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2007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香教师编——简答—教育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 教育的属性1、 教育的本质属性(1)本质属性是育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是: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 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7)生产性8)民族性2、 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

2、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近代社会教育的表现(公立十一)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四、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生产性、公共性、国际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终身性五、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各国全民多现身)教育的民主化。(1)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2)师生关系的民主化(3)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4)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六、教育学的研究价值超越日常教

3、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七、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 有助于教师塑造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6、 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7、 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8、 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 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3)学校是一个雏

4、形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一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2

5、)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三、教育与科学技术1、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1)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四、教育与文化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5)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7、(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传递、保存、活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整理、提升)(3)教育传播、交流、融合文化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五、校园文化1、特征(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2、形成(1) 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 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 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造的过程(4) 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的过程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

8、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八、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2、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3、教育(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

9、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规范性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相对的。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

10、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总而言之,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2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1)“教育目的”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政治性概念。(2)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

11、育事业发展提出要求。(3)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约束力;教育方针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4)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它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要大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内容不只限于教育目的的规定,还涉及教育的性质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1、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2、(1)就受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控制着年青一代的发展,保证受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2)就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为教育者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导,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3)就教育活动而言,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2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调控、评价三、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理想教育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

13、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四、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基本内涵或者基本精神是,一个总的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人。其基本点主要表现在:(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2、其体现的精神实质是:(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和特点(4)坚

14、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3、这也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也个性发展的统一五、 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低位存在不平衡性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七、 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八、 素质教育的意义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九、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十、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