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83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的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如何对实质经济产生作用。而利率传导机制又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是实际操作中最复杂的问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在我圈货币政策传导小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伞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西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相关理论,分别介绍了凯恩斯学派的利率渠道传导机制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模型以及托宾的!论,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二章通过人量数据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现状,第三章在上一章分析结沧基础上,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因素等方面

2、深入探讨了利率政策效应弱化的原因;最后,针对二述因素提出了加强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皴谢在论文捐笔之舔,曹毙,我鏊表达对导秘蒋先玲教授静滚濠谢意。謇入学至今,蒋老师直在生活上和学业上给予我无私的指导。遮篇毕仲论文的顺利完成,扶选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矗至最终定稿都蒜不开蒋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导师渊蹲的学泌、高艘的责任感和平易近入的作风将使我终身受益。同时,还要感谢所有在这几年中帮助过我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他们的祭劲,筑不箍蟊藏矮弱建竞藏遗文簿濡静点瀵知谈豹秋蓑,惑巍艟翻。最后,向百忙之评审本论文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学识

3、和写作求平鸯限,文中难免出现穰漏,慰!老炳和网学指教。张丽娅年月同第一章绪论选题意义甘前我固货币政策要星以信贷量、货币供应量、利率为:要中介指标进行传导的。从二者比较来看,金融市场的同益健全、问接融资比雨的不断下降和直接融资成本的不断降低,使得银行信贷对整个会融市场的反映状况越束越不全面,银行信贷传导作用越柬越小,信贷传导方式随着金融运行由直接调控向问调控过渡会逐步淡出;训耐由于金融管制放松及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问的界限变得模糊更由于余融创新使传统货币需求函数失效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大幅波动,难以预测,最终使得,、。等货币总量目标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稳定关系破裂,人人降低了货币供给量甘标

4、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日标的有效性;而随着金融市场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利率已成为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市场最荤要的桥粱,是调节国内资本和囤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杠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利率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显然利率传导将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路径。【生纪年代以来,利率的频繁调整构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了次;列期,一年期贷款利率调整了次。尤其是年月至年!期问,中央银行连续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年月日,在持续了八年的降息历程后,央行第一次提高利率。那么我国目前利率传导的有效性如何,利率作为货

5、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丰孥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如何提高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等问题仍需要探讨。文献综述及筒评世纪术至世纪前年,发达国家的主导经济理论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山于崇尚经济自由毛义。认为利率的波动能够自动调节资本的需求,所以主张政府应坚守自动调节的经济原则,什么也不管的政见附表府是最会管理的政府。同一时期的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钳对世纪术资本主义走向垄断之后的市场机制失调,意识到传统经济理论和微观研究方法的局限,指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其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区与联系为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也奠定了理沧基础

6、。在年利息与物价一书中他较系统地论述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三个命题:一是一央银行变更利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利率有直接的影响;二是长短期利率体系将全面而同时地相对变动;三是借款人和储蓄人对利率变动都较敏感。维克塞尔虽没形成一会系统的宏观经济理沧,但他的宏观分析角度、国家下预主张都对后来的凯恩斯丰义产生了极为霞要的影响。年,以发达国家为首的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危机使经济运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残酷的现实为凯恩斯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充分条件。凯恩斯认为货币对产量或就业量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经由利率渠道的传递作用而实现的:但在经济危机时期,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任何货币数量的增

7、加都会被人们作为闲置货币吸收,而对有效需求或产出均不产生影响,影响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发挥。因此,凯恩斯认为,除应依靠强有力的货币当局通过调节货币量来控制利率以增强投资外,还应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放置在财政政策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凯恩斯的追随者们一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由于利率在经济中极为重要,利率又受中央银行的控制,所以政府依靠这个工具就可以有效调节经济。他们提出“逆风向行事”的政策主张,即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低利率束刺激投资提高有效需求,当经济过热时提高利率制止通货膨胀。世纪年代期以来,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政策主张的弊端开始显现,比期的膨胀性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使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年代,西

8、方各国普遍出现“滞胀”局面,于是始于世,年代中期的货币学派因其顺应当时经济形势的需要,一时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货币学派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中央银行只要控制好货币供应量便完成任务,而利率政策被当作多此一举。年代中期,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开始走向主流地位。新凯恩斯主义虽然赞同新古典综合派对利率重要性的论述,但在此基础上,他们更多地考虑利率在不完全信贷市场卜的效应,认为利率政策的作用分有限。综合以理论发展过程可见,经济理论大多对利率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大多给了不同程度的认可。在世纪的现实经济运行中,利率政策凸始终作为发达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凋节时可供选择的政策二具之一,并

9、发挥着定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学家的研究一致认为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差,但大部分未对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失效的具体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因此,本文在结合我困利率政策实践的摹础上,着重分析了导致利率传导机制效率低的原因,这是本文的特点。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结构框架本文共分为四章。第。章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背景,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的利率传导机制、新古典综合派的模型和托宾的理论,作为后面章节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了近年来利率机制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实践,并且运用数据和计量方法研究经济增长与利率之问依存关系,从实汪的角度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第三章主要从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两个层面,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一一章针对上述因素,对加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写作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