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59003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卷附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三中南宁三中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理科地理试题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理科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52.5 分,共分,共 7575 分)分) 。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令人陶醉。读新疆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 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 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C. 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 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2. 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流水堆积、风力堆

2、积D.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答案】1. C 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 题详解】 雅丹地貌为外力侵蚀作用形成,沙丘地貌为外力堆积形成,二者均为外力作用;天山山脉为板块 挤压地壳上升而成,吐鲁番盆地为地壳下陷而成,所以 C 项符合。 【2 题详解】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雅丹地貌为风力侵 蚀形成,沙丘地貌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应选 D 项。 考点:地貌成因及分类 左图为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岩浆喷出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右图为岩 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石瀑”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A. 甲B. 乙C.

3、 丙D. 丁 4. 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类岩石的代表有花岗岩B. 丙类岩石可能寻找到化石 C. 环节均属于内力作用D. 石灰岩经过程形成大理岩 【答案】3. B 4. B 【解析】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石瀑景观是由火山熔岩冷凝形成的,属于岩浆岩。读右图可知,丁由沉积物沉积形 成,为沉积岩,而沉积岩可以形成岩浆和变质岩,丁有三个箭头指向,为岩石融化形成的岩浆, 则乙由岩浆冷凝形成,为岩浆岩,而甲为变质岩,故选 B。 【4 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丙为沉积岩,甲为变质岩,花岗岩为岩浆岩,A 错。丙为沉积岩,具有 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

4、的典型特征,B 对。箭头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的过程,属于外 力作用,其他都为内力作用,C 错。石灰岩形成大理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为变质作用,D 错。 故选 B。 下图为某山区公路的卫星照片,该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险恶”的公路之一。图中呈白色线状的 是公路,呈白色块状的是高山积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公路被设计成曲折多弯是为了 A. 降低公路坡度B. 便于游客观光C. 跨越多条河流D. 增加驾驶乐趣 6. 图示路段冬季经常被关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车辆及人流量大B. 便于养护和施工C. 地震、滑坡频发D. 受冰雪灾害影 响 【答案】5. A 6.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路选线。 【

5、5 题详解】 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山区地形崎岖,交通线路的修建受地形影响较大,山区公路为减缓坡度, 公路被设计成曲折多弯沿等高线来修筑A 正确。 【6 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有大面积的高山积雪,且公路弯曲度较高,说明山地坡度较大,冬季气温 较低,受冰雪灾害影响,经常被关闭,D 正确。车辆及人流量大、养护和施工及地震、滑坡都与 冬季无关。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 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如下图)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张裂 挤压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A.

6、 B. C. D. 8.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B. 青藏高原的隆起C.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D. 汶川地震的发 生 【答案】7. A 8. C 【解析】 【7 题详解】 根据海绵向两侧运动,属于板块的张裂运动,是生长边界,选 A。 【8 题详解】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青藏高原的隆起都是因为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挤压形成的,汶川地震 是由于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板块活跃导致的,该地震带也是消亡边界。东非裂谷带的 形成是因为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形成的,与实验模拟接近,选 C。 【点睛】 板块碰撞边界为消亡边界,多形成山地、岛弧等,板块向边界两侧做

7、反向运动则该边界为生长边 界,多形成裂谷或海洋。 广西漓江一般水深 23 米,鱼群丰富。但漓江中游有一处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因 水底有暗河出口,在水深 15 米以下鱼群最丰富,被当地渔民称为“死水湾” 。下图示意“死水湾” 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死水湾”最有可能位于图 b 处中河流的 西侧 东侧 凹岸 凸岸 A. B. C. D. 10. “死水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地壳断裂下陷B. 河流堆积作用C. 河流搬运作用D. 河流侵蚀作用 11. 关于虚线框内甲、乙两地土地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适宜建设港口 甲可以建设采沙场 乙建设防洪堤 乙大规模建设住宅 A.

