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841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DNA复制时

2、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变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A. B. C. D. 2下列各疾病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A. 人类的色盲病 B. 人类的白化病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 冠心病3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 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D.

3、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4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光学显微镜下,染色体变异可见而基因突变不可见B.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C.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类型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 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和a基因互换一般属于基因重组C. 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采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可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6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

4、相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提取目的基因A. B. C. D.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不属于此类变异范畴的是( )A. 无子西瓜B. (豌豆)高茎(自交)高茎矮茎=31C. 猫叫综合征D. 红眼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只白眼果蝇8下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A与a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后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色盲男孩B.

5、 血友病女孩C. 白化病女孩D. 患血友病又患色盲男孩10能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按照人类的意愿培育生物新品种的方法有( )A. 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 B.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C. 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 D. 基因工程11下列各项对普通小麦处理后能到得单倍体的是A. 用花粉进行离体培养 B. 用种子种植长的幼苗C. 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种子 D.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12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新品种中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 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D.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6、13通常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中青蒿素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一定可获得四倍体青蒿B. 青蒿细胞中mRNA、tRNA、rRNA都是DNA转录的产物C. 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得到染色体数为27的单倍体D. 青蒿中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旋14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l,Fl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前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7、基因重组B. 后一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 前一种方法所得F2中的重组类型占5/8D. 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15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C.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D. 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16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或方法有错误是( )A抗虫棉基因工程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D杂交水稻基因重组17单倍体育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相比,主要优点是( )A. 获得纯种显性后代

8、 B. 缩短育种年限C. 无需对植物进行栽培 D. 产量明显提高18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如果用F1中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下列对杂交结果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 F2中肯定有黄色圆粒豌豆B. F2中肯定有黄色皱粒豌豆C. F2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1:1D. F2的性状分离比可能是1:1:1:119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稳定遗传的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行的育种方法为(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C. 诱变育

9、种 D. 多倍体育种20某科研人员在作物品种研究中,偶然发现试验田中出现了株抗旱、抗盐品质优秀的植株,在下列研究和应用的设想中错误的是( )A. 通过杂交育种或单倍体育种的方式,把抗性性状转移到其它农作物B. 通过研究该植株细胞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C. 该抗性植株可能由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其它抗性作物D. 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该抗性植株21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 基因型为Aa的个

10、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2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成为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23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一个种群中控制某种性状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

11、因库B. 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C. 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D. 物种之间的捕食、竞争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4枯叶蝶的腹面呈现出鲜艳的黄色,在飞行时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在地面时,其颜色和形状却俨然一片枯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枯叶蝶的祖先( )A. 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 经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C. 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经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25某海岛上经常有暴风雨,人们发现生活在该岛上的某种昆虫有两个类型:一种翅特别发达,另一种则退化。

12、由此说明( )A.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的变异也是定向的B.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 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D. 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也是不定向的26德黑兰街头出现成群的变种巨鼠,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核辐射造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辐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能诱导鼠的基因发生定向改变B. 投放化学药剂灭鼠,将导致巨鼠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升髙C. 巨鼠的出现有利于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巨鼠的出现,是核辐射对突变的基因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27下列哪项不是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A.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B.

13、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C. 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D. 适应是环境作用的结果28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 地理隔离必然会导致生殖隔离C.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29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各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A. 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B. 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不变C. 两者都改变D. 两者都不变30自然界中极少数的雄果蝇只有1条性染色体,此类雄果蝇几乎丧失繁殖能力。这种变异属于(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C.

14、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病为白化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9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基因用B、b表示),则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7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3)若8号同时患有白化病(基因用a 表示)和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则5号可能的基因型为_,6号可能的基因型为_,10号同时患有两种病的可能性是_。3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 )对矮秆抗倒伏(h )为显性,抗病(R )对易感病(r )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 (HHRR )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IIII )培育优良品种(hhRR )的过程。(1)用方法I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这种植株由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