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16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2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六校联合体南京市六校联合体 2018 级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卷级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卷 物理试题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24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 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D.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时的车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 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2、以至于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我 们称做质点, 一般来说,研究自转或旋转问题时,物体不可以看做质点,所以只有选项 C 正确; 考点:质点 2.为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其中最 低限速是 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下一出口还有 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分别 是() A. 60km/h 是平均速度,25km 是路程 B. 60km/h 是瞬时速度,2km 是路程 C. 60km/h 是瞬时速度,25km 是位移 D. 60km/h 是平均速度,25km 是位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低限

3、速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到下一出口还有 25km,25km 是运动轨迹 的长度,是路程;故 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 B。 【点睛】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 度;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 B. 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的重心上 C. 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也一定相同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

4、的原因, 故 A 错误; B、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不一定在物体的重心上(比如弯曲香蕉的重心就在香蕉以外) ,故B错误; C、力的大小相同,如果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 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4.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 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C. 在两个运动

5、的物体之间不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选项 A 正确;只有两 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或者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才和它们间的压力成正比,选项 B 错误;在两 个运动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静摩擦力,选项 C 错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选项 D 正确;故选 AD. 考点:摩擦力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摩擦力的考查;要知道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有 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6、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变化 而变化;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5.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 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C. 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D. 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A 正确; B、由图象可知,乙的初速度不为零,故 B 错误; C、在 0t1时间内,乙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于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则乙的位移大 于甲的位移,故 C 错误; D、在 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

7、的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6.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最初内的位移为,则它在第内的位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 带入数据得: 计算得出: 则第四秒内的位移 故选 A 7.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 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 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 速度为( ) A. 1.5 m/s B. 3 m/s C. 4 m/s D. 无法确定

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v,分别用平均速度表示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汽车的位移, 根据位移之和求解该过程中汽车前进的距离 解:设最大速度为 v,则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 = v,则 有 x= vt 解得 v=3m/s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两个过程问题,寻找两个过程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可以通过作速度图象求 解 8.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 的() 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 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D. 速度对

9、时间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根据雨滴的运动情况知:雨滴先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合力减小,说明空气阻 力增大,当加速度为零时,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 B 正确,A 错误; C、由于雨滴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 C 错误; D、由上可知,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则知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减小, 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雨滴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不变,根据雨滴的受力情况分析雨滴下落过程加速度如何变 化,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

10、共分,共 2525 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全 部选对得部选对得 5 5 分,漏选得分,漏选得 2 2 分,错选和不答的得分,错选和不答的得 0 0 分。分。 9.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 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 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 B. 物体在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 s 末到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 C. 物体在第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 s 末到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 D. 第 4 s 末就是第 5 s 初,指的是时刻 【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

11、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 的是一个点 物体在 5s 时指的是物体在 5s 末时,指的是时刻,故 A 正确;物体在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 0 到第 5s 末这 5s 的时间,故 B 错误;物体在第 5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 4s 末到第 5s 末这 1s 的时间,故 C 正确;第 4s 末就是第 5s 初,指的是时刻,故 D 正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 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

12、】AD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 心上,比如手镯,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不在物体上,A 正确 B 错误;产生弹力的条件是相互接 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故 C 错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要 恢复形变对与其接触的桌子产生的力,D 正确 11.弹簧原长为 10cm,当挂上一个 50g 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12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 同样的钩码时,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g=10m/s2) ( ) A. 弹簧长度变为 24 cm B. 弹簧劲度系数为 25N/m C. 弹簧

13、伸长了 4 cm D. 弹簧伸长了 2 c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 F1=mg=05N,x1=2cm,F2=1N,根据胡克定律 F=kx 得; F1:F2=x1:x2;代入解得 x2=4cm,即弹簧伸长了 4 cm,所以弹簧此时的长度为 10cm+4cm=14cm; 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考点:胡克定律 12.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的 v-t 图线,则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 第二个 4s 内位移为零 B. 68s 内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 C. 6s 末加速度为零 D. 10s 内位移为 20m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46s 内

14、和 68s 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第二个 4s 内位移为零, 选项 A 正确;68s 内速度负向逐渐增大,加速度不变,选项 B 正确;6s 末加速度等于 48s 内 的加速度,选项 C 错误;10s 内位移为:,选项 D 正确;故 选 ABD. 考点:v-t 图像. 13. 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 F 的作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 mg,方向竖直向上 B. 若木块静止,当 F 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 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F D. 若开始时木块静止

15、,当撤去 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木块在推力作用下静止时,处于平衡态,受推力 F、重力 G、向上的静摩擦力 f 和向右 的支持力 N,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F=N;G=f;当推力增大时,物体仍然保持静止,故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始 终与重力平衡;因而 A 正确、B 错误;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为 F,C 正确;撤去推力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减小为零,故最大静摩擦力减为零,物体只受 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D 正确;故选 ACD。 考点:摩擦力;物体的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对物体受力分析后运用共点力平衡条

16、件计算出静摩擦力;推力撤去后支持 力减为零,故不受滑动摩擦力。 三、实验题:本题共三、实验题:本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2020 分分 14.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 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 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l为_cm; 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 法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 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 【答案】 (1). 7.93 (2). A (3). 弹簧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被损坏,弹簧的伸长量 L与弹力 F 不成正比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