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79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4104628(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风整理DOC文档资料l 简介l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是研究农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农业装备和产业技术改造的自动化技术、农业信息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全面实施农村电气化的重要保障。特别在甘肃省这个农村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加强农业l 电气化及自动化学科建设,对繁荣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电气化的全面实施等都具有深远和重要意义。l 研究方向l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技术。本方向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现代通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力工程理论等,研究提高农村电网运行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变电所综

2、合自动化管理系统,微机保护装置以及农村电网运行管理等。此外,综合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微机控制技术,研究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节能与降耗技术。 l 2农业工程检测与控制技术。本方向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气控制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多种检测技术,研究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智能化检测与自动化控制,农业生物环境控制工程以及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与控制系统,以降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高农产品品质与产量。 l 3农业信息技术。本方向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识别检测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研究农业生物信息技术,农业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农产品图形图像

3、处理和智能化精确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l 专业介绍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生产过程电气自动化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关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使用维护、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与农业、农村有关的地方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发展系统从事有关的技术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 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电力与自动化工程规划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村(地方)电力系统及农用电气工程和自动

4、化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与数字电子电路、电机学、信号与系统、自控理论与系统、电力系统工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工程导论、农业应用电子技术与自动化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气安装工程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主要专业实验:自控理论及系统、电气控制技术、微机接口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系统仿真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l 电气化l 电气化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和

5、人民生活广泛使用电力。电气化似乎没有终极目标。因为,在还没有人能预见到第四次能源大转变。人们更难预测电气化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例如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枯竭之后,电力的应用会发展到何等地步。从已有情况而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用电规模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电气化水平,受技术、经济、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电气化水平。词语概念【词语】:电气化 【注音】:din q hu 【释义】: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把电力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用做机器的动力。 影响电气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的能源平衡结构,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结构,相应的电能与优质燃料成本之比,在经

6、济增长因素中资源节约重要性的提高。 技术进步的加速,生产技术结构的改善,新的电工技术的掌握,新型材料的制造,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都会促使电气化水平的提高。 人口的集中,居民点的布局和建筑标准的提出,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居民收入、教育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劳动条件、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国家和地区所处的气候条件。 由于电气化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可以预见,电气化还会继续向以下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是人工操作将广泛地实行电气机械化;二是更换所有低效率、不易控制的低速蒸汽驱动和压缩空气驱动的机械;三是农业中固定作业广泛实现电气化;四是黑色和有色金属熔炼、优质金属轧制前的加热过

7、程、其它形式的塑料成型工艺都将积极采用电力,以及广泛地用电力进行热处理;五是发展电气干燥;六是铁路电气化、城市交通电气化、输气输油管线加压站改用电力;七是为家庭生活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家用电器,包括低温取暖设备等等。可以预见,用电气技术代替燃料技术,能源效率可以提高,已有的用电技术的效率也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所有的事实都证明,在各个经济部门更加广泛地应用电气技术,进一步提高电气化水平必将获得成功。 电气化的标准衡量电气化程度的标准有不同的指标,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管理总裁Susumu yoda 在电气化和未来的电力供应一文中说:“电气化的基本概念是指能源需求向电力转化。电气化程度的第一个定义,是指用来

8、发电的能源需求,以占一次能源总需求的百分比来表示。按照这个定义,电气化程度是指电力供应者所消费的一次能源需求的百分数,而不是电力占能源需求的百分数,因为在发电生产过程中,有60以上的能源要损失掉。因此,这一定义从供方观点来看,使人们对电力在能源工业中的重要性有了很好的了解。根据这个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85 年的电气化程度为37,日本为38”(1985 年中国这一指标为21.32)。“按照第二个定义,电气化程度是指对电力的需求,用占各种能源最终需求的百分比来表示。这个定义用来衡量电力的消费量-最终用户耗用的二次能源的比重。根据这一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85 年的电气化程度平均为16

9、,日本为18。”“对电气化可以给予严格和广义的定义。就严格的定义来讲,是指由于使用电力替代石油和其他形式的能源,对电力增加的需求;就广义的定义来讲,是指由于对电力需求的稳定增长,造成在总能源需求中对电力需求的增加。” 如果用这两项指标来进行比较,中国的电气化程度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年代里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世界其它工业国家比,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中国计算一次能源用于发电的比例和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例是根据商品能源量来计算的,如果计入农村非商品能源的消耗量,则两项指标与工业国家的差距还要大一些,主要是农村的电气化程度还很低。 中国电气化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一批学者和电

