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952140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控(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常见重大疫病防治技术,赵爱华 副教授,江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一、当前猪病的流行特点及对策,1.多病原、多病因的混合感染更加严重,猪场疫病更加复杂。如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II型、猪瘟病毒、流感病毒、副猪嗜血杆菌、支原体、猪链球菌等。 2.猪的非典型性疾病持续增多。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 3.细菌疫病耐药程度严重。如猪的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放线菌等。部分病例使用各种抗菌类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4.繁殖障碍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造成猪繁殖机能障碍的疫病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温和型猪瘟最为常见。另外,细小病毒感染、乙型脑炎、衣原体感染等也不

2、容忽视。,一、当前猪疫病的流行特点,5.猪呼吸道病综合征危害日益突出。目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依然是影响全球养猪业的头号疾病,临床表现为肺炎症状,如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感染。 6.病毒性疫病仍然是猪传染病的主体。近几年来,猪蓝耳病、猪瘟、猪流感、伪狂犬病等病依然小规模的时有发生。 7.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深重。当前最常发生并且危害严重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猪瘟、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II型、支原体感染等。 8.传统猪疫病仍有流行的风险。非典型猪瘟的非典型化、隐性带毒和免疫失败,仍是养猪生产中有待解决的课题。,1.正确诊断,掌握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 2.全方位

3、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体系。 3.减少或避免猪群的应激。,二、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对策,4.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5 重视检疫工作。 6.建立科学的、合理的 用药物方案。,三、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对策,附:商品猪的参考免疫 程序,一、猪场免疫程序 7日龄注射肺炎支原体兔化弱毒冻干疫苗(该病已净化的猪用); 15日龄肌注2毫升仔猪水肿病多价灭活苗; 20日龄肌注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 30日龄注射蓝耳病(PRRS)灭活苗(阳性猪场使用 35日龄选做口蹄疫灭活疫苗.(按说明书使用) 40日龄必需做副伤寒苗(猪霍乱沙门氏C500弱毒菌株活疫苗)肌注射一头份或口服4头份。 56日龄肌肉注射4头份猪瘟弱毒冻干疫苗

4、。(加强苗) 60日龄皮下注射1头份或口服4头份猪链球菌弱毒株冻干活疫苗. 二、外购仔猪 进场观察48小时后免疫口蹄疫1次,20-30天后二免。在首免口蹄疫3-7天后分别免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苗各1次,每次间隔3-7天。,二、猪的常见疫病防治,猪 瘟 (Swine fever; Hog cholera ),猪瘟病毒(HC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 一个成员。病毒粒子直径4050nm,基因组为单股RNA。 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毒力差异很大,分强、中、低毒株: 强毒株:引起急性致死性感染 ; 中等毒株:引起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低毒株:引起温和型和无症状的持续感染。(以繁殖障碍、

5、胚胎和仔猪受害为主要特征,报道认为有6%的毒株能引起持续性感染。),病原,本病无季节性,初次传入易感猪群,13周左右,出现多数急性病例,以后则多为亚急性或少数慢性病猪。 本病无地区性,欧洲、非洲、亚洲和澳洲都有猪爆发此病的记载。 宿主 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感染猪在发病前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并延续整个病程;,流行病学,近来猪瘟流行病学新特点,流行范围广,近几年呈持续不断的散发流行。 多数患猪病情较温和;偶有个别地区病例具有强毒株发病特点:成年种母猪死亡率达4%、断奶仔猪达90%以上。 临床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隐性感染增多,症状

6、时轻时重。 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繁殖障碍型猪瘟)病例突出; 能发生胎盘感染和免疫耐受; 患猪免疫力低下,混合感染和并发症增多(以链球菌、弓形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多见)。 大多病例(淋巴结、脾脏、回盲口、肾脏、膀胱、肺)具有典型剖检病变。,导致目前猪瘟频发的原因分析,生猪和猪制品流通频繁; 种猪群存在带毒猪,造成仔猪胎盘垂直感染; 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 疫苗质量问题较多; 免疫程序不合理(特别是阉割时注射疫苗,因应激而使效果不可靠); 其他免疫抑制性疫病或饲养 管理不当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急性型症状,1.精神高度沉郁。行动迟缓,少食。 2.高热稽留,体温40-41.5, 甚至高达42,数天

