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680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第六中学17—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84905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广东省肇庆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李洁雄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 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水族先民可能来自北方 关于水族的来源,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结论是,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百越”族群中“骆越”后裔的一支,逐渐发展成为单一的民族。但是,水族先民什么时代,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到南方融入百越之中等一系

2、列问题,一直是水族专家所关注的,也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贵州省水族学会副会长蒙熙林说,从殷商亡国变迁的历史、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复杂的韵母系统、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端节以及DNA鉴定等等资料的研究表明,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 蒙熙林进一步分析说,荔波县档案局收藏的一本清代水书上印有梅花鹿的图案,而梅花鹿在南方是绝对没有的。其次,登高跑马是水族端节活动的一个重要內容,跑马的时间都在亥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而水族端节跑马讲究配鞍而骑,如实在没有者,也要用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作替代。配鞍而骑是典型的北方民族骑马习俗,与南方“不鞍而骑”的习

3、俗截然不同。另外,水族人嫁女儿时,嫁妆中必须有件羊毛大衣,这是水族人富贵的象征。而南方炎热的气候显然与羊毛大衣格格不入。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医学研究部门通过对水族群体抽血进行DNA鉴定,得到了科学的结论。1997年,贵州医学院遗传专家对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和水族等几个主要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家庭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结果表明,水家先民确定是西北地区民族的血缘。 专家们分析,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族迁徙,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

4、迁徙,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征服岭南之后。这次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由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 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古代,水族地区经历了八九百年的生息发展,到公元629年之后,才相继出现唐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置应州、抚水州、莪州、劳州、都尚县、婆览县建制的辉煌。水族在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既有自己的一部分融入到相邻的民族之中,也有相邻民族的一部分融入到水族之中,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因此,在水族民间、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现殷人后裔说、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等,那只不过是水族发展历史过程中

5、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的事实。1根据文意,下列对“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的理由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族有自己的古文字,水族语言中保存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有着复杂的声韵母系统。 B.水族书上印有南方绝对没有的动物梅花鹿的图案,水族人嫁女必送羊毛大衣。 C.水族人骑马讲究配鞍而骑,骑马必配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 D.水族盛大年节端节的时间和汉族春节的时间相当,端节的活动登高跑马的时间亥日相当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2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水族的发展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 B.水族先民的第一次举族

6、迁徙,融入了岭南的百越族群中。 C.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秦王时期,水族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 D.一直到了公元629年之后,水族才形成了后世分布的格局,有了建制的辉煌。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水族是由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的后裔“骆越”族的一支逐渐发展成的单一民族,这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 B.遗传专家对水族群体作了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的150份标本进行了2600余次实验,最终才得出了一个结论。 C.水族从殷商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又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去,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和相邻的民族互相融合。 D.水族

7、先民的两次迁徙,共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时间,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水族发展的历史是漫长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荐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

8、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速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

9、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

10、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

11、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C韦贸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

12、正确的。D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荐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5分)译文: 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5分)译文: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 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因心情愉快所以感觉轻舟快风的两句“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