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51592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名校】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

2、,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发地调节器官和各个系统的活动C. 内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D. 内环境稳态包括化学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2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体液的四种成分,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之间可相互转化B. 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溶菌酶等都是的成分C. 和之间成分的主要差异是蛋白质含量D. 中液体成分在人体中所占比例最大3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B. 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此时Na+在膜

3、内外不发生转运C. 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D. 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与递质结合后,可关联某些离子通道的开放4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糖平衡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B.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 饭后三小时,血液流经胰腺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D. 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4、( )A. 静息电位值增大 B. 静息电位值减小C. 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 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和德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囊泡转运的调控机制。下列有关细胞中囊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神经纤维的局部电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B. 内质网在细胞的囊泡转运中起枢纽作用C. 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内会形成许多囊泡,有利于抗体的加工和运输D. 囊泡的转运依靠膜的流动性实现7如图细胞、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 )细胞细胞物质E物质F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效应T细胞病原体抗体抗原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

5、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 A B. B C. C D. D8正常人体处于0、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a1a2,b1b2B.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C. 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D. 人体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9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

6、会导致休克。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B.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 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D. 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直接识别青霉素10生物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 e.背光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

7、尖端A. B. C. D. 1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成熟,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A. 2 B. 3 C. 4 D. 512下面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 a激

8、素只到达甲状腺,c激素可到达全身细胞,但c只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过程C. d表示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 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13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枝条上有芽,则每根枝条上应保留相同数量的芽B. 使用清水的对照组中,枝条不会生根C. 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的生根数作为观测指标D. 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14农贸市场上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15下列

9、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C. 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D.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1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 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 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 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17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

10、确的说法是( )A. 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B. 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 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食的概率D. 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18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被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 豚草在该地与其他生物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优势B.

11、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 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D. 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将会增加19如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所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A. 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 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C. 甲表示水体污染加剧,乙表示鱼虾死亡增多D. 甲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数量增多20 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

12、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 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 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表中的数据D. 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2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但演替方向一定不变D. 该岛屿的群落演替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22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将这两

13、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是( ) 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并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 竞争 B. 寄生 C. 互利共生 D. 独立生长23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 消费者,自养生物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B. C. D. 24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 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中可能有微生物,并都是自养生物D. 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25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本级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 能量的流动特点说明自然界中的能量是不守恒的C.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该被捕食者的10%-20%的能量26某人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鸡、鸭、猪,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若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要增重1 kg体重,最多消耗绿色植物()A.150 kgB.280 kg C.500 kgD.1 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