7、持续不退。 3.消化紊乱:粪便先干后稀:病初粒状,可带粘液、血液、后拉稀,有粘液或脓液。,5.皮肤、粘膜出血。 6.眼结膜炎症。 7.小公猪阴茎鞘积尿。 8.母猪流产。,症状,结局:一周左右出现死亡,不分年龄,死亡率都很高。,1.消化紊乱 2.断奶后小猪出现神经症状。 3.时间较长者,末梢皮肤坏死、干枯、缺损。 4.耐过仔猪则生长停滞,成为僵猪。,慢性型症状,耳尖发绀、坏死,耳部皮肤陈旧性出血和坏死痂,僵猪,温和型症状,有时称“无名高热”或“非典型性猪瘟”, 症状缓和。 小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病情较重,易死亡。 初生仔猪多见先天性震颤,死亡率可达90%以上。 大猪症状轻,死亡率低。,迟

8、发型症状,主要见于先天感染,特别是在胚胎期感染低毒HCV,小猪不能产生对HCV的中和抗体,产生免疫耐受,死亡率不高。 若作为后备母猪,可能产生死胎、木乃伊胎、流产等繁殖障碍。,产弱仔,产木乃伊胎、死胎,1.皮肤、粘膜、浆膜广泛出血。 2.淋巴结,体积肿大,切面出血。,病变,下颌淋巴结出血,腹股沟淋巴结出血,肺门淋巴结出血,胃网膜淋巴结出血,3.脾:不肿大,边缘可见隆起的红色小点,出血、梗死,呈紫黑色,边缘呈锯齿状。,病变,此为本病重要特征!,4.泌尿系统:,肾:不肿,颜色淡,针尖大小出血斑。 膀胱:少数针尖大出血点。,5.呼吸系统:咽喉喉头,会咽软骨粘膜表面有出血点。肺充血,有出血斑点。多继发

9、猪肺疫,则肺出现大叶性肺炎。,6.消化系统:肠:坏死性肠炎。慢性病例在回盲口形成“钮扣状”溃疡。,病变,7.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在脑、脑膜,实质有出血现象,显微变化,可呈非化脓性脑炎。 8.肋骨骺增宽 断奶后不久的小猪,如病程较长,猪磷,钙代谢发生紊乱,骨质形成受到影响,尤其59肋骨与肋软骨之间的骨骺线增宽(变疏松)。,病变,肋软骨连合处骨骺线增厚,9.母猪感染后,常表现为繁殖障碍:主要发生死胎、木乃伊胎和畸形胎,或产出先天性感染仔猪。弱仔猪死亡后可见内脏器官和皮肤出血。,病变,死胎、木乃伊胎,仔猪头部呈水牛头样,1.现场诊断: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免疫接种情况、剖检病变等方面综合判断。着重观察

10、脾脏、淋巴结、肾、膀胱出血点,回盲口坏死或钮扣状溃疡等。 2、确诊:须通过实验室检查。,诊 断,血清抗体检测 目前市场销售的试剂有ELISA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 )诊断试剂盒、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剂、免疫酶染试剂、免疫金标快速诊断试纸条等。检测血清抗体可为猪瘟免疫提供依据。,猪瘟病毒粒子 目前,PCR试验是确诊的可靠方法。可区分疫苗弱毒感染、野毒感染。 国内研制成功的单克隆抗体ELISA试剂盒,可快速、便捷检测。猪瘟病毒抗原胶体金检测试纸条检测阳性率较高,但准确性较低。,防制,1.自繁自养:引种要隔离3周以上才能混群。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执行卫生措施,强化平时的消毒工作。

11、3.免疫接种: 兔化弱毒苗,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对强度有干扰,46天产生免疫作用。牛体反应疫苗。乳兔反应疫苗。细胞苗(牛睾丸细胞苗):每头猪接种45头份,初生可用12头份。,猪瘟参考免疫程序,仔猪的免疫多进行二次:一般在2125日龄时进行首免;6570日龄时二免。使用猪瘟弱毒株(冻干苗),第一次23头份,第二次45头份。还可以使用兔化弱毒苗12头份。 中和抗体效价应达到1:32以上,阻断率50%以上。 超前免疫:仔猪刚产出后,吃初乳前进行的疫苗接种,接种后12小时给予初奶,也称“零时免疫”、“乳前免疫”。一般接种11.5头份。 母猪于配种前15天进行免疫。 种公猪于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1.

