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44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 关键词: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现代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他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恩格斯称唯物辩证法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列宁把

2、唯物辩证法称为“马克思主义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看作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活的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东西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和“党的理论基础”。列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他的一生始终如一地坚持把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新时代和俄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哲学笔记是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列宁主义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是唯物辩证法的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问题,并十分重视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全党。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

3、是从哪里来的?以及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的谈话和批注等等著作,贯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红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一元的、整体的、开放的和发展的学说,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多元的、片面的、封闭的和僵化的学说。我们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各自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问题,弄清楚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什么是它据以构成自身体系的源头、什么是它的灵魂、根本理论基础和最本质的东西,什么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对这一

4、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半真半假马克思主义,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国内外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根本理论基础和最本质的东西,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过明确的深刻论述。有人认为,“马克思一生没有指出自己思想理论的精髓”。列宁“在他数以千万字计的论蓍中,仅仅有一次提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在他的大量蓍作中,似乎只有一次运用了

5、精髓”。这种说法是不合乎历史实际的。不是出于咬文嚼字,就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蓍作缺乏真正的了解。在这里首先谈一下语义是必要的。“精髓”、“核心”、“灵魂”的含义基本相同,通常作同义词使用,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最根本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如在列宁的主义一文中译成“最本质的东西”一词,列宁全集第二版的译文则改为“精髓”。两者意思相同,只是译文的具体表达有所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变为主义者,逐步与唯心主义观点断绝了关系,他们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先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融为一体

6、,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或者换句话说,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他说自己的研究方法是“辩证方法”。“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这就是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

7、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唯物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根本特征。恩格斯称唯物辩证法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2他说过:只有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人,才配称马克思主义者。这个方法论就是唯物辩证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关于唯物主义新的历史形式时说:“现代唯物主义本质都是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3他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借助于唯物辩

8、证法,把它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推广到研究社会及其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才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而唯物辩证法在其中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成。这说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本源、精髓和根本理论基础。没有唯物辩证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和统一的思想体系,不能把其中的某一部分机械地分割开来。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唯物辩证法看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最主要的东西和根本的理论基础。据吴黎平回忆,1932年12月

9、,一次毛泽东问吴黎平,“马列主义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他接着说:“顶重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你们大概都学过辩证唯物主义,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了解情况。党员立场要稳,方法要对,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就给了我们正确的思想方法。”后来有一次,毛泽东又对吴黎平说:“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解决问题。”毛泽东1959年同智利阿图罗马特阿里山德里谈话中说:“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是党的理论基础”。他在谈话中还指出:马克思把唯心主义辩证法和以前的唯物主义改造成为唯物辩证法。马列主义应包含三部分,马列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13 毛泽东总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提到极其突出的重要地位,他特别关注

10、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研究与探索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问题。他说:“一切大的政治错误没有不离开辩证唯物论的。”14他多次指出:过去我们有些同志之所以犯右倾机会主义或“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都是因为他们在思想上陷入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而片面性是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的特点。他们没有看到革命生活的全貌,所以他们就没有唯物辩证法。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发愤读书,集中精力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他认真阅读了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认真阅读了列宁的哲学笔记的最重要部分以

11、及苏联三十年代哲学论战正统中心的代表人物所写的哲学论著,系统地形成他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7年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他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学说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中国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和一整套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它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强调要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提出“应当更加强调

12、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15他在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针对苏联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矛盾,提出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等,要走自己的路,探索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1957年,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著,第一次系统明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

13、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学说。这是毛泽东独创性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毛泽东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的谈话和批注,贯穿着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红线,这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又一次探索。他在读书谈话和批注中,深刻地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革命与建设的辩证关系、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自发与自觉性的辩证关系、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的辩证关系、中央与地方的辩证关系、

14、干部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并批评苏联在这些问题上的形而上学片面性,试图突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还批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基本缺点是缺少辩证法,批评赫鲁晓夫的致命的理论错误是抛弃辩证法。他说:“这本书的基本缺点,是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他们国内还有阶级斗争,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不敢像我们这样大讲阶级斗争,大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16他还说:“赫鲁晓夫完全没有辩证法,只有形而上学。社会原因,是他们那里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停顿的时间太长,多年来已经形成一个高薪阶层,农村中出现了富裕农民。因此必然有反

15、映这种社会基础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就是这些人的意识形态”。“苏联的社会科学不大讲辩证法,斯大林的后期,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就没有多大发展。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走下坡路,滑到修正主义那边去了。”17缺少辩证法就会把马克思主义歪曲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抛弃辩证法就从根本上背叛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导致苏联葬送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论根源。毛泽东还指出:“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18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花了40多年功夫写

16、出了资本论巨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写好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书,必须借助于唯物辩证法的武器。 毛泽东不仅把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应用它去同国内外、党内外种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斗争,而且还运用它来改造和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学说。如“实事求是”,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毛泽东把它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用来解释我们党的科学态度、作风、方法,强调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这是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改造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范。毛泽东还十分重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武装全党,反复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止一次地提出“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在1957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我们要求把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