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32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57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市唐山市 2019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口述历史旨在以访谈方式发掘、采集、整理与保存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口述者经历的历 史真实。真实是历史的灵魂,然而口述历史因为经由口述者的记忆,叙述以及访谈者的文本整理 这些环节往往使客观的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 首先是历史记忆的问题。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环节的过滤与筛选, 形成了历史记忆。这中间口述记忆的特殊机能而使历史事实有所变形,并非全部的历史真实都存 储为历史记忆,大脑中存储的历史记忆之真也与历史之真有较大的间隔和差距,历史记忆的真实 已经对客观存在的历史

2、真实打了一些折扣。可以说,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之真不再是全部的历史真 实,而是选择后的部分历史真实,是经过记忆本身过滤和阻隔后的部分历史真实。 然后是历史叙述的问题。历史记忆的呈现是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的,以语言表述出来的就是 口述,以文字表述出来的就是文献。语言和文字将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来,在这个过 程中,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后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往往既非记忆的全部、也非记忆的准确呈现。 记忆在呈现中既有数量的减少,更有内容的变形甚或失真。在历史记忆转变为历史叙述过程中, 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历史记忆的呈现结果。 最后是文本整理的问题。口述历史有双重主体,访谈者与口述者必须

3、共同参与。访谈者对口 述历史的文本整理,实际土是对口述者呈现的历史记忆进行主观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经 过访谈者这道工序的过滤与阻隔,口述者叙述的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再次经过处理。 历史之真经过记忆、叙述、文本整理的过滤和阻隔,口述历史的历史真实实在堪忧。我们应 该坦然承认口述历史存在着某种失真及不可靠性。为了保证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必须着力保证 历史记忆的真实和历史叙述的真实。历史记忆受其内在机制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真实性很难为 口述者所左右,但历史叙述的真实则是口述者所能把握的。所以,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 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从而将历史记忆完整而准确地

4、以语言 表述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历史记忆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来。 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口述者对历史之真的追寻很像是瞎子摸象,自以为摸到了历史真相, 但他所触摸到的仅仅是部分的历史真相,是其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离客观存在的历史之真还 有相当大的差距。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的追逐 历程。 (摘编自左玉河口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口述者呈现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欠完整、准确。 B. 口述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的原因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 C. 访谈者对口述者的历史叙述进

5、行的文本整理过程就是访谈者主观处理的过程。 D. 口述者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两者的真实程度决定着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程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交代口述历史研究目的之后,文章提出口述历史存在变形或失真的问题。 B. 文章主体从历史记忆、历史叙述、文本整理三个环节阐述历史失真的原因。 C. 文章分析制约口述历史真实的诸多因素,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 D. 文章写作的目的是减少口述历史的变形或失真,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的真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口述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因此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 B. 访谈

6、者对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进行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会造成历史的失实。 C. 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 D. 如果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历史叙述跟历史事实吻合,口述历史文本就与历史真实吻合。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 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 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 B 项, “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

7、主观因素多”以偏概全,也有客观因素影响。故选 B。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 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 C 项, “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 无中生有。故选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 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 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

8、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 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 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 A 项, “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错误,原文是 “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 ;C 项, “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错误, 影响历史记忆叙述的除了语言,还有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D 项, “如果口述者的历 史记忆、历史叙述跟历史事实吻合,口述历史文本就与历史真实吻合”错误,访谈者在整理过程 中的主观取舍也会让历史失实。故选 B

9、。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 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 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 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 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 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经过 40 年

10、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 经验与管理模式,最后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一带一路”战略吸引 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国家与国 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劣势也 相当明显,也会带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 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 “一带一

11、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 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 “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 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 材料二: “一带一路”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123 个国家和 29 个国际 组织已经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全球。中国与巴基斯坦 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一 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

12、 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 、美国通用电气、日本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 合作。国际人士普遍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 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 2018 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 96.4%。5 年多来,中 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 6 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 24 万多个就业岗位和 20 多亿美元税收。 中欧班列开行 1.4 万列,到达欧洲 15 个国家 49 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 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 中国港口与

13、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600 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 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 增加。 (摘编自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 材料三: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 “一定威胁” 。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 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 对,而是心态更趋复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

14、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 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 化对“一带一路”相关进展的分析,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彼得森国际经 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 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但是“让中国失败”并不必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 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你输我赢”关系,不妨考虑“让中国成功” 。曾供职于白宫国家 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 “一带一路”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 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

15、联” ,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 (摘编自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国因素” )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 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 B. 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的背景下, “一带一路”强调互相信任和 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 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 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 D. “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 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

16、。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 系带来不利影响。 B. “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 6 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为当 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C. 开放、多元、共赢的“一带一路” ,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 日渐为世界认同。 D. “让中国失败”和“让中国成功”是美国内部对“一带一路”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 美国人对此的矛盾心态。 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 【答案】4. C 5. B 6. (1)中方: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2)合作方:欢迎“一带一路”建设,让己方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3)美方:先是担心威胁美国全球影响力,后来出现有助本国“新丝绸之路”等观点。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 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