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019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常规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疼痛有无规律性及饮食的关系。2饮食,生活习惯及既往史。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寒邪客胃证,饮食停滞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2病情观察,做好记录(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关系。(2)注意呕

2、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1)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2) 脾胃虚寒者或寒凝气滞者,中药汤剂宜热服。4饮食护理(1) 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2) 戒烟酒,浓茶,咖啡。忌辛辣,肥甘之品。5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6临证(症)施护(1) 食滞胃痛着,暂时禁食:缓解后逐渐给予全流食或半流食。(2) 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针刺止痛。(3) 虚寒性胃痛着,遵医嘱

3、热敷或药熨胃脘痛,或艾灸,或中药膏贴敷。(4) 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7 健康指导(1)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饮食。(2)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3)如出现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4)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呕吐的中医护理常规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以胃内容物从口吐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慢性胃炎,幽门或喷门痉挛,胆囊炎,肝炎,胰腺炎等出现呕吐时,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 呕吐物内容,颜色,气味,次数和时间。(2)

4、饮食,生活习惯。(3) 心理社会状况。(4) 辩证:寒邪犯胃证,食滞胃肠证,痰饮停胃正,肝气犯胃证,胃阴亏虚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 呕吐严重者,卧床休息,不宜过多翻身,吐后不易立即进食。(3) 呕吐时宜取侧卧位,轻拍其背,吐后用温水漱口,对卧床不起或神志不清者,可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道而窒息。(4) 必要时将呕吐物留样送检。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 观察和记录呕吐物内容,颜色,气味,次数和时间等。(2) 呕吐剧烈,量多,伴见皮肤干皱,眼眶下陷,舌质光红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3) 呕吐呈喷射状,伴剧烈头痛,项强,神志不清时,报告医师

5、,并配合处理。(4) 呕吐物中带咖啡样物或鲜血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5) 呕吐频繁,不断加重或呕吐物腥臭,伴有腹胀痛,拒按,无大便及矢气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6) 呕吐频作,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大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小量渐进热服4饮食护理(1) 进食时保持心情舒畅,宜少食多餐。(2) 肝气犯胃者,可给予理气降气食物。(3) 食积者应节食。(4) 虚寒性呕吐宜温热性食物,忌生冷不洁和肥甘厚味之品,尤忌甜食。5情志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里,肝气犯胃者,保持心情舒畅。6临证(症)施护(1) 寒邪犯胃,可用鲜生姜煎汤加红糖适量热服。(2) 食滞肠胃,

6、欲吐不得吐着,可先饮用温盐水,后用压舌板探吐。(3) 痰饮停胃,可频服少量生姜汁。(4) 肝气犯胃,稳定患者情绪,遵医嘱针刺。(5) 脾胃虚寒者,胃脘部要保暖,热敷或遵医嘱隔姜灸或按摩胃脘部。(6) 胃阴亏虚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7健康宣教(1) 注意生活起居,避免受寒或过于劳累。(2) 讲究饮食卫生,做到饮食有节。(3) 饮食一般易软,易消化,切忌过饱。脾胃病科签到表培训内容:呕吐的中医护理常规主讲人:常金峰培训时间:2010年2 月 19日签到:便秘的护理常规因气阴不足,或燥热内结,腑气不畅所致。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各种疾病引起的便秘均可参照本

7、病护理。1护理评估(1) 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便后有无出血。(2) 既往饮食情况。(3) 心理社会情况。(4) 辩证:肠道实热者,肠道气滞者,脾虚气弱者,脾肾阳虚者,阴虚阳燥者。2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 鼓励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作适合腹肌锻炼。(3) 指导患者进行通便的腹部按摩。2病情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排便间隔时间,大便形状,便后有无出血,腹部有无硬块,有无腹痛等症状。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应在清晨或睡前服用,观察服药的效果及反应。4饮食护理、(1) 饮食宜富含纤维,多饮水,忌食辛辣,煎炸食物,勿过食生冷。(2) 脾虚气弱,脾肾阳虚,阴虚肠燥者,可每晨饮温开水冲服蜂蜜一杯。(3) 肠道实热,肠道气滞者,可每晨饮冷开水一杯。5情志护理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烦躁心里,要多给予心理疏导,消除疑虑,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6临证(症)施护(1) 实秘者,遵医嘱给与中药泡水代茶饮。(2) 虚眯者注意防寒保暖,可予热敷,热熨。(3) 肛肠疾病而致便秘者,遵医嘱便后可用中药熏洗。7健康指导(1) 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食谱,改善既往不良的饮食习惯。(2)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坚持定时蹲坑。(3) 便秘时切忌滥用泻药。(4) 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卧。脾胃病签到时间培训内容:便秘的护理常规主讲人:常金峰培训时间:2010年3月11日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