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54990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第一节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内容一、什么是打击乐? 打击乐演奏活动也叫节奏乐活动。节奏乐活动包括节奏练习、节奏乐器演奏;节奏乐器也叫打击乐器,是指打击乐器而使其发声,也叫“敲击乐器”或“击乐器”。二、打击乐曲1、伴随歌曲或器乐曲的打击乐曲某一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配器方案 根据这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专门创作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案。2、纯粹的打击乐曲(不太常见)专门为打击乐器创作或仅由打击乐器来演奏的乐曲。3、打击乐曲演奏方案 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造的; 由幼儿园教师创造的; 在幼儿教师的帮助下由幼儿集体创作的。三、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一)乐器1、按制作材料分类

2、皮革类大鼓、铃鼓、堂鼓金属类串铃、碰铃、三角铃、三角铁、钹、锣竹木类木鱼、双响筒、圆舞板、蛙鸣筒混合类沙球、棒镲、铃鼓2、要求知道:名称、演奏方式与音色的关系等(二)配器1、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及合适的乐器。2、要求知道: 音色分类 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 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音色安排方案,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三)指挥 主要是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人相互协调; 幼儿不必学习专业性的起势、收势和划拍; 只是学习如何自然地开始、结束、轮流、交替和击打出所要求的节奏型,必要时可做相应乐器演奏方式的模仿动作等。1、知道如何

3、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做出反应。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四)打击乐演奏的常规提问:你们觉得打击乐演奏活动课好上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由于乐器本身的新奇性和乐器可以发出响声等特性,打击乐器活动历来是教师感到比较难以保持良好秩序的活动。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 乐器拿出后,不演奏时须将乐器放在腿上或地上,不发出声音,眼睛也不看乐器。 开始演奏前,按

4、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腿上或地上。 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乐器和整理场地。2、活动进行的常规 演奏时身体倾向指挥者,眼睛注视指挥者,积极地与指挥者交流。 演奏时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 演奏时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情。 交换乐器时,须先将原来使用的乐器放在座椅上,再迅速无声地找到新的座位,拿起新乐器,坐下后马上把新乐器放在腿上做好演奏准备。交换过程中不与他人或场内的座椅相互碰撞。第二节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教育目标及选材一、教育目标小班: 认识几种打击乐器; 用固定的节奏型演奏,体验乐趣,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中班: 认识

5、较多的打击乐器; 逐步认识打击乐谱; 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提出演奏建议; 养成看指挥的习惯,能于他人协调一致,体验创造性的快乐。大班: 探索更多打击乐器的方法、配器方案; 能按他人即兴指挥的动作,做出演奏反应。二、打击乐演奏活动材料的选择(一)乐器 音色好 大小及重量 演奏方法 34岁:拍击发音铃鼓、串铃、沙球、大鼓撞击发音圆响板、碰铃 类似幼儿 拍手 的方法,以臂的大肌肉动作为主。 45岁:木鱼(腕部动作);蛙鸣筒(均匀持续用力);小钹、小锣(控制用力);铃鼓的摇奏。 腕部 动作,手眼协调有一定要求。 56岁:双响筒、三角铁 用力均匀 和手眼协调有较高的要求。 46岁还可选用圆舞板的捏奏法、

6、沙球的震奏法、小钹的擦奏法。(二)音乐年龄段节 奏结 构34岁熟悉的歌曲或韵律活动的音乐;节奏简单一段体56岁可以不是学过的歌曲或韵律活动的音乐;节奏稍复杂两段体或三段体;最好有鲜明的、有规律的对比因素,乐句、乐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三)配器方案1、特点:适合幼儿的实际能力;有一定的艺术性。(详见P167、168页)2、打击乐曲的编配步骤 熟悉音乐 揣摩、分析 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 试奏和调整 记谱和转换乐谱3、变通总谱的设计变通总谱是针对通用总谱,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简谱和五线谱来讲的。 动作总谱a. 身体动作b. 节奏动作、模仿动作、舞蹈动作、滑稽动作c. 不宜用笨拙的肢体动作表现较密集

7、的节奏d. 不宜太难,避免给幼儿掌握总谱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图形总谱a. 形状和色彩b. 几何图形、乐器音色的象征图、乐器形象简图c. 不宜搞成通用总谱的图形解释方案,避免复杂化、细致化的设计 语音总谱a. 嗓音b. 有意义的字、词、句、象声词、衬词和无意义音节c. 尽量注意创造出的语音总谱有趣、易记、上口第三节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 步骤与方法1、熟悉和欣赏音乐l 告诉幼儿器乐曲或歌曲的名称、主要内容;l 引导幼儿仔细听,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性质、力度、速度、风格、节奏等。2、徒手练习节奏型l 练习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还可继续学习;l 长时间徒手练习会降低幼儿

8、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幼儿有更多机会在集体练习打击乐器的过程中,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音响特点及在合奏中所产生的效果。3、介绍乐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l 让幼儿自己先去探索乐器的敲击发声法;l 教师再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打击乐器,并引导幼儿比较、辨别乐器的音色特点。4、随乐打击乐器l 让部分节奏感较强的幼儿先拿乐器,在逐步扩大到其他幼儿,以利互帮互学;l 先分声部练习,等各声部熟练掌握后再合奏;l 一次递增一个声部,最后达到完整的合奏。方法:1、教师可有计划地逐步让幼儿与教师共同来为音乐设计节奏型、选配乐器等,以培养他们创造性地编配打击乐的能力。2、可用故事、游戏来进行打击乐教学,这种方法较

9、适合小班初期,可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3、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活动常规,包括训练幼儿看指挥的习惯,注意打击乐器的分发与收回。二、设计与组织(一)由总谱学习开始适应于: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二)由总谱创编开始适应于:原设计比较单纯,可让幼儿有更多创作性表达机会的打击乐作品。(三)由主要声部学习开始适应于:从纵向看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的打击乐作品。中班瑶族舞曲A段(四)由主要声部创编开始适应于: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五)由音乐欣赏开始适应于:原创意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更值得让幼儿欣赏或教幼儿如何欣赏的音乐作品。喜

10、洋洋(六)由故事讲述开始适应于:具有更多形象或情节描写性的打击乐作品。小班小老鼠上灯台小班小白兔与大灰狼(七)由韵律活动复习开始适应于:适合改编成打击乐作品的韵律活动曲。(八)由歌曲复习开始适应于:适合改编成打击乐作品的歌曲。小红帽三、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舒适空间的安排是保证有效演奏的重要因素,能保证活动的秩序及声部音色混响效果等,成为活动整体审美效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常规性 的打击乐演奏活动有:铃鼓组碎响音色碰铃组圆润音色响板组脆响音色大鼓和钹组混响音色 队形安排:每边为一个音色组单马蹄形 双马蹄形每块或每行为一个音色组品字形 每相邻的两纵列为一个音色组满天星形注: 小班一般成半圆形,可用分段切割的方法安排不同的音色组。 教师所站位置应在全体幼儿都能看见的地方。四、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首先,教师用自己哼唱来跟随幼儿的速度,眼睛看幼儿,调整教师的哼唱速度直至幼儿的动作显示出比较自如的状态为止; 待幼儿的演奏逐步熟悉后,教师及时改换成弹琴伴奏,并稍加快速度以使幼儿对练习产生新的欲望; 幼儿相当熟练后,教师将伴奏改换成录音播放的乐队音响,速度可能会更快一点,教师应事先向幼儿说明,并激发幼儿挑战新情境的信心。执教者:李道远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