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53545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5.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第五章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富不应当是生命的目的, 它只是生活的工具。 比 才,第五章 压缩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成型压缩原理,一、 压缩成型原理及特点,压缩成型原理 压缩成型特点,原料放入模具,加热加压使材料成型硬化,取出塑件,压缩成型过程,将塑料加入高温的型腔和加料室,然 后以一定的速度将模具闭合,塑料在热和压 力的作用下熔融流动,并且很快地充满整个 型腔,树脂和固化剂作用发生交联反应,生 成不熔不溶的体型化合物,塑料因而固化, 成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制品,当制品完全定型 并且具有最佳性能时,即开启模具取出制品.,一、 压缩成型原理:,二、压缩成型特点,用途: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制品成型,也可用于流动性差的热塑性塑料成型(

2、聚四氟乙烯、高透明的PS、PMMA制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以及橡胶制品成型等。,热固性料成型:模具加热、效率低。 原料:热固性料除树脂外,含大量填料、固化剂、固化促进剂、润滑剂、着色剂等,塑化前流动性差、填充难; 原料形状:粉状、粒状、片状、团状、碎屑状、纤维状等; 成型:模具敞开状态加料,边加热加压边合模,最终完全闭合,加压直接、填充密实。,热塑性料成型:模具既加热又冷却,成型周期长、效率低;但制品内应力小,适合平整度高和光学性能好的大型制品。,二、压缩成型特点,二、压缩成型特点,压缩成型优点: 与注射相比,使用的设备和模具较为简单价廉; 适用于流动性差的塑料,较易成型大中型制品; 适宜

3、成型热固性塑料制品,制品收缩率较小、变形小、各向性能较均匀。,二、压缩成型特点,压缩成型缺点: 与注射相比,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厚壁件生产周期更长; 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粉尘多,环境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制品溢边多,去除难,影响高度方向尺寸精度; 深孔和形状复杂制品难以成型; 压模工作条件恶劣,磨损快、寿命低;成型零件需淬硬; 细长成型杆和细小嵌件在压缩成型时极易变形,不宜采用压缩成型。,二、 压缩模具的结构与分类,压缩模结构 压缩模分类,(一) 压缩模结构,压缩模组成:型腔、加料室、导向机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脱模机构、加热系统等。,加料室,加热方式:电加热、蒸汽加热、煤气或天然气加热等。,热

4、塑性料成型:模具开设温度控制通道,在塑化和定型阶段,分别通入蒸汽加热和通入冷却水进行冷却。,(二)、压缩模具分类,分类: 按模具在压机上固定方式分: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 按上、下模闭合形式分:溢式、不溢式和半溢式; 按分型面特征分:水平分型面和垂直分型面压缩模; 按型腔数分:单腔式和多腔式压缩模。,热固性塑料压缩模,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多型腔,单型腔,共用加料室,单加料室,不溢式,半溢式,溢式,水平分型面,复合分型面,垂直分型面,多分型面,单分型面,(按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固定方式分类),1、移动式压缩模,图5-4 军衣扣压缩移动模 1定位销;2上模;3手柄;4下模; 5嵌件;6嵌件座

5、;7塑件,(按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固定方式分类),1、移动式压缩模,图5-5 半固定式压缩模具 1压板;2凸模;3导柱;4型芯;5手柄;6导轨;7凹模,(按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固定方式分类),2、半固定式压缩模,(按压模在压力机上的固定方式分类),3、固定式压缩模,4、溢式压缩模,特点: 无加料室,模腔高度约等于制品高度; 凸、凹模无直接配合,多余料极易溢出; 挤压面对溢料阻力小,制品密度低,力学性能差; 不适用于高压缩率的材料成型,最好用粒料或预压锭料成型。,(二)、压缩模具分类,溢式压模缺点: 凸模和凹模配合完全靠导柱定位,成型制品壁厚均匀性差; 因合模时各型腔溢料量不均匀,成型件的精度和质量不均

6、匀; 加料量应超出制品重量的5%以内,原料有一定浪费; 有时可不设脱模机构,而由手工取出或用压缩空气吹出制品。,(二)、压缩模具分类,优点: 无加料室,便于嵌件的安放; 结构简单,价廉耐用; 特别适合成型扁平小型薄壁制品(如钮扣、装饰品及各种小零件)。,不溢式压模缺点: 加料室为型腔上部断面的延伸,无挤压面,溢料量很少; 型芯与型腔配合间隙单边约0.0250.075mm,配合高度不宜过大,也可将型腔侧壁制成带1520的斜度,方便开模。,优点: 制品成型压力大、密实度高,性能好; 适于压制形状复杂、壁薄、流程较长或深形制品,也可用于流动性差、比压高、比容大的塑料; 特别适合压制有棉布、玻璃布、长

