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19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8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山西省吕梁市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化学试卷 (时间:(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 H 1 1 C C 1212 N N 1414 O O 1616 S S 3232 ClCl 35.535.5 NaNa 2323 AlAl 2727 CaCa 4040 CuCu 6464 FeFe 5656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

2、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 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在实验室中,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 A. 过滤 B. 蒸发 C. 萃取 D. 蒸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采用蒸发的方法,故选项 B 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提纯等知识。 2.设 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状况下,11.2L 以任意比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 NA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2mol/L 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为 4NA 标准状况下 22.4LH2O 中分子数为 NA A. B. C. D. 【答案】A

3、 【解析】 【详解】标准状况下,11.2L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5moL, 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以任意 比例混合时所含的原子数为 NA,故正确;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相等,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故 正确; 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求出氯化镁溶液中所含氯离子的个数,故错误; 标准状况下 H2O 不是气体,无法计算 22.4L H2O 的分子数,故错误。 正确的是,故答案为 A。 3.近几日我省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 乳浊液 B. 溶液 C. 胶体 D. 悬浊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胶体、悬浊液、

4、乳浊液、溶液都属于分散系,按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 浊液、胶体、溶液三类。其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在 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雾是许多小水 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故 C 正确。 故选 C。 4.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 铝丝 B. 熔融的 MgCl2 C. NaCl 溶液 D. 酒精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电解质是化合物,而铝丝是单质,铝丝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 B.熔融的 MgCl2属于电解质,且有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故 B 正确; C.NaCl 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C 错误; D

5、.酒精是化合物,其在水溶液只以分子存在,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 D 错误。 【点睛】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 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 +SO42BaSO4表示的是( ) A. Ba(NO3)2 +H2SO4BaSO4+2HNO3 B. BaCl2+ Na2SO4BaSO4+2 NaCl C. BaCO3 + H2SO4BaSO4+ H2O+CO2 D. BaCl2+ H2SO4BaSO4+2H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钡是可溶性的钡盐

6、,硫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 故 A 不选; B氯化钡是可溶性的钡盐,硫酸钠是可溶性的硫酸盐,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 淀生成,故 B 不选; C碳酸钡是难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离子方程式 Ba2+SO42-BaSO4表示 BaCO3和 H2SO4之间的 反应,故 C 选; D氯化钡是可溶性的钡盐,硫酸是强酸,二者之间反应仅有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故 D 不选; 故选 C。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看是否符合 电荷守恒,可溶的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 6. 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其中一种与其它三种能发生离子反

7、应,这种物质是: A. KOH B. H2SO4 C. BaCl2 D. Na2C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碳酸钠不反应,A 错误;B、硫酸与另外三种物质都反应,B 正 确;C、氯化钡与氢氧化钾不反应,C 错误;D、碳酸钠与氢氧化钾不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物质之间反应判断 7.2.0g CO 中含有 x 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 mol1 B. mol1 C. 14x mol1 D. 7xmo-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 CO 的构成及 n=m/M、N=nNA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2.0g CO 的物质的量为

8、 2.0g28g/mol=1/14mol, 又一氧化碳分子是由 2 个原子构成的, 则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14mol2=1/7mol, 由 N=nNA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x1/7mol=7xmol-1。 故选 D。 8.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 17:14。若乙气体是氮气,则甲气体是( ) A. H2S B. Cl2 C. NH3 D. 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物 质的量相同, 质量比是 17:14,根据 m=nM 可知,甲与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17:14,若乙气体是氮气,则 M(

9、甲) :28g/mol=17:14,故 M(甲)=34g/mol,只有 H2S 符合题意。 故选 A。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2+ H2 B.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Mg2+ 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Cu2+ Ag D. 铁与稀硫酸反应 2 Fe + 6H+= 2Fe3+ 3H2 【答案】B 【解析】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发生反应,则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故 A 错误;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 MgO+2H+=Mg2+H2O,故 B 正确;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

10、子反应为 Cu+2Ag+=Cu2+2Ag,故 C 错误; D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Fe+2H+=Fe2+H2,故 D 错误;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选 项 A 为易错点,题目较简单 10.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K+ 、MnO4、Na+、Cl B. K+、Na+、NO3、CO32 C. Na+、H+、NO3、SO42 D. Fe3+、Na+、Cl、SO42 【答案】B 【解析】 A、MnO4溶液呈紫色,A 错误。B、B 中各离子和 OH之间能大量共存且无色,B 正确。C、H+与 OH反应生

11、成 H2O,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Fe3+与 OH反应生成 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 错误。正确答案为 B 1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2SO4=2Na+SO4-2 B. Al2(SO4)3=2Al3+3SO42- C. Ca(NO3)2=Ca2+2(NO3)2- D. H2SO4=H+S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SO4电离出 Na+和 SO42-离子,Na2SO4电离方程式为 Na2SO4=2Na+SO42-,故 A 错误; B.Al2(SO4)3电离出 Al3+和 SO42-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Al2(SO4)3=2Al3+

12、3SO42-,故 B 正确; C.Ca(NO3)2电离出 Ca2+和 NO3-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Ca(NO3)2=Ca2+2NO3-,故 C 错误; D.H2SO4电离出 H+和 SO42-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42-,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 要正确书写出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符号。 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且要先写数字,后写“+”或“”号,离子的 电荷数为 1 时,1 省略不写,只写“+”或“”号。 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

13、样写在右下角。 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 12.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 A. Fe3+ Cl2 I2 B. Cl2 Fe3+ I2 C. I2 Cl2 Fe3+ D. Cl2 I2 Fe3+ 【答案】B 【解析】 正确答案:B 在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由前一个反应,氧化性:Fe3+I2,由后一个反应,氧化性: Cl2Fe3+,综合后 Cl2 Fe3+ I2 13.选择最简洁便利的方法分离水和油的混合物 ( ) A. B. C. D. 【答案】B 【

14、解析】 【详解】因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将该混合物置于分液漏中,经充分静置后可分层,故可用 分液的方法分离,故 B 正确。 故选 B。 14.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几点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B. 根据化合物中含氢数目的多少,把化合物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 定是酸,如 NaHSO4,故 A 错误; B.一元酸、二元酸、三元

15、酸是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如 CH3COOH 含有 4 个 H,但 其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故其为一元酸,B 错误; 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是 碱性氧化物、也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是金属氧化物,但 其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C 正确; D.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故 D 错误。 故选 C。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SO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 SO42-,除 BaCl2溶液外,还需要 的溶液是 A. H2SO4 B. HCl C.

16、NaOH D. NaN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 CO32-等干扰离子判成 SO42-,所以应先加盐酸酸化,然 后加入 BaCl2溶液,故选 B。 考点:考查了 SO42-离子的检验的相关知识。 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 0.2mol/L 的 NaCl 溶液 96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质量 分别是 ( ) A. 960mL,11.12g B. 1000mL,11.7g C. 1000mL,117g D. 任意规格,111.2g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验室没有 960mL 的容量瓶,应用 1000mL 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 n(NaCl)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