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1856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幼儿进餐中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2016-03-16 23:54:45)转载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国策深入人心,独生子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特别宠爱,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什么事情都包办,时间长了孩子有了依赖,形成一种“饭来张口”的不良进餐习惯。在我们班上就有这种现象,很多孩子对进餐不感兴趣,有的在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有的边吃饭边说话,有的将饭菜含在嘴里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的边吃边玩,从而使幼儿养成偏食,挑食,无节制的吃零食等很多不良的进餐习惯。这些不良的进餐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

2、发育。幼儿发胖、早熟、各种营养元素的缺失导致的各类疾病,都成为家长头疼的焦点。因此,如何正确的引导、教育关注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好习惯是我们每位教师在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也是每位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注重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非常重视幼儿的营养摄入,却忽略了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显得极其重要。三、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为了使每位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应该做到家园一致,能够让幼儿们养成进餐的好习惯。本课题旨

3、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和实际操作活动,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的进餐好习惯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落到实处。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本课题旨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密切关注教育对象,真正做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欣赏幼儿,成为幼儿真正的伙伴。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形成现代教育思想。2、通过研究,改变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好习惯的教育,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追求幼儿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幼儿的主体发展价值。3、在课题的指导思想下,根据各班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进行幼儿良好

4、的进餐好习惯方面的研究,在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动态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幼儿主动学习模式,促进我园的教育改革,提高我园的保育质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好习惯。五、课题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餐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观察幼儿在进餐中的表现,并给予针对性的去引导。同时并将进餐时的表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分析行为的原因以及制定相应的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手段,以期更好的指导幼儿进餐。2、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幼儿面对面谈话的方式,了解幼儿进餐时不好习惯的原因,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3、

5、榜样示范法:模仿是每位幼儿的天性。同伴的榜样能引起幼儿注意,更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进餐时,老师应常常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对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教育其他幼儿,让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的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渐渐地让他们在正确进餐的轨道上迈进。4、案例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的跟踪记录进行分析、及时提炼验证并反思。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不断改进,及时总结经验,上升提炼,专题总结六、课题研究的过程设计: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5.6月-8月)(1)确立课题内容,确定课题研究

6、方向、目标、任务;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2)明确研究工作的实施要求,收集、学习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9月-2016.1月)(1)调查、分析、了解幼儿良好的进餐好习惯的培养。(2)选择适宜教学内容、运用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好习惯教学活动。(3)收集、整理、分析典型个案,并对个案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幼儿在进餐时的观察记录,及时调整幼儿进餐时的态度和行为。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2月)(1)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并形成个案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七、课题研究的指导策略:1、利用各种集体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进

7、餐习惯。2、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对进餐行为加以示范传授,在现场进行规范的演示,有利于幼儿的进一步的掌握。3、积极开展各类区角、游戏活动,为幼儿掌握及巩固良好进餐行为提供的机会和条件。4、利用环境进行濡染,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进餐行为的培养和训练。5、对特殊幼儿进行个案观察,记录对他们所进行的一些研究方法与手段,以便用来进行个案的研究。6、密切家园联系,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八、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本课题研究,主要收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教师的成长:课题研究的开展,丰富了教师育儿知识,锤炼了教师创新技能。对于加强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认识。通过研究学习,教师对工作更加负责,教育幼儿更有耐心

8、,教育策略不断提升,更加关注幼儿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要,培养幼儿做一个习惯良好的好孩子。2、幼儿的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指导、交流等形式,孩子们在每日进餐中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3、家长的认同:对进餐习惯的不好有了重新的认识,进餐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家长们正确认识了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做到了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九、课题研究结论:(一)本课题根据各班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进行幼儿良好的进餐好习惯方面的研究,在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动态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幼儿主动学

9、习模式,研究内容全面具体。实践证明,对我园是切实可行的,促进我园的教育改革,提高我园的保育质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好习惯。(二)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榜样示范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引导幼儿在进餐中的有效途径,对他们不断培养科学有效的进餐习惯。(三)实验效果明显:1、通过研究,幼儿在进餐环节有了明显的变化,吃饭安安静静、饭桌上很少有饭粒,而且挑食、厌食的现象几乎没有了,真正的让孩子爱上了进餐,懂得了饭桌礼仪。2、家园共育效果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家长们正确认识了良好的进餐习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做到了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3、在教育活动中,用多种

10、教学手段和指导方法对幼儿进行引发和点拨,提升幼儿在进餐中良好习惯的养成。十、课题研究后的体会与思考:1、半年的实践与研究,已基本告一段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中我有组织、有目的引导,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感受和体验进餐的愉快,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进餐行为习惯。但进餐习惯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一年一年孩子逐渐长大、变化,我们的此项任务要时时坚持,使每个孩子在幼儿园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2、以后还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幼儿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除了环境和教师引导外,还必定受制于家庭影响和社会大环境,因此我们幼儿的习惯培养,还需要幼儿园、家庭、形成合力,产生共同影响,这样教育效果才有全面的保障。【参考文献】1、幼儿园工作章程2、幼儿园管理条例3、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怎么办(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4、幼儿生活难题教养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5、不宜养成的饮食习惯(中国妇女出版社)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