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2229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舒城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附答案)$825699(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统考高一语文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第卷 阅读题(共6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

2、,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

3、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4、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

5、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2页(共8页)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 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

6、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 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 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 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 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

7、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 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 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 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 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

8、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 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 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二、古诗文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

9、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

10、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以其无礼于晋C.拔剑切而啖之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虏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樊哙覆其盾于地 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良曰:“长于臣。” D. 因击沛公于坐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

11、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23分)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史:木诎于文

12、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案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

13、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舒中高一统考语文 第4页(共8页)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史记曹相国世家)注释:诎( q ):说话笨拙。 已:通“以”。 窋(k):同“窟”。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B.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C.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D.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

14、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者”与 “而伤长者之意”的“长者”都可理解为“品德高尚、德高望重的人”。B.“惠帝”是汉朝皇帝刘盈的谥号。“谥号”不具有褒贬色彩。C.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曹参要向皇上谢罪,故先“免冠”。后来可表示敬意。D.“陛下” 的“陛”指殿前的台阶。后来“陛下”成为臣下对帝王的尊称。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参地位低下时与萧何关系很好,二人做了将相后虽然有了隔阂,但是萧何临死前还是推荐 曹参做自己的接班人。B.萧何和曹参都是西汉时期的

15、大臣,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为求行事稳妥,完全遵守萧 何制定的规约。C.曹参担任丞相,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谨守职位,维持现状,与民休息,遵守 既定的法令制度。D.曹参主张“治道贵清静”,身为相国,整日整夜地喝酒,甚至和后园的官员一起饮酒唱歌, 被惠帝当面谴责,回家后迁怒儿子曹窋,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1)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5分)(2)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5分)(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6分)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