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39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1届(一上)半期考试物理试题卷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矢量 B. “一节课40分钟”中40分钟指的是下课的时刻C.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D. 研究物体运动时,只能以地面为参考系【答案】A【解析】【详解】A:速度有大小、有方向,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故A项正确。B:一节课40分钟对应的是一段过程,40分钟为时间。故B项错误。C:只要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实际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D:研究物体运动时,可以任选一其它物体作为参考系。故D项错误。2.下列各质量均匀分布的薄板中,其重心位于物

2、体之外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ABC:ABC三项中的薄板质量分布均匀、实心且对称,其重心均在物体上。D:图中质量均匀分布的弯曲杆对称轴是其角平分线,重心在其角平分线上,且重心不在弯折处;则其重心位于物体之外。综上,重心位于物体之外的是D项。3.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4N和6N,则其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 2N B. 6N C. 10N D. 14N【答案】D【解析】【详解】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4N和6N,则其合力的范围为;即合力大小不可能是14N。故D正确,ABC三项错误。4.如图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轻质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的实验中,

3、 轻质弹簧a、b的原长分别为la和lb,劲度系数分别为ka和kb,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kakbC. lalb D.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答案】B【解析】【详解】AB: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为,则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所以。故A项错误,B项正确。C: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为,则图象的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所以。故C项错误。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长度不成正比。故D项错误。【点睛】图象类题目要理解图象横纵坐标、截距、斜率、交点、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对应的物理意义。5.如图,物体在竖直轻质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则物体所受力的个数为( )A. 1个

4、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解析】【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和弹簧对物体向上的弹力;墙对物体没有弹力作用,否则物体水平方向的受力不平衡;则物体受力个数为2个。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点睛】弹力的有无、方向的判断除利用定义外,通常还用假设法或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6.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401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前4s做匀加速运动 B. 质点的初速度是20m/s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D. t=4s时,质点的加速度不为零【答案】D【解析】【详解】BC:质点做匀变速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为v=40

5、10t,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得:质点的初速度,质点的加速度,则质点加速度的大小是10m/s2。故BC两项错误。A:由v=4010t得,经物体速度减为零;物体加速度不变,则质点前4s做匀减速运动。故A项错误。D:质点前4s做匀减速运动,4s后做反方向的加速运动,t=4s时,质点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项正确。7.一质点以某以初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经5s停下来,则它在第1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A. 1:3:4 B. 1:5:7 C. 9:5:3 D. 9:7:3【答案】C【解析】【详解】质点以某以初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经5s停下来;将物体的运动逆过来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它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第5秒内的位移之比9:7:5:3:1,则它在第1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的位移之比9:5:3。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点睛】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内、内、内,位移之比为1:4:9:;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第内、第内、第内,位移之比为1:3:5:。8.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10s,通过第二个60m所用的时间是6s。则( )A.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B.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78mC.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m/s2,接下来的6s

7、内的位移为96mD. 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m/s2,接下来的6s内的位移为96m【答案】A【解析】【详解】动车组通过第一个60m所用的时间是10s,则通过第一个60m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动车组通过第二个60m所用的时间是6s,则通过第二个60m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差,则物体的加速度;接下来6s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接下来6s内的位移。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9.某飞机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滑行的距离为x, 假设飞机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A. B. C. D. 【

8、答案】C【解析】【详解】飞机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实线,设飞机着陆的速度为,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得:,解得:。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10.一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运动,首先做的是加速度a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到达B点恰好停止;若AB长为x,则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设物体加速的时间为,减速阶段的时间为,则加速阶段的位移,减速阶段的位移,且,总时间,总位移;经计算可得:。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1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

9、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答案】BD【解析】【详解】AC:据可得,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变化所用时间短,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C两项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B项正确。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例如:物体自由释放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D项正确。1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 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 01s内的加速度与24s内的加速度反向相反C. 第2s内的位移大小

10、是2m D.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BC【解析】【详解】A:物体在01s内的平均速度,故A项错误。B:速度时间图象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由图象得:01s内的加速度与24s内的加速度反向相反。故B项正确。C:由图象得,物体在第2s内做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第2s内的位移大小是2m。故C项正确。D:04s内的物体的速度均为正,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则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故D项错误。【点睛】:图象类题目要理解图象横纵坐标、截距、斜率、交点、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对应的物理意义。13.a、b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两球下落高度ha

11、=2hb,则两球下落时间ta、tb,两球落地速度va、vb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ta=2tb B. ta=tb C. va=2vb D. va=vb【答案】BD【解析】【详解】AB:据,解得:;已知,则。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据,解得:;已知,则。故C项错误,D项正确。14.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关于圆环对A、B两球的弹力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 圆环对A球的弹力沿OA方向 B. 圆环对A球的弹力沿BA方向C. 圆环对B球的弹力沿OB方向 D. 圆环对B球的弹

12、力沿AB方向【答案】AC【解析】【详解】AB:对A球受力分析,A球受重力、绳对A球斜向右下方的拉力及圆环对A球的弹力;圆环对A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环的切线,圆环对A球的弹力沿OA方向。故A项正确,B项错误。CD:对B球受力分析,B球受重力、绳对B球斜向左上方的拉力及圆环对B球的弹力;圆环对B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环的切线,圆环对B球的弹力沿OB方向。故C项正确,D项错误。15.如图所示,一木块重为10N,在F=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以1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 若木块以2m/s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

13、力大小为4NC. 若木块以6m/s的速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则它需要的水平拉力大于12ND. 当用8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向右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答案】AB【解析】【详解】A:重为10N的木块在F=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故A项正确。BC: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拉力不变。故B项正确,C项错误。D:当用8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向右运动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项错误。16.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x1和x2(x2x1),初始时,甲车在

14、乙车前方x0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x0=x1,两车相遇1次 B. 若x0x1,两车相遇2次C. 若x0=x2,两车相遇1次 D. 若x0= x2,两车不会相遇【答案】ABD【解析】【详解】由图知,时间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乙比甲多运动,;以后,甲车速度一直大于乙车。A: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若,则时刻乙刚好追上甲;以后,甲车速度一直大于乙车,甲车会再次远离乙,两车相遇1次。故A项正确。B: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若,则时刻前,乙已追上甲;以后,甲车速度一直大于乙车,甲会追上乙,并远离乙,两车相遇2次。故B项正确。CD: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若,则时刻乙仍未追上甲;以后,甲

15、车速度一直大于乙车,乙车不可能追上甲,两车不会相遇。故C项错误,D项正确。【点睛】1、速度时间图象是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数表现形式,分析问题时要做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数学为物理所用。2、在速度时间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灵活分析。二、实验题17.(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精密的计时仪器,使用4V-6V的低压_(选填“直流”“交流”)电源,若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s。(2)如图,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 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没有画出,其中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