8、 B. C. D. 【答案】9. B 10. D 11.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9 题详解】 “死水湾”是漓江水深最大的地方,流水侵蚀使得凹岸处岸陡水深,因此“死水湾”最有可能位 于 b 处东侧。正确,选 B。 【10 题详解】 从上题分析可知, “死水湾”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在凹岸侵蚀的结果。选 D。 【11 题详解】 乙是凹岸,侵蚀作用强应建设防洪堤,不适宜大规模建设住宅;甲是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泥 沙淤积,不适宜建设港口,可以建设采沙场,正确,选 B。 【点睛】河流弯曲处的外力作用以凸岸堆积和凹岸侵蚀为主,河流弯曲程度越大,这两种外力作 用越显著。 读漫画枯萎

9、的外表,强大的内心 ,完成下列各题。 12. 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 A. 地形平坦B. 地下水丰富 C. 降水稀少D. 土壤肥沃 13. 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 A. 西藏地区B. 华南地区 C. 西北地区D. 东北地区 【答案】12. C 13. C 【解析】 【12 题详解】 图示植物地表以上相对矮小,地下根系发达,说明该地气候干旱,根系发达利于吸取更深层地下 水,但并不能说明该地地下水丰富;与地形、土壤肥沃度无关。选 C 正确。 【13 题详解】 图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植被根系发达;西藏是高寒地区,有多年冻土,植被以矮小草原 草甸为主,根系不发达;华南地区气候湿润,植物高大茂盛

10、;东北地区水资源较丰富,植被高大。 选 C 正确。 【点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 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生长在干旱沙漠或荒漠中的植物,叶子特化成针形或刺 形,根系特别发达,如仙人掌、骆驼刺等;由于生活环境经常受到同一方向大风的影响,树木的 分枝只有一侧生长良好如旗形树。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14. 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 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B. 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 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

11、功能D. 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5.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 蒸发量增加B. 降水量增多 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 地下径流增多 【答案】14. A 15. C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的整体性。 【14 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区破坏植被,种植菊花,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反映一个自然要素破 坏会影响其他要素,体现了同一区域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A 正确。 【15 题详解】 由于植被砍伐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弱,A 错误;则降水量减少,B 错误;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 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 正确

12、,D 错误。 艺术来源于现实,电影也不例外。2015 年动画喜剧小黄人大眼萌中,有这样的场景:小 黄人在逃亡过程中,先是被北极熊追杀(左图),紧接着到了森林又遭到棕熊恐吓(右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若上述场景是在现实世界中,则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 A. 从北到南B. 从东向西C. 从内陆向沿海D. 从高原到山地 17. 其逃亡过程中,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符合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现象 18. 下列地区代表性植被与右图中棕熊栖息地植被类似的是 A. 意大利B.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C. 华北地区D.

13、江南丘陵 【答案】16. A 17. A 18.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 【16 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北极熊生活在北极,棕熊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因此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由 北向南。A 正确。 【17 题详解】 由是题可知,两地环境差异体现在于南北方向,因此热量是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故其逃亡过程 中,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 正确。 【18 题详解】 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为常绿硬叶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为温大陆性气候为主,多亚寒带针叶 林;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落叶阔叶林;江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常绿阔叶林。 棕熊主要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

14、中,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植被类似,选 B。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18 年 2 月 24 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 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 ,该 报告显示,2018 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春节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 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导致十大“春节空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受传统思想影响B. 城市分布不均衡 C. 人口分布不均衡D.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 改善市民居住条件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 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A. B. C. D. 21. 中西部的外来务工农民

15、春节返乡后,部分不再回到上述东部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 工地,成为“倒吸”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城市 A. 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 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加 C. 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条件放宽D. 平均工资水平更高 【答案】19. D 20. C 21.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9 题详解】 “春节空城”现象是由于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大量人员外出务工是因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 衡。因此“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B 正确。 【20 题详解】 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对市民居住条件没有影响,错误。城市人口减少,缓解城 市交

16、通拥堵,正确。务工人员减少,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正确。城市务工人员返回农村, 加重了农村环境压力,错误。 【21 题详解】 由题可知,我国出现了务工潮倒吸现象,即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 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主要是因为当地城市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 农民工不必去远方工作B 正确。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表中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的影响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23.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合理容量要求同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稳定。 B.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C.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13 亿人 D.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答案】22. B 23. D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