12、 确诊后及时上报,立即采取隔离淘汰措施,严格消毒。 2. 严禁向疫区外运出活猪、畜产品及饲料等。并停止生猪市场交易。 3.扑杀的病猪和死猪深埋处理。 4.对疫区及受威胁区假定健康猪:用猪瘟疫苗(脾淋苗)进行紧急接种,可加至510倍剂量。,发生疫情时应采取的措施,受威胁区药物控制方案,抗病毒治疗:转移因子+氨苄西林,肌注;中药:清瘟败毒散,拌料。(上午) 抗继发感染:多西环素(或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肌注。(中午) 增强免疫力:黄芪多糖,肌注(或饮水);电解多维,维生素C,饮水。 对症治疗:退热,复方氨基比林,或柴胡注射液,注射;(下午,发热时) 加强隔离、消毒措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

13、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on syndrome, PRRS ),概述,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传染病。因为部分病猪表现耳朵发蓝,故人们常称“猪蓝耳病”。 特征:厌食、发热、怀孕后期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流行病学,1.猪是唯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不同品种都可感染,但妊娠母猪、1月龄内的仔猪易感性最高。表现有综合性症状。哺乳仔猪死亡率高,可达80%以上。肥育猪呈温和感染,但易继发感染。 2.传染来源:患病猪、康复的猪(带毒)。多经鼻分泌物、粪便排毒。 3.传播途径:

14、多种途径(口、鼻、肌肉、阴道、胎盘),高效(少于10个病毒颗粒就能建立感染),高度传染(口水、尿、精液、乳、粪),污染环境。,症状,1.因毒株、群免疫状态、猪年龄、饲养管理因素等有很大差异。 2.多数猪感染后不表现症状,呈亚临床症状。 3.母猪: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发热, 达4040.5。 少部分猪双耳,阴门、尾巴、腹部、 鼻孔等体表及乳房皮肤发绀,故称“蓝耳病”。 妊娠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繁殖障碍,母猪流产后23周开始康复,但间情期延长或不孕,产后无乳,胎衣不下等。,4.仔猪:严重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041。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嗜睡。耳部、四肢末端

15、皮肤发绀。眼眶水肿,结膜炎。也可见顽固性腹泻。 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 死亡率可达30%。,症状,流产的死胎,耳部皮肤严重发绀, “蓝耳”,病猪卧地不起,呼吸困难,木乃伊,患猪两耳郁血、充血,眼睑肿胀,体质衰弱,死胎,5.公猪: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厌食,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精子运动力下降,畸形精子比率上升。 6.育肥猪: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时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部分猪耳尖皮肤出现发绀,易继发感染,生长缓慢。,症状,1、肺呈“胸腺样”和“肝样”,质地坚实,呈间质性肺炎; 2、淋巴结显著肿大,色深;胸腹腔和心包积水; 3、脑干呈现亚急性单核细胞性脑炎和

16、血管周围炎以及鼻甲骨上皮鳞状变性,纤毛减少。 4、死胎及生后不久死亡的弱仔猪,可见颌下、颈下和腋下水肿,胸腹腔内有暗红色积液。,病变,肺呈“胸腺样”和“肝样”,不能萎陷。间质性肺炎;,肾表面有密集的出血点,实质有白色梗死,脾脏郁血肿胀。,根据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新生仔猪死亡率高,以及临床症状和间质性肺炎可初步做出诊断。 病毒分离和鉴定。 血清学试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 胞试验、IFA、ELISA和阻断ELISA试验。 4.用RTPCR直接检测病料中的PRRSV。 5.统计学诊断:急性暴发时,流产或早产超过8%,死胎率大于20%,仔猪新生后第1周死亡率大于25%,这3项若有2项出现于14天内,则成立。,诊 断,防制,平时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采用“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 (2)科学免疫:按照要求适时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的免疫工作。 (3)药物预防: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猪群的细菌性交叉感染,提高健康水平。,防制,平时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