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29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3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学年高一 10 月月考月月考 化学试题化学试题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列物质贴错了 包装标签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符合题意,正确;B、汽油属于易燃物,应贴 易燃品标志,符合题意,正确;C、酒精属于易燃物,不属于剧毒品,应贴易燃液体的标志,错误; D、氯酸钾属于易爆物,应贴爆炸品标志,正确。答案选 C。 2.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明代许次纾对茶著有一书茶疏 ,它是我国茶史上一部杰出

2、的综合 性茶著,本书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 。 文中涉及下列操作方法的是 A. 溶解 B. 渗析 C. 蒸馏 D. 分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可知,茶需要溶解后饮用,涉 及的操作方法为溶解,与渗析、蒸馏、分液无关,答案选 A。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 C. 配置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 D. 浓硫酸

3、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 3%-5%的小苏打溶液。 【答案】D 【解析】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造成酒精着火,容易发生火灾,应该用火柴点燃,选 项 A 错误;B、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跟桌面成 45角,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试管里液体的底部加热,试管不能与桌面垂直,选项 B 错误; C、定容后不能再加水,这样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选项 C 错误;D、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 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擦掉,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 3%5%的小苏 打溶液,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 4.下列物质

4、按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水、碳酸、硫酸铁、碳酸钠、空气 B. 五氧化二磷、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镁、胆矾 C. 氯酸钾、硝酸、氢氧化铜、硫酸亚铁、天然气 D. 氧化铁、磷酸、氢氧化钾、氯化钠、石油 【答案】D 【解析】 【详解】A、FeSO4属于盐,不属于碱,不符合排列顺序,故 A 错;B、胆矾是 CuSO45H2O,属于 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排列顺序,故 B 错误;C、氯酸钾为 KClO3,不属于氧化物,不符 合排列顺序,故 C 错误;D、所有物质的分类符合排列顺序,故 D 正确。 【点睛】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5.下列叙述正

5、确的是 A. Fe(OH)3胶体带正电 B. 1mol 气体的体积若是 22.4L,它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C. 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原子个数比 D. 1molH2和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L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胶体不带电,A 错误; B、物质的量一定时,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压强、温度,1mol 气体的体积是 22.4 L,根据 PVnRT 可知所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B 正确; C、物质的量相同,若气体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数目,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原子个数 比,但气体分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不一定相等,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

6、之比不一定等于其原子个数比, C 错误; D、气体摩尔体积也适用于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1mol H2和 O2的 混合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况下,其体积不一定是 22.4 L,D 错误。 答案选 B。 6.经分析,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合物 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如 O,可能为纯净物 O2,也可能为 O2 O3 混合物。 7.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NA B. 常温常压下,11

7、.2L NH3所含的原子数为 2NA C.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 Fe(OH)3胶体粒子数为 0.1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H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常温常压下,80g SO3的物质的量是 1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3NA,A 正确; B. 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11.2L NH3所含的原子数小于 2NA,B 错误; C. 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则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 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 0.1NA,C 错误; D. 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22

8、.4L H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D 错误。 答案选 A。 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 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 H3和 H2相同的是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等质量的 H3和 H2分子中具有相同原子数,所以分子数一定不同,体积不同,物质的量 不同。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相关计算 点评:熟记物质的量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题要求进行灵活应用 9.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4 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A. 1:4 B. 1:2 C. 1:1 D. 2:1 【答案】B 【解析】 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4,

9、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1g、4g,则:lg 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mol,4g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同温同压下,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等于物 质的量之比=mol mol=12,故答案为 B。 10.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1g C3H6、1g M 气体在相同体积的容器中压强和温度的关系,试根据 图判断 M 气体可能是 A. C3H4 B. CO2 C. CO D. H2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公式 PV=nRT=m/MRT 可知,当 V,m,T 一定时,P 与 M 成反比。所 以 0.8xC3H6=1.2M;所以 M=28,所以选项是 C。 考点:考查气体

10、的摩尔质量、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的知识。 11.某溶液中仅含有 Na、Mg2、SO42-、Cl四种离子(不考虑水电离出的 H和 OH),物质的量浓 度之比为 c(Na)c(Mg2)c(Cl)355。若 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1,则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 molL1 B. 3 molL1 C. 4 molL1 D. 8 molL1 【答案】C 【解析】 12.下列各选项中,各类物质依次表示为 X、Y、Z,其中与图中三个圆所示的从属关系不相符的是: A. 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B.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C.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D. 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11、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示意图可知 Z 包括 Y,Y 包括 X,结合有关概念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氧化物属于化合物;由两 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故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 正确; B、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构成、 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为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B 正确。 C、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胶体属于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为分散系,故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12、,C 正确; D、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故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是 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D 错误; 答案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 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 13.在光照的条件下,将 1 molCH4与一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甲烷和氯气均无剩 余,生成 CH3Cl、CH2Cl2、CHCl3、CCl4和 HCl,若已知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物 质的量分别为 X mol,Y mol,Z mol,该反应中生成 HCl 的物质的量是 A. (1X2Y3Z) mol B. (

13、XYZ)mol C. (2X3Y4Z)mol D. (1XYZ)mol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因为甲烷和氯气均无剩余,则由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一氯甲烷的的物质的 量为(1-X-Y-Z)mol,由氢元素的质量守恒可知 n(HCl)=n(CH3Cl)+2n(CH2Cl2)+3n(CHCl3) +4n(CCl4)=(1-X-Y-Z+2X+3Y+4Z)mol=(1X2Y3Z)mol,故 A 正确;答案选 A。 【点睛】质量守恒是化学反应中的一条基本规律,守恒法也是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守恒思 想也是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 14.若以 w1和 w2分别表示浓度为 amolL

14、1和 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 2ab,则下列推 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 2w1w2 B. w22w1 C. 2w2w1 D. w1w22w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来计算,并利用氨水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来分析判断。 【详解】以 w1和 w2分别表示浓度为 amolL1和 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则 a=10001w1/17,b=10002w2/17,且知 2a=b,则 210001w1/17=10002w2/17,即 21w1=2w2,又氨水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则 12,因此 w22w1,答案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

15、算,明确物质的量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及氨水溶液中浓度 与密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的灵活应用。 15.用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 molkg -1,若 5 molkg -1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 1.3 gmL-1,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3.85 molL-1 B. 4.36 molL-1 C. 5.25 molL-1 D. 6.50molL-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000g 溶液的体积是 V=“1000g1.3“ gmL1=769mL=0.769L,则 5 molkg1的硫酸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mol0.769L6.5

16、0molL1,选项 D 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知识。 16.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 V mL 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为 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 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 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提示: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 A. V/4mL B. V/5mL C. V/6mL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9,氨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7,而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为 19,设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 x,则可以列式 ,解得。将集气瓶 倒置在水中,氨气完全溶于水,剩下的全是空气,其体积为 故 C 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 17.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