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994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务实创新 攻坚克难努力夺取“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全面胜利一、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十一五”以来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践行节能型城市建设战略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工作水平,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以来,能耗基数梯次递减,节能降幅全省领先。从年度指标来看,2006年,我市万元GDP能耗0.990吨标准煤,降幅3.89%,比全省平均降幅高0.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20吨标准煤,降幅4.57。2007年,万元GDP能耗0.943吨标准煤,降幅4.6

2、9;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1.10吨标准煤,降幅6.75。2008年,万元GDP能耗0.888吨标准煤,降幅6.10%,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74吨标准煤,降幅13.72%。2009年,预计完成节能预期目标。从整体进度来看,截至2008年底,我市万元GDP能耗降幅已累计完成省政府下达“十一五”节能目标进度的71.44%,2007年、2008年,我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认定为“超额完成”等级,20062008年,万元GDP能耗值连续三年保持中部省会城市最低。“十一五”以来,责任体系基本建立,节能考核凝聚合力。制订了长沙市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考核三大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建立了市

3、、县(区、市)、乡(镇、街道)层级管理网络,明确了政府、部门、企业节能工作责任,强化对区县(市)政府、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考核,以机制促落实,以考核聚合力,打造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区县(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推进有力,节能目标任务与时间同步。三年来,先后组织了两次区县(市)和市百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有岳麓区、浏阳市和雨花区、天心区、长沙县、望城县分别获得2007年和2008年“超额完成”等级。“十一五”以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落后产能得到控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和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

4、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方案和年度计划,下达了关于公布第一批限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的通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淘汰进程,对小水泥、小冶金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和关闭淘汰。三年来,新城热电厂火力机组被关停,36家企业实行差别电价,高耗能行业得到严格控制。“十一五”以来,节能领域不断拓展,节能潜力全面迸发。工业节能成效明显。全市工业节能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主体,以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以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节能技改、优化管理模式为抓手,实现了以低能耗支撑产值高增长。2006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9,规

5、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5,但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38.3%。建筑节能亮点纷呈。全市建设领域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技术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考核,加大监管力度。城区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按50%标准100%覆盖了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绿色城乡建设体系研究全面展开,绿色建筑试点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取得突破进展。远大可持续发展建筑模式研发试产成功。三年来,共完成市内五区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项目778个,累计完成节能建筑竣工面积2654万平方米,新增节能能力22.89万吨标准煤。公共服务领域节能推进顺利。以发展清洁能源为重点,公共领

6、域用能质量全面提升;天然气输送利用工程畅达全城,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贯穿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交通运力进一步优化改善,有效减少了交通能源浪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取得明显进步,首批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运营;公交系统共有856台车辆进入GPS监管系统,空驶率下降约11%,有效提高了车辆客位利用率,一年节约油约67.27万公升,节约成本约282.56万元。农村能源建设全面提速。三年来,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10处,总容积突破2万立方米;新建户用沼气池4.6万个,全市户用沼气池保有使用量达到33.2万个;推广实用省柴节煤炉灶150万台套,普及率达90%,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5万平方米;完成了光明村等7

7、个新农村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引进开发了盛海生物、广安生物沼气发电和亮之星生物质(谷壳)发电等一批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项目;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不断优化,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比重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18。“十一五”以来,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服务得到加强。管理机构基本健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策重大问题,领导全市节能工作。组建了市能源管理办公室,专职负责能源宏观管理、能源监察执法,推进节能降耗。雨花、天心、岳麓、长沙、望城、浏阳和宁乡相继成立了能源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设岗定员,管理规范有序。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建立了节能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联络员制

8、度和重大问题会商制等制度,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加强人才引进,一批博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专家充实到能源管理队伍。聚合专家资源,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内能源权威专家成立能源专家委员会,指导节能管理,制定能源规划,研究节能政策。重视教育培训,三年来,举办节能管理专题免费培训20多场次,培训能源专干600多名,能源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服务平台不断壮大。市能源综合利用协会以服务为天职,以发展为己任,发展会员150余家,举办节能产品推广展示会、技术交流活动12场次;登记节能服务中介机构24家,能源审计、节能评估、节能诊断等节能服务平台基本完善;登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2