10、力部门的一批专家合作,从研究经济、社会大系统出发,结合中国国情,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衡量中国小康社会及富裕小康社会标准进行了综合分析,首次提出衡量小康社会标准应采用“人均生活用电量”指标的建议。该项研究建立了用人均装机容量、人均用电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用电结构、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等6 个指标来衡量小康社会的用电水平指标体系,具有创新意义。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中我国小康社会和富裕小康社会的电气化指标如下: 1.中国小康社会用电指标标准:年人均装机容量为0.28-0.30 千瓦;年人均用电量为1400-1500千瓦时;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200 千瓦时(

11、城市420 千瓦时,农村84 千瓦时);用电结构工业65,交通3.5,生活17,农业4.5,商业8.0,其它2.0;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为12-13;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中的比重为37-39。 2中国富裕小康社会用电指标标准:年人均装机容量为0.35 千瓦;年人均用电量为2650 千瓦时;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520 千瓦时(城市855 千瓦时,农村230 千瓦时);用电结构,工业55,交通4.2,生活19.6,农业3.7,商业10。富裕小康社会没有列出后两项指标。 这项研究说明电气化程度是一个不断增长和变化的过程,电气化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人水平、能源供应结构等因素

12、有密切的关系,不可能超越,也不可能人为提高。各国有各国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电气化水平。截至21世纪初期,工业发达国家的电气化水平比较高,也不能说已经达到了电气化的终点。 从上面两种标准来看,两个指标太少,而6 个指标又太多。人均装机容量在国与国之间没有大量的购售电关系的条件下,作为全国性的衡量指标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采用的,但作为一个国家内的大区、省(市、自治区)或者一个城市,由于存在较大规模的购售电关系,就不大适用。一个电力基地省或市,装机容量很大,人均装机容量指标很高,但电力基本是外送的,就很难说这个省或市的电气化程度高。如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市的人均装机容量水平可能达到世界、

13、全国第一,但不能就此说宜昌市的电气化程度世界第一、全国第一。装机容量中有可靠容量和不可靠容量,有的地方修建了为数不少的径流式水电站,不能保证均衡、可靠供电,人均装机容量指标高也不能说他的电气化程度高。装机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发电量、用电量是相关的,因此不必用人均装机容量作为衡量指标。还有用电结构,作为全国性的衡量指标也是可用的,作为一个国家内的大区、省市自治区或者一个城市,由于产业结构不同,用电结构也不相同,也很难作为一个电气化程度的衡量指标。 有专家认为采用人均用电量、人均生活用电量、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等4 个指标比较合适。 中国与工业发达国家在电气

14、化工作上有一个很大的差异是中国农业人口比重高,如何提高农村电气化的水平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在中国,没有农村的电气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电气化。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电气化给予极大的关注。关于农村电气化的标准提出过不少,其中典型的有两个。 1小康水平要求的农村电气化水平(当代中国电力工业一书载): -要在农村普及用电,即有95以上的农村得到电力供应。 -要使电力供应量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农村用电量的综合平均值达到每人每年200 千瓦时的水平。 -部分农户实现家庭电气化,不仅照明、收音机、看电视等要用电,而且做饭、烧水、取暖、降温等都要用上电,以电代柴、代煤,改变农村燃料结构,

15、根据多年试点经验,单这一项每年的用电量每户2000-2500 千瓦时,人均年电量400-500 千瓦时。 2. 农村电气化标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受原能源部农村能源及电气化司委托,于1990 年开始组织进行农村电气化标准的起草工作,于1991 年7 月1 日起实施,其考核标准如下: -通电率:乡通电率100,村通电率l00,户通电率95以上。 -供电保证率:排灌用电供电保证率100,乡村居民生活用电供电保证率90以上。 -用电水平:全县人口年均用电量达到300 千瓦时人以上;全县农业人口年均农村用电量达到160 千瓦时人以上;全县农业人口年均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50 千瓦时人以上。 -电网与电源建设:农村电源和电网结构合理,达到多供少损安全合理。 -电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县独立电网频率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设备完好率:电站主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其中一类设备为70以上;输配变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其中一类设备为70以上;低压配电装置完好率达到95以上,其中一类设备为60以上。 l 农村电气化标准,头一个标准明确是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指标比较少,但都比较含糊,如95以上的农村得到电力供应,究竟是指乡、村还是农户不明确;农村用电量的综合平均值达到每人每年200 千瓦时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