7、纤维填充的制品; 飞边与分型面垂直分布,便于去除。,5、不溢式压缩模,不溢式压模特点: 因溢料量很少,加料精度直接影响制品高度尺寸,要求准确计量; 型芯与型腔侧壁摩擦严重,制品脱模易刮擦,改进结构见图所示; 不溢式压模必须设脱模机构。,5、不溢式压缩模,半溢式压模特点: 型腔上方设有断面尺寸较大的加料室(可简化断面形状),加料室底部有环形挤压面(约45mm),型芯与加料室间隙配合; 余料可通过配合间隙和溢料槽溢出,制品密度较溢式压模的好; 操作方便,原料计量简单,制品尺寸由型腔决定; 制品脱模容易,不易与侧壁刮擦; 不适宜成型以布片或长纤维作填料的塑料; 挤压面每次应清理干净,以免变形和破坏。

8、,6、半溢式压缩模,半溢式压模改进: 将加料腔制成可移动式,方便挤压面和模具型腔的清理。,6、半溢式压缩模,多型腔压模:如图,可为溢式或半溢式结构,图a)、b)需对每个型腔单独加料,个别型腔损坏不影响模具工作。,7、多型腔压缩模,为方便多腔模加料,可采用右图所示的加料器快速加料。,多腔共用加料室有利于缩小模具尺寸,方便加料,但边角的型腔易缺料。,7、多型腔压缩模,压缩模类型选用原则,流动性差的塑料,塑件形状复杂,水平分型面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先选用。,塑件批量大, 固定式模具,批量中等, 固定式或半固定式模具,小批量或试生产, 移动式模具,不溢式模具,塑件高度尺寸要求高,带有小型嵌件,

9、半溢式模具,形状简单,大而扁平的盘形塑件, 溢式压缩模,三、压缩成型工艺及参数,压缩成型工艺 压缩成型工艺参数,(一) 压缩成型工艺,压缩前的准备 压缩成型过程 后期处理,图5-2 压缩成型工艺过程,预热和干燥(讲述其定义与作用) 预 压(讲述其定义与作用),1、压缩前的准备,模具的调整; 安放嵌件; 加料; 合模; 排气; 固化 脱模,2、压缩成型过程,注:对于带有嵌件的或带有侧向型芯的制品脱模,必须先用工具拧脱,然后才能取出制品。,表5-1常用热固性塑件的退火处理规范,3、后期处理,塑件的处理,模具的清理,(二)、压缩成型工艺参数,压缩成型时的压力 压缩成型温度 压缩成型时间,1、成型压力

10、,表5-2 部分塑料的模具温度与压缩成型压力,2、成型温度,3、压缩时间,表5-3 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的压缩成形工艺参数。,系以苯酚甲醛线型树脂和粉末为基础的压缩粉; 系以甲酚甲醛可溶性树脂的粉末为基础的压缩粉; 系以苯酚苯胺甲醛树脂和无机矿物为基础的压缩粉,谢 谢,四、压缩模与压力机的关系,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范 压模与压机相关技术参数的校核,压机:结构有框架式和柱式结构;以油压机为主,还有少量的水压机、螺旋压力机等。,上下工作台面加装电加热板,1、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范,塑料压缩成型常用压机:规格从3501000kN,最常用的是450kN和1000kN两种。,1、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

11、范,常用压机台板结构尺寸,顶出杆端部为T形槽结构,顶出杆端部为螺纹结构,1、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范,常用压机台板结构尺寸,顶出杆端部为螺纹结构,1、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范,常用压机台板结构尺寸,顶出杆端部为螺纹结构,1、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范,常用压机台板结构尺寸,顶出杆端部为螺纹结构,三根顶出杆,1、压机及常用压机的技术规范,(1)、压机最大总压力校核 它与材料种类、塑件尺寸、型腔数等有关。,式中 k安全系数,取0.750.90,视压机新旧程度而定; F机压机最大总压力,kN; F模压模所需成型压力,kN。,式中 p0单位成型压力,其值可查表5-4,MPa; A每个型腔水平投影面积,半

