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43446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车削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唐萍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文,主编,1.了解数控车床和普通车床结构上的区别。 2.熟悉数控车床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3.熟悉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及加工范围。 4.掌握机床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工作坐标系的概念及应用。 5.了解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意义。 第一节 数控车床的结构 第二节 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三节 数控车床的分类 第四节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 第五节 数控机床的插补原理 第一节 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第二节 零件图样的分析,第三节 刀具的选用与装夹 第四节 切削用量的选择 第五节 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第六节 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第七节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写 第八节 典型零件的车削工艺分析 第一节 数控

2、车床程序编制的内容 第二节 程序格式与相关编程知识 第三节 数 值 计 算 第一节 辅助功能M代码 第二节 F、S、T功能 第三节 准备功能G代码,第四节 编 程 示 例 第一节 辅助功能M代码 第二节 常用G代码 第三节 刀 具 指 令 第四节 参 数 指 令 第五节 跳 转 指 令 第六节 子程序指令 第七节 循 环 指 令 第八节 编 程 示 例 第一节 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 第二节 手 动 操 作 第三节 MDI方式操作,第四节 程序编辑与自动加工 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 第二节 用G54G59编程的对刀方法 第三节 用G92编程的对刀方法 第四节 用T指令编程的对刀方法 第一节 简单轴

3、类零件的加工(一) 第二节 简单轴类零件的加工(二) 第三节 复杂轴类零件的加工(一) 第四节 复杂轴类零件的加工(二) 第五节 外形轮廓综合件的加工 第六节 套类零件的加工(一) 第七节 套类零件的加工(二),第一节 刀 具 补 偿,一、刀具偏置(几何)补偿和刀具磨损补偿 二、刀具偏置补偿值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三、试切法对刀前的准备工作 四、 HNC21T系统试切法对刀的步骤 五、 SIEMENS802D系统试切法对刀的步骤 六、刀尖圆弧半径补偿,一、刀具偏置(几何)补偿和刀具磨损补偿,图7-1 刀具参考点,二、刀具偏置补偿值的测量原理与方法,三、试切法对刀前的准备工作,1.装刀具 2.装工件

4、 3.回参考点,1.装刀具,2.装工件,3.回参考点,四、 HNC21T系统试切法对刀的步骤,1.绝对补偿形式 2.相对补偿形式,1.绝对补偿形式,图7-2 刀具偏置的绝对补偿形式,1.绝对补偿形式,图7-3 刀具偏置的绝对补偿值的设定,1) 按下MDI子菜单下的“刀具偏置表”功能按键。,1.绝对补偿形式,2) 用第一把刀试切工件端面,输入此时刀具在将设立的工件坐标系下的Z轴坐标值(测量)。 3) 用同一把刀试切工件外圆, 将光标移动到#0001试切直径处,输入此时刀具在将设立的工件坐标系下的X轴坐标值,即试切后工件的直径值(数据输入之前刀具不得有X轴移动)。 4) 退出换刀后,用下一把刀重复

5、2)3)步骤,即可得到各刀绝对刀偏值,并自动输入到刀具偏置表中。,1.绝对补偿形式,图7-4 刀具偏置的相对补偿形式,2.相对补偿形式,1) 用标刀试切工件端面,在功能按键主菜单下或MDI子菜单下,将刀具当前Z轴位置设为相对零点(设零前不得有Z轴位移)。 2) 用标刀试切工件外圆,在功能按键主菜单下或MDI子菜单下,将刀具当前X轴位置设为相对零点(设零前不得有X轴位移)。 3) 退出换刀后,将下一把刀移到工件基准点的位置上:此时显示的相对值,即为该刀相对于标刀的刀偏值。,2.相对补偿形式,图7-5 相对刀偏值的设定,1) 按下MDI子菜单下的“刀具偏置表”功能按键;,2.相对补偿形式,2) 用

6、标刀试切工件端面,输入此时刀具在将设立的工件坐标系下的Z轴坐标值,即工件长度值:如编程时将工件原点设在工件前端面,即输入0(设零前不得有Z轴位移)。 3) 用标刀试切工件外圆,输入此时刀具在将设立的工件坐标系下的X轴坐标值,即试切后工件的直径值(设零前不得有X轴位移)。 4) 按下“刀具偏置表”子菜单下的“标刀选择”功能按键,设定标刀刀偏值为基准。 5) 退出换刀后,用下一把刀重复2)3)步骤,即可得各刀相对于标刀刀偏值,并自动输入到刀具偏置表中。,五、 SIEMENS802D系统试切法对刀的步骤,六、刀尖圆弧半径补偿,第二节 用G54G59编程的对刀方法,一、 HNC21T系统 二、 SIE