9、4家,完成节能合作项目180多个;长沙市“节能120”威胜服务中心启动小分队服务企业活动,长期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服务,覆盖各领域、涵盖各专业的节能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十一五”以来,政策措施深入突破,节能事业后劲增强。积极完善节能政策体系。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节约能源工作若干意见、长沙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长沙市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实施方案、长沙市全民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长沙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政策文件60余项,为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能型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标准规范。充分发挥引导资金作用。三年来,财政投入节能专项资金

10、9000万元,重点支持企业节能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鼓励研发能源新技术,树立了丽臣实业、中南大学、中联重科、威胜能源等一批节能示范典型,培育了烟气余热利用、空气源热利用和谷壳发电等一批优质节能项目,吸引了国家节能专项资金对“百家企业(机关)电机和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工程”项目的支持。大力倡导全民节能行动。通过举办节能宣传周、节能降耗社区行、能源紧缺体验、全民节约用电等活动,实施宾馆“七小件”限制使用等措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节能氛围浓厚。同时,节能监察条例立法、促进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等前沿试验性工作全面启动,节能事业后劲增强。“十一五”以来,节能监管不断深化,能

11、源执法保障有力。源头控制得到规范。制定长沙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逐步建立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节能总量指标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坚决遏制高能耗项目上马建设,从源头上把好准入关。到目前,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等10余个项目完成了“能评”。重点用能单位得到监管。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专项执法检查,从节能管理、淘汰落后能耗设备以及用能设备能效检测等方面进行综合监察。对列入省百家企业名单的重点能耗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对年用能量在三千吨以上标准煤的市百家重点用能单位,督促各区县(市)将考核目标分解到户,建立能源统计数据月报制度。特殊时期用能监察得到加强。三年来,开展冬、

12、夏两季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管控监察30余次,公开曝光违规单位8家。2008年冰灾期间,对全市600多户重点用电单位开展节电督察,95的户外商业广告、霓虹灯和景观亮化用电关停到位,保障了市民正常生活用电。能源计量监管得到强化。市质监、能源以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与考核为手段,以能效标识的规范管理与检查为突破口,全市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先后完成9家重点能耗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合格认可的现场考核,对家用电器能效标识不规范行为提出了整改意见,以能源计量管理促节能的工作成效逐渐显现。“十一五”以来,我市节能工作取得了“中部第一”的可喜成绩,实现了“蝌蚪变蛙”的大步跨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

13、快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领导,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根本前提。依靠科技进步,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支撑。注重开拓创新,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不竭动力。加强部门配合,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关键环节。转变发展方式,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根本出路。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坚定夺取“十一五”节能工作全面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市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一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2008年我市能源消费量按等价值计算为2056.62万吨标煤,2006-2008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3%,能源消费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油、电等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发展缓慢。2008

14、年,煤品燃料消费总量达888.96万吨标煤,占全社会消费量的43%,油品燃料消费总量占30%,电力消费量占23%。三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改变,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四是管理节能的空间越来越小,技术节能、结构节能亟待加强。五是能源管理条块分割,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综合管理有待改善。还有节能降耗的基础性工作还不够规范,基础数据不全,各级各部门资料缺乏有效衔接。“困难与压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机遇大于挑战。(一)强化节能降耗是宏观趋向,是发展要求。从宏观趋向来看,节能降耗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约束性指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

15、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12月5日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节能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不会弱化,只会强化。从发展要求来看,开展节能降耗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提高效益的需要,更是人民的期盼。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方向,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标志,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标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决心不改。(二)实现节能目标是潜力巨大,是大有可为。从自身纵向分析,截至2008年底,我市万元GDP能耗降幅已

16、累计完成省政府下达“十一五”节能目标进度的71.44%,超预期进度11.44个百分点,2009年预计完成预期目标,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从国内横向比较,2008年,我市万元GDP能耗0.888吨标准煤,与省内其他市州和中部省会城市比,我们有优势,但与国内发达城市比,长沙还有较大差距,2008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为0.662吨标准煤、广州是0.680吨标准煤、上海是0.801吨标准煤。存在的差距越大,充分表明我们的工作离目标还远、可挖掘的潜力还大。从节能领域来看,这几年我们重点抓了工业领域节能,工业领域又着重抓了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都是面上集中、见效较快的部分,中小企业的节能抓得相对薄弱,而中小企业点多量大,节能潜力较大。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工作正处在上升阶段,节能能力尚未完全释放,有足够的空间供挖掘和约束。从节能方式来看,管理节能、社会节能是依靠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从点滴节约,日积月累来实现的,而技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