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07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期中语文试题高一期中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 没有新的突破。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 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 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 并存、工兼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自宋代花鸟画,并无

2、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 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 其中最有代表的是吴门画派。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 花鸟的“吴门四家” ,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沈周与文征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 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 民趣味。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 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

3、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然而,到吴门画派 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 明,花鸟、山水兼擅。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 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 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 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 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在其笔下,梅兰竹石 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

4、物。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 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 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 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 1. 下面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 “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 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

5、鸟一代新风。 D. 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2. 下列对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画家们广泛地学习和借鉴院体画家、文人画家及民间画师的优良画风。 B. 文人参与花鸟画创作以后,绘画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特质。 C. 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 D. 画家们大胆尝试,或借鉴山水画笔法,或引书法笔法入画,或使用新材料。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了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 明代

6、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 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而不失法度。 D. 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试题分析: 视频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 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 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项有效信息在原文第 3 段开头一句“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 前代的延续,

7、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 “取得重大突破”不正确。故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答题区间在第三段,C 项中说画家们“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 ,原文并没有提及;具有 “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是徐渭,其它画家则未提及。故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 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A

8、 项, “只是没有”说法 绝对化,原文第 1 段说的是“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没有根本突破” 。B 项目根据原文第 2 段第 3 段内容, “吴门四家”主要是“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并无根本突破” ,直到他们的弟子才有了 根本性突破。C 项, “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是陈淳自己的创新。故选 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名医 袁炳发 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这是苇子沟的人公认的。 梅家是鼎鼎有名的中医世家。关于梅家的来历有很多版本,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梅子涵的 祖父梅春鹤

9、早年是宫里医术高深的御医,后来因为无意被牵扯进宫里的一个事件,不仅丢了差使, 还险些丢了性命,就一狠心跑到了东北的苇子沟。 许多年下来,梅家在当地已是屈指可属的殷实人家了。 梅子涵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白天从塾师攻读经书,晚上随祖父、父亲学医。他对医学有着 特 殊的爱好,在弱冠时就已通读了本草纲目 千金方 内经 难经等医学经典,这便为 日后行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祖父的教导下,梅子涵的医术日臻成熟,各科兼能,得到远近推重。祖父过世后,梅子涵 独挑大旗,继续光大着梅家祖传的医德医道。凡是来他医室治病者,不待启口言明病情,他已在 视行、听声、切脉、望色中,即能揭示是何病症,言之确凿,就似见到病人体

10、内的五脏六腑一般。 对于疑难杂症,有的就在患者平日不良嗜好中找到得救之法;有的并不示方,只告患者谨慎起居 饮食,化病于不药之中。 大凡别人医不好的病,到最后就只能求到梅子涵的门下。如果梅子涵再治不好,这个人恐怕 就时日不多了。今天来的病人是这样的,家里已经为他备好了入殓的棺木和寿衣,来这里是因为 仰慕梅子涵的大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来此一试。 梅子涵一边细听家人讲述病人的病史,一边走上前为病人细细切脉,回头开出一个方子,而 这方子外人是难得一见的,只留作自家的医案。随后,梅子涵又亲自到后院自家药房配药,梅家 的这一规矩始自于梅春鹤。待药配好后,梅子涵又亲自将药煎好,要病人立时服下。他嘱

11、咐病人 的家人:“如果此人能在子夜时分醒来,说明还有存活希望,不然就真的无药可救啦! ” 说来也奇,这位病人在服下药不多时,便有了动静,不到子夜时分,只见他已能微张双眼。 此后数日,几副药服毕,病人的状况竟一天好似一天,最后竟能自己起身了。病人的家人为此感 激不尽,特地将一面写有:“妙手神医起死回生”八个烫金大字的匾额送到了梅子涵的府上。 梅子涵治病救人的奇事轶闻,在苇子沟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医,称他的医术 为仙术。经他手医好的病人到底有多少,就连梅子涵自己也记不清了。 多年行医下来,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困扰着梅子涵。这就是他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传承他医术的 合适人选,梅子涵膝下有一儿一女

12、,但这一儿一女对祖传的医术竟都毫无兴趣,谁也不肯去接续 梅子涵的衣钵。 岁月如驷之过隙,转眼梅子涵已年届花甲,眼看着祖传的医术就要在他这一代失传,梅子涵 心急如焚。无奈之下,他只好登出启示,招徒传艺。最终从应招者中挑选了两个人跟自己学医。 这时的梅子涵恨不能在一日里,就把自己的所知所学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徒弟,但他又深知欲速 则不达这个理,这最是急不得的事,只能慢慢来。 不料,天有不测,三年之后,梅子涵突然患病,他自己给自己配了一副药,服下却未见好转。 不久,病情竟日益加重。两徒弟见状痛心不已,于是各自小心翼翼为师父切脉、诊病,并各自开 出了一个方子,可踌躇半晌,竟都不敢轻易给师父下药,都怕自己

13、药方不当,而延误了师父的病。 几日后,梅子涵病势加重,两徒弟只得跟梅子涵的家人商量,把师父送进省城的一家中医院。 一名年轻的中医在诊过梅子涵的病后,马上开出了方子,谁料,不等药煎好,梅子涵就断气了。 师父突然撒手人寰,两徒弟心存疑惑,便追问那位年轻的医生,问自己的师父究竟患的是什 么病,竟会这么快就走了!那位医生告诉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难病,只是一般普通的肺热, 但因医治不及时,虚火上升转而成了急症,如果当初医治及时是不致搭上性命的。 两徒弟听后立时都红了脸,愧疚地低下头。 后来,当省城的那位年轻的医生得知被自己诊治的人,就是苇子沟大名鼎鼎的梅子涵时,禁 不住大惊,继而摇头叹息:“想不到救

14、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 之上,可悲呀!” (选自小说月刊2008 年 12 期) 4. 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交待“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 ,开门见山,既点明标题,也引出下文,起到了提纲 挈领的作用。 B. 小说介绍梅子涵的家世,意在说明梅子涵的艺术来自家传,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 为一代名医。 C. 小说的语言平实朴素,在疾徐有度的叙述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同时也令人唏嘘 的故事。 D. 在梅子涵救活垂危病人的情节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梅子 涵的艺术高超,不负“名医”盛名。 5. 请结

15、合小说分析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6. 小说以“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一句结尾,请结合文本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 【答案】4. B 5. 情节上: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部分,省城的年轻医生诊治,并告知没有大病, 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人物上:用省城的年轻医生与两个徒弟构成对比。两个徒弟慑于师傅的 名气,不自信,不敢给师傅用药,以致延误了病情,导致了悲剧。主题上:最后由年轻医生点明 故事的主旨,一代名医死于小病上,道出故事的可悲性。有讽刺意味。 6. (1)医术传承断档:梅子涵药方不外传,亲自配药,没有及时找到医术传承人。

16、 (2)收徒晚, 又不能速成:无奈之中招收两个学生,教授医术只能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3)学生不自信, 不敢轻易医治:学生小心翼翼地为师父切脉、诊病,都怕自己的药方不当,延误了师父的病。 (4)名医在盛名之下,给别人造成了威慑,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 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结构,B 项考核情节,C 项考核语言,D 项考核手法,其中 B 项, “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不当,祖父只是成为名 医的一个因素。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次要人物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 一人物有何作用,注意从小说的结构、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文章的主旨的角度分析,此题从情 节上看,省城的年轻医生诊治,并告知没有大病,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从人物上看,用省城 的年轻医生与两个徒弟构成对比,两个徒弟優于师傅的名气,不自信,不敢给师傅用药,以致延 误了病情,导致了悲剧;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