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08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0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试题高一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为:H H:1 1 C C:1212 O O:1616 ClCl:35.535.5 NaNa:2323 N N:1414 第一卷第一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答案】D 【解析】 试题

2、分析:A 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这时玻璃棒的作用可以 加速固体的蒸分解速率,A 项正确;B、固体药品的取用可以用药匙、镊子或纸槽,可以用药匙或 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B 项正确;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 上,防止将滤纸弄破,影响实验结果,C 项正确;D、不能用手拿试管对试管进行加热,否则试管 受热后会灼伤皮肤,发生危险,D 项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下列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 氧化物 化合物 B. 化合物 电解质 C. 溶液 胶体 D. 溶液 分散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氧化物属于化

3、合物,故 A 错误;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 B 正确;溶液、胶体是并列关系,故 C 错误;溶液属于分散系,故 D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分类。 3.以下实验不是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属于蒸发操作,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故 A 不选; B.属于蒸馏装置,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 B 不选; C.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分离物质;故 C 可选; D.属于洗气装置,可以用于气体与气体间的分离;故 D 不选; 综上所述,本题选 C。 4.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1 NA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 Na+离子数为 0.02 NA C. 通常状况下,1 NA 个 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l- 个数为 1 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 A 错误; B.常温常压下, 1.06g Na2CO3含有的 Na+离子数为 2NA1.06g/106g/mol=0.02 NA,故 B 正确; C.通常状况下,Vm22.4L/mol,NA个 CO2分

5、子占有的体积不为 22.4L ,故 C 错误; D.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出含有 Cl- 个数,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 B。 【点睛】n=V/Vm使用范围是针对气体的;标况下,1mol 气体占有的体积约为 22.4L,常温常压下, 22.4L 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 1mol。 5. 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增大 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 Ca(OH)2溶解度不变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A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

6、少会造成溶 质析出,所以溶质减少,故 A 错误;B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由于溶液温度 不变,并且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未变,故 B 错误;C饱和溶液随溶 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 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溶液的浓度(即溶质 Ca(OH)2浓度)不 变,故 C 正确;D由于溶液温度不变,并且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 变,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了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a

7、+ 、K+、SO42-、HCO3 B. Cu2+、K+、SO42-、NO3 C. Na+、 K+、Cl、 NO3 D. Fe3+、K+、SO42-、Cl 【答案】C 【解析】 A酸性条件下 HCO3-与 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存在,A 项错误;BCu2+为蓝色,与 题目无色不符,B 项错误;CNa+、 K+、Cl、 NO3 四种离子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 能大量共存,C 项正确DFe3+为黄色,与题目无色不符,D 项错误答案选 C 7.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8、+2H+=Ca2+2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答案】D 【解析】 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 BaSO4+2H2O,故 A 错误; B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 B 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 Cu2+2Ag,故 C 错误;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

9、+2H+Ca2+H2O+CO2,故 D 正确;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 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 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 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 MnO4-Mn2+ B. HClCl2 C. FeFe3+ D. KClO3O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这说明该微粒得到电子,作氧化剂,有关元素的化合

10、价降 低,A、M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A 正确;B、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B 错误;C、铁的化 合价升高,作还原剂,C 错误;D、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另外氯酸钾分解即可产生氧 气,D 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9.下列仪器:试管 蒸发皿 烧杯 烧瓶 坩埚 容量瓶 量筒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 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试管, 蒸发皿,坩埚,而烧杯 、烧瓶需要垫石 棉网加热,容量瓶 和量筒不能加热;C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 C。 10.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

11、B. 过滤 C. 分液 D. 洗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蒸馏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B过滤是根据物质颗粒大小不同,也是物理变化; C分液利用的是液体互不相溶,也是属于物理变化。 D洗气就是把混合气体中杂质气体除去,有可能导致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物质的提纯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提纯的操作,涉及相关原理,可用排除法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 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 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 蒸发 B. 萃取 C. 过滤 D

12、. 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发用到三角架、蒸发皿、玻璃棒,提供的仪器能满足该操作,A 不符合; B萃取需要铁架台、铁圈、分液漏斗、烧杯等仪器,提供的仪器能满足,B 不符合; C过滤需要铁架台、铁圈、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提供的仪器能满足,C 不符合; D蒸馏需要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酒精灯、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锥形瓶,提 供的仪器缺少冷凝管、牛角管以及锥形瓶,不能进行实验,D 符合; 答案选 D。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下列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A. 容量瓶没有充分干燥 B. 称量氢氧化钠过程用时过长 C. 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

13、 NaOH 溶液残留在容量瓶内 D. 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 c=n/V 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n 和溶液的体积 V 引起 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 n 和 V 怎样的变化;若 n 比理论值小,或 V 比理论值大 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 n 比理论值大,或 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详解】A、容量瓶没有充分干燥,有少量的蒸馏水,因为定容时还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不影响 配制结果,A 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称量过程用时过长,导致氢氧化钠潮解,称取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

14、小,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根据 c=n/V 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 B 正确; C、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 NaOH 溶液残留在容量瓶内,溶液浓度不变,故 C 错误; D、定容时俯视液面,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根据 c=n/V 可得,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高,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 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8 8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 1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 ) A.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 nm100nm 之间 B. 胶体粒子带电荷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C. 胶体粒子

15、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 D. 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 100 nm 之间,这是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微观本质,A 正确;B有些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吸附带正(或负)电的离子,因此胶体粒子正(或负)电,如氢 氧化铁胶体(或土壤胶体) ,但也有的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吸附带电离子,因此这种胶体粒子不 带电,如淀粉胶体等,无论胶体粒子是否带电,都不是胶体的本质特征,B 错误;C胶体粒子不 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这种宏观现象不是其本质,C 错误;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 运动而且能产生丁达尔现象,这种宏观、肉眼看得见的

16、现象不是其本质,D 错误;答案选 A。 【考点定位】考查胶体的本质和性质。 14.下列溶液中 Cl浓度与 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 Cl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1的 NaCl 溶液 B. 75 mL 2 molL-1 NH4Cl 溶液 C. 150 mL 2 molL-1的 KCl 溶液 D. 75 mL 1 molL-1的 FeCl3溶液 【答案】D 【解析】 50mL 1molL-1的 AlCl3溶液中 Cl-物质的量浓度是 3mol/L;A150mL 1molL-1的 NaCl 溶液中 c(Cl-)=1 molL-11=1mol/L;B75mL2 molL-1NH4Cl 溶液中 c(Cl-)=2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