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183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民族的大交融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方民族的大交融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方民族的大交融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方民族的大交融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方民族的大交融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民族的大交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民族的大交融(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山东省 潍坊北海学校 张小妮,第一篇章 前秦兵败淝水 统一全国未果,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司马睿,4世纪后期,氐族前秦政权在苻坚领导下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强大起来并统一北方,东晋前秦南北对峙,383年,前秦企图消灭东晋,统一中国。,讲故事,请同学们试着用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个成语简单介绍淝水之战的经过。,背景: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南方相对稳定。,383年,前秦东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晋以少胜

2、多大败前秦,淝水之战,合作探究一,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1.从前秦方面看:,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b、苻坚骄傲,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指挥失误。,2.从东晋方面看:,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西晋,十六国 (前秦),东晋,南朝,北朝 (北魏),北方,南方,439年北魏

3、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第二篇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多措并举促汉化,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 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迁都,孝文帝 迁都洛阳,原因,影响,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对洛阳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

4、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北魏文官俑,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汉族服饰俑,鲜卑服饰俑,“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

5、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说汉语,穿汉服,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联汉姻,促进民族交融 增强北魏实力,改汉姓,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人认为 “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措施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为什么?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们今天 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借鉴的地方?,合作探究二,不同意;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 一个民族想要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与先进的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中华民族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不能封闭自己

6、,而应该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其他优秀文明成果。,合作探究二,第三篇章 胡汉影响渗透广 北方民族大交融,北方出现各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图说历史,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交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1.生产方面: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游牧生活习惯。北方少数民族妇女学会采桑养蚕。,2.生活方面: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了很多东西。汉族妇女学会了蒸馍和烙饼技术;少数民族服饰的汉化;汉族服饰也受少数民族影响。,3

7、.文化方面:汉语成为北方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民众的喜爱。,4.民族心理的趋同。,作用:北方民族的大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趣味阅读:凳子、椅子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