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52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68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外国语学校长春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 生物试卷(理科)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生物有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属于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 B. 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 C. 图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所示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图中、依次为酵母菌、水绵、变形虫,均属于真核生物,为原核生物蓝藻,为没有 细胞结构的噬菌体,不属于原核生物,A 错误;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图所示的酵母菌,B 正 确;图所示的蓝藻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正确

2、;所示的噬菌体是一种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D 正确。 2.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同一层次的是 A. 骨骼肌;软骨组织;上肢 B. 东湖中的鱼;武当山上的鸟;长江中游的白鳍豚 C. 卧龙自然保护区;洞庭湖;三江源地区 D. 一个大肠杆菌;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骨骼肌和软骨组织是组织层次,而上肢是器官层次,A 错误;东湖中的鱼和武当山上 的鸟没有对应的层次,长江中游的白鳍豚是种群层次,B 错误;卧龙自然保护区、洞庭湖、三江 源地区都是生态系统层次,C 正确;一个大肠杆菌是细胞或个体层次,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是种群层

3、次,培养基被污染,生长了多种细菌和真菌是群落层次,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对于结构在下列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叶绿素 染色体 细胞核 核膜 核糖体 细胞壁 拟核 A. 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 B. 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 除外其他结构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 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一些常考的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 、原 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 球藻

4、) 、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 、支原体、放线菌。注: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 是原核生物。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 体等 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是否遵循遗传定 律 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 尔遗传定律 【详解】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核膜,A 错误;绿藻是一种低等植物

5、,属于真核生物,含有 上述的,B 正确;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除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C 正确;大肠 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两者都含有核糖体、细胞壁、拟核,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能准确辨别各选项中涉及 生物的类别,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 如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 图象,如要看清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 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角, 时

6、针方向流动( ) A. 右、右下、逆 B. 右、右下、顺 C. 左、左下、逆 D. 左、左下、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 1 代表根毛区,2 表示根冠,3 表示分生区,4 表示伸长区;在低倍 镜下看到分生区的像位于视野的右侧,而观察有丝分裂期细胞,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涉及到高倍 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接着转动转换器换为高倍物镜,若视野 比较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为止;依据物理成像原理要想使 视野中的分生区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右移图乙中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就表示细胞质的流 动方向 解:甲图 3 细胞群的特点是近正

7、方形,属于分生区细胞,位于右侧,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 像,所以向右移动装片,3 会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像,在图乙中标记的 叶绿体位于视野左上角,故实际处在右下角,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的,成倒像之 后,还是逆时针的(可以拿一张纸,画一个逆时针的圆,上下颠倒,左右颠倒之后,可发现仍旧 是逆时针的) 故选:A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观察实验 5.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且在视野中央,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 不见了,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 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 没有调节反光镜 C. 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D. 没有

8、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 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 头碰撞玻片) ,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 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 螺旋逆时针移动约 0.5-1 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 【详解】利用低倍镜观察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则换上高倍镜后

9、,由于视野变小,很可能观 察不到物像,而本题物像清晰且在视野中央,A 错误;如果没有调节反光镜,会出现视野暗,不 清晰,不会找不到物像,B 错误;使用高倍镜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 错误;换成高倍镜后,物像 不见了或者不清晰了,需要调细准焦螺旋才能够看清物象,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明确在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之前,需要将 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6. 在一块草原上有 8 户牧民,每户牧民养了一群羊,其中有 6 户养的是绵羊,有 2 户养的是山羊, 这块草原上的 8 群羊是(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两个种群 D. 八个种群 【答案】C 【

10、解析】 试题分析:绵羊和山羊虽然同称为羊,但是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的血缘关系较远,属于两个物种, 即是同科而不同属的动物,属牛科的绵山羊亚科的绵羊属和山羊属,二者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绵羊为 27 对,山羊为 30 对,这是二者不能交配产生后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同处“一块草原 上” ,所以 6 户养育的绵羊属于一个种群,2 户养育的山羊属于一个种群。答案 C。 考点:种群的概念 点评:绵羊和山羊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两种动物,由于易将它们误认为是同一物种而错选 B 或 D。 7.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A. 鉴定蛋白质时,把 A、B 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B. 鉴定脂肪

11、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 C. 鉴定还原糖时,60水浴加热 D. 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 【答案】A 【解析】 鉴定蛋白质时,A 液和 B 液应分开使用;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观察 被染色情况;鉴定还原糖时,可用 60水浴加热;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 8.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C、H、N、S 含量最多 B. 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 C. 细胞鲜重中含量前四位的是水、蛋白质、脂质和无机盐 D. 在细胞鲜重中 O 元素含量最多,

12、干重中 C 元素含量最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C、H、N,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C、O、N、H,无论是 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 O、C、H、N 含量最多,A 项错误;D 项正确;生物体总是和外 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因此,组成 不同生物体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B 项正确;细胞鲜重中含量前四位的是水占 8590%、蛋白质占 710%、脂质 12%和无机盐 11.5%,C 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 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

13、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9.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 DNA 和 RNA 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答案】A 【解析】 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O,但因为 H 分子质量最小所含数目最多,故 A 正确。DNA 含有特有 的碱基 T,RNA 含有特有的碱基 U,故 B 错误。多糖在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中种类不同,在植物体 内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主要是糖原,故 C 错误。蛋白质中至少含有 CHON,脂质中含有 CHONP,故

14、D 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 度。 10.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 确的是 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 A 第 10 天斐林试剂不显色 B 第 20 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 C 第 30 天苏丹试剂橘黄色 D 第 40 天碘液蓝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可溶性糖用斐林试剂鉴定会出现砖红色现象,淀粉用碘液会出现蓝色现象,脂肪用苏丹 III 鉴定 会出现橘黄色。分析曲线图,在第 10 天有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应有砖红色,A 错误。双缩

15、脲 试剂是鉴定蛋白质的,在第 20 天时虽然曲线没有显示有蛋白质,但任何细胞内都有蛋白质,会出 现紫色,B 错误。在第 30 天,脂肪含量较高,苏丹 III 鉴定会出现橘黄色,C 正确。在第 40 天, 淀粉已经没有,用碘液鉴定不会出现蓝色,D 错误。 11.某 50 肽中有丙氨酸(R 基为CH3)2 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几种 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 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肽键数目减少 4 个 B.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 C. 氢原子数目增加 8 个 D. 氧原子数目增加

16、2 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图示,五十肽是条多肽链,含有 50-1=49 个肽键。如果将其中的 2 个丙氨酸去掉 后,就形成三条多肽链,则肽键数=48-3=45,因此肽键数减少了 4 个,A 正确;一条肽链变成三 条肽链,氨基和羧基个增加 2 个,而两个丙氨酸也含有 2 个氨基和羧基,故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 4 个,B 正确;由于减少了 4 个肽键,相当于多增加了 4 个水分子,因此氢原子数目增加了 8 个, C 正确;氧原子数目增加了 4 个,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肽链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某些单子叶植物,如菠菜,鸢尾等的叶子内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这些植物的叶子不宜做鉴 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原因是( ) A. 这些植物的叶片不易磨碎 B. 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 C. 叶片中的叶绿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