【详解】略三、填空题(10分)31._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与方法。【答案】技术【解析】【详解】略32._和_是技术的源泉。【答案】 (1). 发明 (2). 革新【解析】【详解】略33.技术与人的关系中,保护人的关系是为人提供_和_上的保护。【答案】 (1). 生理 (2). 心理【解析】【详解】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