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771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创新班)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关于变异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

2、不能够遗传的B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是基因突变C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必然导致基因种类减少D 基因突变一定会产生等位基因2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A 显性突变 B 隐性突变 C Y染色体显性突变 D X染色体隐性突变3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 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得到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D

3、 格里菲斯思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基因重组4如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所示片段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B 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 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 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5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植株(2n40)的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

4、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6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 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C 遗传病患者的体细胞中一定含致病基因 D 基因诊断常用于诊断单基因遗传病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培育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可以防止基因污染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植物D用六倍体普通小麦花药培育的小麦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8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A 太空椒和抗虫棉 B “番茄-马铃薯”和无子西瓜C 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和无子番茄 D

5、青霉素高产菌株和八倍体小黑麦9如图表示的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 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10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B 生存斗争促进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 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11下面是4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可表示胰岛A细胞中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

6、传递方向B 乙可表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C 丙可表示DNA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D 丁可表示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12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见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B 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C 向导RN

7、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 若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13图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C)/ b2链的(A+U+G)=1B由图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C若图中的1个b基因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然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8个b基因的某细胞1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基因型

8、分别为AABBdd、AabbDD和aaBBDD。如果从插秧(移栽幼苗)到获得种子(或花粉)为一次栽培,运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几次栽培() A1 B.2 C.3 D415将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品系乙植株为纯合子B在品系乙植株发育过程中,细胞进行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C将品系乙植株上所结种子单独种植,矮茎植株占1/36D品系中、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

9、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16如图表示六倍体小麦(42条染色体)的两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六倍体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让甲和乙杂交,产生的F1自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普通小麦与近缘偃麦草杂交获得的个体为六倍体B 若减数分裂中甲与乙不能正常配对,F1形成的配子中最少含有20条染色体C 若减数分裂中甲与乙能正常配对,F1中约1/2的个体表现为矮杆、抗条斑病D 在培育乙品系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导致了染色体上基因E和a的组合17某

10、种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同时存在两种显性基因时才不患病,经遗传咨询可知5号和6号生育后代患病的概率为7/16。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3号和4号个体的基因可能相同C7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 D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为3/718团头鲂(2n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杂合子,少数为纯合子。新培育的团头鲂()A 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C 杂

11、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基因重组 D 纯合子的基因型都相同19调查某校学生某种性状的各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比例(%)42.327.360.32464A 6%、8% B 92%、8% C 78%、92% D 8%、92%20岛上某种动物的皮肤图案有a、bl、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b1、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B 岛上所有该种动物的全部肤色基因构成基因库C 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T5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21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

12、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 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 V 基因频率增加了50%C 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 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22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O(体细胞内只含有1条性染色体X)的果蝇,表现为雄性不育,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

13、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B 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 若无子代产生,则W出现是由基因重组引起的D 若无子代产生,则W出现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23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3和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2不含3的致病基因,3不含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和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若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不患病的原因

14、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C 若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D 若2与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24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妻子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一定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异常B 若妻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X染色体能随机配对,另1条X染色体不能配对,则这对夫妇生出XXX患儿的概率是1/2C 为避免再生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