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54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6270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湖滨中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 二 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 古代诗文阅读(61分)(1) 课内古诗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是( )(3分)宜业其家 可怜焦土 忧劳可以兴国 牖其前以通明 一夫夜呼必械手足 日削月割 莫如西归 礼天下之奇才 函梁君臣之首A./ B./C./ D./2.从特殊句式的角度,下列短句分类正确的是( )(3分)罗络其上 洎牧以谗诛 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 灭六国者六国也 何为而在吾侧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视为止 其又何尤 还矢先王 骑能属者百

2、余人耳A./ B./C./ D./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十二郎”即以行第称韩老成。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祭祀叫“少牢”。C.刑部为六部(吏、农、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魂灵来享用祭品,是祭文结束的常用语。4.下列对古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使诗歌的情感由感慨人生易逝的悲哀转而为宴饮聚会之乐。B.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化用陈王曹植名都篇中的句子,来证明“古来圣贤皆

3、寂寞”的道理。C.阁夜首联描绘萧瑟凄清的冬景,颔联声画结合,描写军中悲壮的鼓角声与所见三峡水中动荡的星影。D.阁夜颈联描绘出千家万户为战乱而哭,夜半传来夷歌声的凄惨悲抑之景,尾联则感慨先贤功业已去,自身处境寂寥。 5.翻译下列句子。(9分)(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分) (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3分) (2) 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

4、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2)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危急的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一句名言“ , ”。(3)六国论中,苏洵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理由是 “ , ”。(4)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已溃败的依据是“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艳,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孙伏伽,贝州武城人。仕隋,以小史累劳补万年县法曹。高祖武德初,上言三事。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朕惟寡德,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

5、赐帛三百匹。”初,帝受禅,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是时,军兴赋敛重,伏伽数请厘损。帝语裴寂曰:“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东都平,大赦天下,又欲责贼支党,悉流徙恶地。伏伽谏曰:“臣闻王者无戏言,今四方已定,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自为无信,欲人之信,岂可得哉?臣愚以为贼党于赦当免者,宜一切加原,则天下幸甚。”又表置谏官。帝皆钦纳。太宗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帝数出驰射,伏伽谏曰:“臣闻天子之居,禁卫九重,出也警,入也跸,非直尊其居处,为社稷生人计也。比闻陛下走马射帖,此直少年诸王务耳,安得既为

6、天子,尚行之乎?”帝悦曰:“卿能言朕失,朕能改之,天下庶有瘳乎!”后坐奏囚失,免官。起为刑部郎中。累迁大理卿。时司农市木,倍直与民,右丞韦劾吏隐没,事下大理讯鞫。伏伽曰:“缘官市贵,故民直贱。臣见司农识大体,不见其罪。”帝悟,顾曰:“卿不逮伏伽远矣。”久之,出为陕州刺史,致仕。显庆三年卒。始,伏伽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于家,无喜色。顷之,御史造门,子弟惊白,伏伽徐起见之。时人称其有量,以比顾雍云。 (节选自新唐书孙伏伽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B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

7、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C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D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C县男,爵位。爵制早已有之,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历代因之。D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设置侍卫,开路清道,禁止通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唐武德年间,战事不断,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孙伏伽为民请命,多次请求整治裁减,高祖夸他为谊臣。B唐太宗多次出城打猎,孙伏伽直谏,认为打猎行为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既为天子,应有所收敛,皇帝接受劝谏。C孙伏伽认为司农加价出售木无过,因为官价贵,私营的相对便宜,对百姓有利。太宗顿悟,并批评了韦。D孙伏伽处事从容,有顾雍之量。拜治书侍御史时,自己已知旨意,归家后却秘而不宣,待制文到来,举家欣喜而他却若无其事。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5分) ()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5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

9、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九日登东山寄昌叔王安石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注】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岧峣:高山。分:甘愿。1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B. 颔联写作者登高赏菊,红色对绿色,紫色对黄色,色彩斑斓,场面欢乐。C. 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D. 第六句“乱”字既写群山连绵起伏,

10、也表现作者内心纷乱、彷徨。E. 本诗既有所见实景,也展开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12.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派克钢笔孙春平我家附近有片小花园,傍晚时常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佝偻着瘦弱的腰身,绕着甬道一圈又一圈地蹒跚。有一天,我看老伯嘟嘟哝哝地又在绕圈子,便想凑上去陪他说说话,他女儿林慧从亭子里闪出来,对我悄声说,别打扰他,老爷子说散步时脑子好,他正构思写东西呢。我问,是不是写回忆录?林慧摇头说,好像是写诗歌。管他写什么呢,只要他高兴。林慧是我中学时的同学,

11、毕业后我下乡,她去了工厂。记得她说过,林老伯跨过江扛过枪,还参加过。以前只知他离休前在工厂当领导,没想到了暮年,又想搞创作,这种生命的激情,着实让人钦敬啊! 万没料到,有一天,林老伯会让女儿陪着,找到我家来。林慧说,我爸听说我的老同学是作家,非要拜访你。林老伯立刻从怀里拿出一沓文稿,嚷着说,我写了点东西,作家帮我看看,行吧?林慧忙指耳朵示意,老人耳聋,以为别人也听不见。 二人离去,我打开稿子,总题叫“新少年三字经”,子题目也有二十多个,仿着古时三字经的写法,爱国旗,爱劳动,爱父母,爱粮食,每章二三十句。平心而论,立意虽都不错,但质量平平,遣词用字也不甚准确,有些地方还没押上韵脚。但这出自八旬老

12、人之笔呀,共和国功臣对祖国花朵的殷切希望,岂能用庸常的文学水准去衡量?老人写出这些,还不是想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 六一后的傍晚,我拿着报纸和稿酬等在花园里。其实,此前林慧已将报纸带回家,但见了那二百元钱,林老伯仍是很激动,颤巍巍地接钱在手,还大声说,我接着写,写一百首。我小声逗林慧,叫老爷子请客。林慧抿嘴一笑,说一分钱也别想。 年底的时候,林老伯由保姆扶着,再次踏雪来到我家。老伯又展开了他的文稿,是更厚的一沓,说请作家帮我改改,再写篇序,行吧?我吃了一惊,问,要出书呀?那可得由出版社审定。老伯摆手说,不用出版社,我有个战友的儿子,在印刷厂当厂长,他说你给写篇序,他免费给我印,不多印,就五千本。 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