12、溢式为加料室水平投影面积,mm2; n型腔数目。,2、压模与压机相关技术参数的校核,2、压模与压机相关技术参数的校核,2、压模与压机相关技术参数的校核,已知压模结构和塑件成型压力,选择压机时,当压机已定,确定压模型腔数时,按下式计算并取整,当压机总压力超过压模所需压力较多时,应调小压机的工作油压,按下式计算,式中 p表压力表读数(油压),MPa; A活压机活塞面积,cm2。,(2)、压机固定板有关尺寸校核,模具最大尺寸应小于压机立柱或框架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应保证模具能装夹在工作台上。 模具安装方式:螺钉直接固定或用压板固定。,(3)、压模高度和开模行程的校核,式中 h压模闭合高度,mm; Hm

13、in压机上下模板之间的最小开距,mm。,式中 L压模所要求的最小开模距离,mm; Hmax压机上下模板之间的最大开距,mm。,对于固定式压模,(3)、压模高度和开模行程的校核,如图所示模具,所需最小开模距为,式中 ha塑件高度,mm; hc凸模高度,mm。,即,或,式中 hu上模部分全高,mm; hd下模部分全高,mm。,(3)、压模高度和开模行程的校核,注意点,(4)、压机推出机构的校核,压机推出机构:有手动推出机构、推出托架和液压推出三种形式。 压模的推出机构应与压机相适应,应能与压机顶出杆相连接; 压模所需的推出行程和推出力也要与压机相适应。,(5)、开模力的校核,螺钉数量 n螺F开/F

14、螺 其中: n螺螺钉数量 F螺每个螺钉所承受的负荷N,见表,开模力计算 F开=k1F模 其中:F开开模力N F模模压所需的成型总压力N k1压力损耗系数0.10.2,(6)、脱模力的校核,校核 F脱F顶 F顶压力机顶出杆的最大顶出力N,脱模力计算 F脱=A件p结 其中:F脱脱模力N A件塑件侧面积之和m2 p结塑件与金属的结合力MPa,五、压缩模成型零部件设计,型腔总体设计 压模型腔配合结构和尺寸 成型零件设计 加料室的设计及其计算,(一)、型腔总体设计,包括塑件在模内加压方向选择、型芯型腔配合结构选择和分型面位置选择等,1、塑件在模具内加压方向的选择 加压方向即型芯对塑料原料施加压力的方向,

15、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便于加料原则 图a)加料室直径大而浅,可方便加料; 图b)相反,不便加料。,(2)使型腔各处压力均匀原则 图a)沿轴线加压,当圆筒较长时,压力传递距离太长,造成中下部压力不足,影响制品密度均匀; 图b)横向施压,压力较均匀,但外表面有分型痕迹。,(一)、型腔总体设计,(3)便于安装和固定嵌件原则 图a)嵌件安于上模,不方便; 图b)嵌件在下模,操作方便,还可利用其顶出塑件。,(一)、型腔总体设计,(4)保证型芯强度原则 图a)施压时上模型芯受力大,越简单越好; 图b)对上模型芯受力不利。,(5)机动侧抽芯以短为好原则 利用开模动作抽芯时,宜把长型芯放在开模方向;模

16、外手动抽芯则关系不大。,(6)保证重要尺寸精度原则 施压方向制品尺寸精度更低,重要尺寸不宜放在此方向。,2、分型面位置和形状的选择,当施压方向确定后,分型面位置也就可方便确定; 分型面位置确定原则与注射模相类似。 分型面位于塑件最大轮廓处; 尽可能避免侧向分型抽芯; 分型面的溢料边位置应便于修整,最好在隐蔽处; 应保证重要尺寸的精度(如同轴度)等; 开模时,塑件最好留于下模,以便顶出。 为便于制造,分型面和挤压面多为平面,较少采用曲面或弯折面。,(二)、压模型腔配合结构和尺寸,1、溢式压模配合形式 型芯和型腔无直接配合,它依靠模具的导向机构定位。,溢式压模为减薄飞边的厚度,配合面不宜过大,通常设计成围绕型腔周边的环形区,宽度35mm;,2、不溢式压模配合形式及其改进 加料室断面尺寸与型腔断面尺寸相同,不存在挤压面; 型芯与型腔配合间隙要适当,过小不易排气、易擦伤;过大溢料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