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81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及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婆娑(sh) 蕈菌(xn) 拊心(f) 目眦(c)B. 船棹(zho) 骨髓(su) 卮酒(zh) 殒身不恤(xn)C. 袅娜(nu) 一椽(yun) 莅临(l) 房檩(bng)D. 霎时(sh) 横亘(gn) 纤腰(xin) 敛裾(j)【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能力。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题干要求选出“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项,“婆娑(sh)”应读“su”,“目

2、眦(c)”应读“z”;B项,“卮酒(zh)”应读“zh”,“殒身不恤(xn)”应读“x”;C项,“一椽(yun)”应读“chun”,“房檩(bng)”应读“ln”。故选D。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中国专家说不久的将来人人可以活过100岁,无独有偶,伦敦商学院教授也称再过10年科技的发展使人人活过100岁是大概率的事。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要能真正尊重科学家、企业家,而不是只会一味追捧炙手可热的娱乐明星。中国已经是工业总产值最大的国家,拥有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最大数量的产业工人,能生产品类最丰富的工业产品,实在是擢发难数。许多人都

3、上过电话、网络诈骗的当,电话那头骗子言之凿凿,尤其使得文化水平不高的、信息闭塞的中老年人难于识别。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供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罢了。梁任公先生,短小精悍,学识丰富,思维敏捷,演讲时旁征博引,激情投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使听者深受感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这类题要综合考虑分析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要联系句子语境思考辨析选用。常见的成语错误使用类型有望文生义,对象误用,断词取义,

4、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色彩不明等。本题要求选出“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无独有偶: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用于此句,感情色彩不对。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此处是形容娱乐明星,使用对象错误。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句是用来说生产的工业产品品类书都数不过来,使用对象错误。言之凿凿:意思是指形容说话有真凭实据,而不是空泛的用语。符合语境。不以为然:意思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使用正确。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使用正确。故选A。【点睛】正确使用

5、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西班牙巴塞罗那

6、足球俱乐部球员梅西第五次获得国际足联金球奖,用来表彰年度表现最出色的的足球运动员。B. 外国专家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树立了典范。C. 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造成的。D.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从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和牛奶质量三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

7、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成分残缺,第二个分句缺少主语,可在“用来”前加上“该奖”;C项,句式杂糅,“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删去“造成的”。D项,搭配不当。“增加质量”不搭配,可以在“牛奶”前加“提升”。故选B。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B. 同学们,明年就是咱们玉山一中建校八十周年了,希望大家用最优秀的成绩向建校八十周年赞礼!C

8、. 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中。(毕业赠言)D. 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观,刻苦用功,成绩优异,同学们表示愿意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考核通知,注意措辞和格式的要求。本题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项,高抬贵手:原意手抬高一些就可以让人过去,引申是表示请求宽恕、通融时的客套用语,请求对方宽恕、原谅等。此处是说自己宽恕原谅别人,表达不得体。B项,赞礼:祭祀

9、或举行婚丧典礼时在旁宣读行礼项目,让人进行。在典礼中宣唱节目,以便仪式进行的人。此处是说为建校八十周年庆祝而献出礼物,表达不得体,可改为“献礼”。D项,鼎力相助:鼎力:大力 。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此处是说同学们说自己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表达不得体。故选C。【点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

10、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答题技巧如下:看对象分你我;看谦敬长幼分;看场合析语境。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的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表和书五种形式,来记载上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史实。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国君、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 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都是新月

11、诗派的重要人物,他们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撷取营养,提倡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形式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解答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够了解、识记。本题要求选出“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D项,“提倡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形式美”说法错误,应该是提倡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故选D。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不是 B. 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成边邑C. 至易水上,既祖,

12、取道 祖:饯行,送别 D. 籍吏民,封府库 籍:没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籍吏民,封府库”的意思是“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所以“籍”的意思是“登记户籍”。故选D。【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

13、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7.下列文言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工以药淬之 B. 燕王拜送书于庭/长于臣C.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秦王还柱而走 D. 臣愿得谒之/函封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

14、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要求选出“文言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A项,以:表目的连词,来/以:介词,用。B项,于:介词,在/于:介词,比。C项,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修饰。D项,两个“之”均为代词,他。故选D。8.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以乱易整,不武 夫晋,何厌之有 因击沛公于坐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燕王拜送书于庭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沛公安在A. / B. /C. /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句式掌握和判断能力。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于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标识能记忆并运用。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依据意思和各种句式的特殊标识。本题要求选出“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句为判断句;句为宾语前置句;句为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句为判断句;句为被动句;句为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句为被动句;句为宾语前置句。故选C。9.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书生意气,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2)曾记否,_ ,_ ?(3)但我不能放歌,_ ;夏虫也为我沉默,_。(4)高渐离击筑,_,_,士皆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