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8954333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某市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要点范文为顺利完成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制定本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1.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做好中央、省、市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大扶贫格局,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深入推进产业就业扶贫,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更加注重提高脱贫质量。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重点贫困村和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帮扶,让脱贫攻坚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持续开展扶贫领

2、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十大工程”有关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2. 目标任务。强力推动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围绕户增收、人脱贫,重点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全力推进革命老区和重点贫困村脱贫攻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00以上,已出列村、已脱贫户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十大工程”有关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二、深入学

3、习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打好革命老区和重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3. 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作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委会、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2019年重要学习内容,作为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扶贫队伍培训重要授课内容。通过学原文原著,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重要论述中蕴含的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直面问题的政治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总书记指示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效果。(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扶贫开发局,各

4、区县党委、政府)4. 突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切实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市级新增扶贫资金全部用于革命老区贫困村脱贫攻坚。对全市30个革命老区乡镇的61个贫困村建立县级以上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制度,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革命老区快速发展。把革命老区作为党员加强党性教育的实践基地,进一步弘扬老区精神。各区县要深度挖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扶贫开发局、市直机关工委,各区县党委、政府)5. 攻克重点贫困村。聚焦16个重点贫困村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和重点任务精准施策,以重点攻坚带动面上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

5、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重点贫困地区持续较快发展。统筹各类支农资金、帮扶举措、新上项目等向重点贫困村倾斜,促进形成既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相衔接、又与地方脱贫攻坚落实举措相协调的制度体系。(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各有关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6. 防范返贫。把防范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防范返贫分级预警制度。根据已脱贫贫困户现有的产业、就业及家庭收支状况,综合判断其脱贫的稳定性,合理设定预警级别,分级管理、分级施策,确保少发生或不发生返贫。(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各有关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三、认真抓好中央、省、市委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7. 扎实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

6、作风”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及省“基层减负年”工作举措,以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抓手,集中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市扶贫开发局、市“十大工程”有关单位、各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8. 压实整改责任。坚决落实政治巡视要求,坚持从严从实,聚焦突出问题,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形成市县乡村上下联动、各部门左右衔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工作格局。(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

7、局、市“十大工程”有关单位各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9. 坚决立行立改。认真对照巡视反馈意见,直奔问题,逐项研究制定分解整改措施,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细化明确整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紧盯重点问题、瞄准关键环节,科学确定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和整改措施,立行立改、举一反三,确保进度和实效。(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十大工程”有关单位、各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10. 用好巡视整改成果。强化工作举措,扎紧制度笼子,拧紧脱贫攻坚责任链条、聚力落实精准帮扶举措、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强化脱贫攻坚风险防范、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全力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用“绣花功”

8、啃下“硬骨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市“十大工程”有关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各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四、坚持现行扶贫标准,注重提高脱贫质量11. 推进产业就业扶贫。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茶叶、山核桃、香榧、中药材、泉水鱼、乡村旅游等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发展1项以上特色优势产业,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能从事1项特色优势产业,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到75%具备条件的贫困户。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积极引导消费扶贫,大力发展适应游客和市民需求的区域优势产业,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化率。围绕企业用工需求,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建立扶贫车间或扶贫班组

9、,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选择有条件的贫困村,开展日间集中照料试点,解除贫困劳动者的羁绊。因地制宜增加公益性岗位,提高扶贫驿站和公益性岗位吸纳贫困户就业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扶贫开发局、市民政局、各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12. 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贫困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发展“一片林”“一种果”“一池鱼”“一幢房”,采取“一自三合”“四带一自”等模式,建设生产基地,结合易地扶贫、地质灾害搬迁,盘活闲置民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到2020年,帮助每个贫困村集体至少建设一个特色农产品基地,或合作一个旅游实体。鼓励帮扶单位带动村级招商,地方财

10、政奖补,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入的稳定性。力争2019年全市三分之二的贫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2020年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开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帮扶单位,各区县党委、政府)13.建立健全贫困户生产奖补机制。不盲目追求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改变“大水漫灌”式的扶贫项目补贴,针对贫困户实际状况,将贫困户参与程度与帮扶措施挂钩,“输血”“造血”同步进行,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办法,建立扶贫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和农产品销售补贴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实实在在的产业。鼓励贫困群众提高生产技能。鼓励贫困群

11、众外出务工。对跨省务工的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300元交通费,对省内就业的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150元交通费。建立来料加工业务信息服务网,鼓励更多的企业、经济组织开发居家就业项目,帮助行动不便但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以及不能外出的贫困妇女居家就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开发局、市妇联,各区县党委、政府)14. 加强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帮扶。各地要结合自身财力,认真贯彻落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贫困边缘户帮扶工作的意见,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为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解决一些急迫的困难,确保不发生致贫。xx区、黄山高新区要按照省、市的要求

12、,抓紧研究出台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帮扶方案,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各区县党委、政府,黄山高新区)五、突出重点工程建设,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捷15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切实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水源保护,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大力提高贫困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加快贫困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在实现贫困村宽带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督促运营商进一步做好电信宽带和4G网络的运维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障农村宽

13、带网络使用效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委统战部)16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的搬迁对象实行政策保障兜底。开展贫困户住房的全覆盖普查鉴定工作,建立健全危房改造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完成所有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应改尽改。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贫困户,兜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稳妥解决唯一住房为危房的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确保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扶贫开发局等)17发展智力扶贫。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不断

14、完善从学前到高中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继续做好适龄残疾儿童招生入学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继续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重点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职业教育资助全覆盖,在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基础上,叠加给予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补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发挥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村史馆、乡贤馆等活动中心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法治扶贫、德治扶贫、扶志扶贫,为脱贫攻

15、坚凝聚正能量。(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司法局、市扶贫开发局)18实施健康脱贫。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新农合全覆盖,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代缴。全面落实“351”“180”等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开展签约服务,重点加强慢性病贫困患者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完善各类便民服务措施,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建立市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贫困人口县域内普通门诊不设补偿起付线,医药费用限额内实际补偿比提高至70%;常见慢性病门诊按

16、病种付费,补偿比提高至75%;特殊慢性病门诊参照住院治疗的补偿标准给予保障。(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19实施生态保护脱贫。加强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结合森林防火、公益林管护和森林抚育管理,将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选聘为生态护林员,确保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大力实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做好贫困村地质灾害搬迁整治工作,对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贫困户,实施搬迁避让的,由区县组织统一申报,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搬离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范围。(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新保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认真开展金融扶贫。加强金融精准扶贫服务,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产业发展与带动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