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1910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交响诗 教案教学设计来源:语文网作者:匿名一、教材说明本课是一篇散文。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标题音乐的一种。课题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点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富有诗意的,令人回味的。全文是以小标题的形式从五个方面写得。文中五个小标题“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也都是从不同角度,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选编本文的目的:通过学习使即将结束小学生活的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曾经哺育自己

2、成长的学校、老师及所有的工作人员的热爱、感激之情,从而不辜负他们对自己的辛勤培养与殷切期望;感悟课文以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和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时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帮助学生学会7个会认字和6个会写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花瓣、砌砖、丰硕、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等词语。三、教学建议关于“理解感悟”本文从课题到小标题到课文中的许多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是,课文内容所描写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因此很容易理解。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朗读感悟”上,

3、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进入角色,和文章的作者、文中的“我们”一起融入美好的校园生活,回顾、享受在童年的校园生活中的快乐、甜蜜,领悟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的关爱,汲取的营养;懂得学校、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和无限希望。同时提供朗读、背诵,很好的体味并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四、教学设计(一)导语同学们很快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学校了,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她给你留下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校园交响诗”,我想,这篇文章一定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表达了我们对母校,对老师的共同心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边朗读课文,边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3、

4、思考课后第2题。(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讨论交流:1、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比喻了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蜂巢:把教室比作蜂巢,把排列的桌椅比作一格一格的蜂房,把学生比作一只只金色的小蜜蜂。鸟岛:课间里欢快的场面如同一个鸟岛。在这个欢乐的“岛”上,鸣奏着课间美的交响曲。此时的校园里,有静有动,有歌有舞;有海潮般的喧哗,有鸟儿般的婉转的鸣叫。这时的校园是世界上最阳光、最欢乐、最幸福、最温暖的地方。这里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花瓣:既可以理解为老师辛勤的园丁,他们培育的一朵朵鲜花,他们寄来的“花瓣”是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声声深情地祝愿,表达学生虽老师的深情

5、;也可以理解为这些“花瓣”聚成一朵朵鲜花,开在老师心中,表达了老师在自己学生的祝福中得到了汇报,心中感到无比幸福。喷泉:这部分写得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音符已故的老校工。他种的“绚丽多彩的花”,“顶着烈日”修建的水池、喷泉,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喷泉象征着老校工为了我们营造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精神,这精神就像这依然醒着的喷泉一样,永存在我们心中。树根:我们的老师树根从事的是最值得赞美的“根的事业”,他们是最具默默奉献精神的人。2、谈谈你对课题“校园交响诗“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最生动的句段。(四)拓展即将离开生活了六年的学校,离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大家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尤其是读了这篇课文,你们的感触一定颇多,就让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感谢吧!(五)巩固复习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在小组大家互相听,并给以纠正。五、参考资料词语解释汲取:吸取。恬静:安静、宁静。丰硕:(果实)又多又大(多用于抽象事物)。硕果累累:打的果实接连成串。袅袅婷婷:形容女子走路体态轻盈优美。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