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备考: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汇总 (文档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4261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地理备考: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汇总 (文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中考地理备考: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汇总 (文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地理备考: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汇总 (文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地理备考: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汇总 (文档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 页 1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土壤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土壤 黄土高原是流水侵蚀而成的么?它的土壤肥沃么?黄土高原是流水侵蚀而成的么?它的土壤肥沃么? 黄土高原本身主要是由于北方蒙古高原(还有来自中亚)表层土随强劲偏北风南下,受到 秦岭等山脉的阻挡,风力减小,搬运力减北,堆积而成;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 态却是由于黄土高原长期遭受到汉水等外力侵蚀而形成的。 由于黄土高原的土主要来自蒙古一一带的表层土壤,所以土壤比较肥沃,但土壤中的有机 质比较少,需要补充氮、磷等元素。(土壤肥沃除了指肥即有机质之外,还需要水、气等,通 常肥沃的土壤包括如下特征:有机质和矿物养分含量丰富;耕层深

2、厚,土层构造良好;酸碱度 为微酸至微碱;土温稳定,耕性良好;地面平整,有利于水肥下渗等)。 2 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是什么?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是什么? 基本上可以归纳如下(前面为制约因素,后面为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但水热充沛、复种指数高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但光照充足 西北:水资源短缺,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东北:热量不足,但土地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农作物生长周期长 3 含沙量与输沙量有何不同?含沙量与输沙量有何不同? 为什么地理上会说长江含沙量小,但在它的入海口却形成

3、了我国第三大岛?为什么地理上会说长江含沙量小,但在它的入海口却形成了我国第三大岛? 这其实是含沙量与输沙量之间的不同,我国长江含沙量小,但输沙量大,另外说长江含沙 量少也是就整体状况而言, 在其局部河段含沙量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河流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 单位为千克 或吨。一年中最大输沙量在汛期,最小输沙量在枯水期,年际输沙量也不一样,变化较年径流 更为剧烈。 在一次洪水过程中, 最大输沙量与最大洪水量出现时间大体一致。 就一条河流而言, 第 2 页 共 2 页 山区河段输沙能力强,河道以冲刷为主,输沙量沿程增加;平原河段河道

4、以淤积为主,输沙量 沿程减少。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 而含沙量则指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河流含沙量也 随时间变化而不同: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 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因为这还要考虑到其水量多少的问题。中国长江 年平均含沙量仅 0.54 千克/立方米,而年输沙量高达 4.78 亿吨;辽河年平均含沙量为 6.86 千 克/立方米,而年输沙量仅 0.41 亿吨。 同一条河中含沙量分布也不同:含沙量沿水深分布,一般在水面最小,河床底最大。含沙 量在河流断面上的分布随断面水流情况不同而

5、异。含沙量沿流程而变化,通常在山区河段含量 大,平原河段含量小。 4 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 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还有哪一些?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还有哪一些? 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就大;反之,含沙量就小。而内流河含沙量与植被覆 盖率关系不大。除了植被情况外,地质构造,地层构成以及大型湖泊、沼泽的分布也都会影响 河流的含沙量。 (1)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差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 (2)土质。土质疏松则含沙量高,反正则低。 (3)降雨强度。降雨强度大则含沙量高,反之则低。 (4)地势。地势落差大则含沙量高,地势平缓则含沙量低。 (5)地形。平原地区一般含沙量低,山地,丘陵区则相对高。 (6)河流含沙量高低的具体影响因素要结合河流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比地质构造 (地质活动强列、岩石破碎等)、地层构成(黄土高原黄土易受侵蚀)、湖泊沼泽(河流流经 这些地方泥沙易沉积,下游含沙量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