7、MENS802D系统刀具参数设定操作,一、 HNC21T系统,1.准备工作 2.试切外径、测量并计算 3.试切端面、测量并计算 4.把X、Z的值输入到G54坐标中 5.测量刀补值 6.输入刀补值,一、 HNC21T系统,图7-6 切削练习,一、 HNC21T系统,图7-7 刀具偏置表,1.准备工作,2.试切外径、测量并计算,图7-8 机床坐标值显示,3.试切端面、测量并计算,4.把X、Z的值输入到G54坐标中,5.测量刀补值,图7-9 零点偏置值设置窗口1,5.测量刀补值,图7-10 零点偏置值设置窗口2,5.测量刀补值,图7-11 当前工件坐标系下坐标值,5.测量刀补值,图7-12 刀补值,

8、6.输入刀补值,(1)修改编写程序,图7-13 刀偏表,6.输入刀补值,(2)填入X、Z磨损值 在1号刀偏号X磨损、Z磨损处填写相应的磨损值,如图7-14所示。,图7-14 刀偏表,二、 SIEMENS802D系统刀具参数设定操作,图7-15 参数操作区域,二、 SIEMENS802D系统刀具参数设定操作,图7-16 可设置零点偏移,第三节 用G92编程的对刀方法,一、对刀原理 二、对刀方法,一、对刀原理,二、对刀方法,1)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在工件右端面与主轴中心线交点上。 2)回参考点,建立机床坐标系。 3)试切外径、测量并计算。 4)试切端面、测量并计算。 5)测量并输入刀补值。 6)建立工

9、件坐标系,1)工件坐标系原点设在工件右端面与主轴中心线交点上。,2)回参考点,建立机床坐标系。,3)试切外径、测量并计算。,4)试切端面、测量并计算。,5)测量并输入刀补值。,6)建立工件坐标系,图7-17 MDI运行,6)建立工件坐标系,图7-18 当前工件坐标系下坐标值,第四节 用T指令编程的对刀方法,一、 HNC21T系统 二、 SIEMENS802D系统,一、 HNC21T系统,1.对刀方法 2.刀具磨损量补偿参数的使用 3.刀具圆弧补偿参数,1.对刀方法,图7-19 刀偏表(一),1.对刀方法,图7-20 刀偏表(二),2.刀具磨损量补偿参数的使用,1)如工件加工好以后,实测工件直径

10、大于图样尺寸0.1mm,则将相应刀具磨损量补偿在刀偏表中“X磨损”处输入“-0.1”即可,若长度出现偏差也可用。 2)在用机夹刀具加工时,若不知道刀尖圆弧半径时,即可不输入刀尖圆弧半径,按“0”处理,正常对刀加工。,3.刀具圆弧补偿参数,图7-21 刀补表,二、 SIEMENS802D系统,1.对刀及刀补参数的设置 2.刀具磨损量补偿参数的使用 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1.对刀及刀补参数的设置,图7-22 刀偏表(三),2.刀具磨损量补偿参数的使用,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1)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指令G40、G41、G42 (2)刀位点的设置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寄存器中,定义了车刀圆弧半径

11、及刀尖的方向号。,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3 刀偏表(四),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4 刀具补偿数据,(3)刀补表的设置 如果车削外轮廓,则车刀刀尖位置码为3。,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5 车刀刀尖位置码定义,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6 刀具补偿数据,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7 切槽练习,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8 车内凹半圆弧,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29 外锥练习件,1)当采用G92指令建立坐标系编程时,,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刀具起点在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是多少? 2)当采用G54指令建立坐标系编程时,零点偏置值是多少? 3)当采用T指令建立坐标系编程时,刀具表中试切直径、试切长度处填入值各为多少? 4)若起点在机床坐标系下编程时,使用G53() (),写出X、Z的值。,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图7-30 题7-6图,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圆章8.tif,1.通过实例介绍,,3.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用法,掌握中等复杂轴类、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刀具的选用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2.掌握中等复杂零件程序的编制过程。 3.能按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完成零件的加工。 4.在学习过程中,能比较两个系统在编程指令及操作上的不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