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92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评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地评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地评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地评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地评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评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评价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她位于华北北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部边疆的战略要冲和边陲重镇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汉唐时期,这里就是中原地区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无论是远古时期的“大窑文化”遗址,还是战国时期的云中古城遗址,有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和闻名遐迩的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被誉为“召城之最”的大召、“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杏坞番红”的乌素图召、“古木参天”的喇嘛洞召等众多召庙共同组成独具魅力的召庙文化。加上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草原风光、具有大漠风情的黄河旅游区、号称

2、“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度假村和位于大青山丛林翠柏中的乌素图国家森林旅游娱乐区,显示了塞外名城的古老神韵。使呼和浩特成为游人向往的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国成立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科技兴市试点城市和北方沿边开放城市,是国家沿边开放带与黄河经济开发带的交汇点,是我国陆上、空中通往蒙古、俄罗斯以及东欧国家的重要桥梁并与之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窗口。呼和浩特市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地处温带内陆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3、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 毫米,特别是每年的7、8、9月,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呼和浩特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从2 001年的196天上升为2005年的311天。更是旅游避暑的黄金季节.呼和浩特市辖四区、四县、一旗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5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244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143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满、朝鲜、 达斡尔、鄂温克等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4、。土地总面积为17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9平方公里,现辖四区、四县、一旗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全市总人口258万,市区人口 150多万,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满、回、朝鲜等3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地域辽阔,物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石墨、稀土、膨润土、石灰石和金、铜、铁等上百种,现已探明的矿产地170余处,矿点及矿化点128处。其中武川县的黄金储量居自治区前列,清水河县的陶土储量之大、品位之高为全国少有。此外,还有丰富的农畜土特产品,开发潜力比较大。呼和浩特具有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正西150 公里是“稀土之都”包头,偏北490 公里是“内陆口岸”二连浩特,西南

5、380公里是鄂尔多斯天然气田, 东南距首都北京也只有 578公里,是西部地区首府、省会城市中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 呼和浩特的工业以纺织、服装、食品、电子、石化、电力、机械、建材为主,共20多个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伊利、仕奇、炼油厂、化肥厂、卷烟厂、TCL 内蒙古电器有限公司、金河、三角、金宇、蒙牛、三联化工等十多家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伊利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及中国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厂家,内蒙古仕奇集团生产的“仕奇”牌西装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西装之一。 呼和浩特是自治区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网络中心,京兰铁路和3条国道在这里交汇, 京呼高速公路和呼包高速

6、公路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民航已经开通了48条国内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 电话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百人拥有电话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八。随着多条铁路、公路和光缆的开通,呼和浩特已经成为连接东北、华北以及首都北京通往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呼和浩特的科研教育也有一定的优势。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24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万余人;全市科技人员占自治区全部科技人员总数的30以上,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占 20以上。全市拥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34所。呼和浩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优势和基础。目前,

7、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以如意、金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托县星火密集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呼和浩特对外开放步伐较快。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边开放城市之一,多年来,我们致力于软、硬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如意、金川开发区为龙头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对外交往方面,呼和浩特同日本国爱知县冈崎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等2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实施以调整结构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工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

8、重点的脱贫致富达小康工程、以提高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工程等“三大系统工程”,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九五”期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2亿元。比“八五”期末增长70.7,年均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13和10.5,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78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1元。

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00万美元。 展望未来,呼和浩特发展前景广阔,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绘就了世纪之初的发展蓝图:“十五”期间,我市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提高”,推进“三大系统工程”,强化“四个意识”,完成“五大战略任务”(一个目标即: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两个提高即: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三大系统工程即: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任务的脱贫致富达小康工程、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工程、以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工程。四个意识即:首府意识、服务意识、机遇

10、意识、赶超意识。五大战略任务即: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体制创新和科教创新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首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到2005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控制在1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15年,中心城市、三个卫星城市及两个县城人口规模共达到260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控制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6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到201

11、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到2015年力争突破千亿元大关。城市化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244万呼和浩特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把呼和浩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城市化,其重要特征是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边与空间扩张,引起城市地域结构的重组,导致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职能结构等深刻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呼和浩特市人口不断增加,已由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建城区面积由1990年为5600.00hm2增加到2006年的15900.00hm2。因此,探讨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情况

12、,对呼和浩特市规划与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基于上述背景,选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Quick Bird作为主要数据源,以人机交互模式提取城市居住用地、工业仓储用地、道路用地、待建在建用地、绿地、农业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现状信息,运用分异模型、分形模型和马尔柯夫预测方法,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和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2006年,呼和浩特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为3101.24hm2,所占比重最大(28.88%);其后依次为其它用地(27.97%)、农业用地(16.36%)、工业仓储用地(10.76%)、道路交通用地(8.69%)、绿地(4.68%)、待建在建用地(1.64%)及

13、水域(1.01%)。 (2)20022006年间,只有研究区8%的图斑在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了相互转化,按变化速度划分成为快速变化、中速变化、低速变化和缓慢变化。快速变化地类有居住用地和农业用地;中速变化地类唯有其他用地;低速变化地类有工业仓储用地和道路交通用地;缓慢变化地类有待建在建用地、绿地和水域。 (3)20022006年间,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边界维数分维值大小顺序依次为道路交通用地水域居住用地其他用地农业用地待建在建用地工业仓储用地绿地。而平均稳定性指数依次为绿地工业仓储用地待建在建用地农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河流用地道路交通用地。说明,绿地格局较为稳定,而道路交通用地的

14、稳定性最弱。 (4)以2006年的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为基准,利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了2010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情景。计算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明显发生变化。到2010年呼和浩特市居住用地为3415.61hm2(31.81%)、工业仓储用地为1078.76 hm2(10.05%)、道路交通用地为992.85hm2(9.24%)、待建在建用地173.12hm2(1.61%)、绿地为507.33 hm2(4.72%)、农业用地为1552.76hm2(14.46%)、水域用地为108.04 hm2(1.01%)、其它用地为2909.79hm2(27.10%)。可见,呼和浩特市居住用

15、地、城市道路交通用地和城市绿地等城市用地面积会增加,而工业仓储用地、待建在建用地、农业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等用地会减少。呼和浩特市土地价格整体上受到距离市中心距离影响程度最普遍,各个辖区土地价格受到的因素影响程度并不相同。玉泉区最主要的因素是距离市中心距离、距离最近二环路入口距离、公交线路数;回民区土地主要受到商服繁华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新城区土地价格最主要的因素是距离市中心距离、距离最近二环路入口距离以及通过交易样点处公交线路数量;赛罕区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为距离市中心距离、公共设施数量。 就全国范围而言,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仍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呼和浩特市目前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中以赛罕

16、区的工业、商业用地经济效益最高;而住宅用地经济效益以玉泉区为最高。但是呼和浩特土地利用与资产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资源禀赋匮乏,发展空间相对不足。(二)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各业争地现象严重。粮食不能自给,蔬菜、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三)地产开发相对过剩,房地产市场的低潮已经来临。前几年,由于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刺激了我市房地产开发的持续火爆,就我市目前的情况来说,市场容量有限,人口持续负增长,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进入低潮的端倪。(四)房地产整体结构单一,持续发展的阻力增加。从总体上讲,我市近年来开发的房地产绝大多数是商住两用综合楼,形成了住宅区里有商业,商业区里有住宅,大部分的黄金地段更是如此,从而弱化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分区,降低了城市中心地段土地资产的利用效益,提高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成本。况且大部分商业门市房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形式,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的大型商服中心,分散了商业经营者,弱化了商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