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566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注重“修身为本”的行为理念,这在消费上主要表现为“知 足常乐”、“淡泊名利”等。同时,这种传统观念至今也影响着大多数中国人。具 体表现为,在很多中国人的潜在意识里,如果一些人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娱乐上, 那么常常会被视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西方人的消费 观念,他们十分注重精神追求。在当今的西方国家,他们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传 播媒介去刺激人们进行精神消费以使其经济得到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从历史观的角度讲,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当时的经济条

2、件不允许 人们进行个性消费。同时,求同攀比在我国消费史中也广泛地存在。而现今,我 国消费者的“求同攀比”的理念也在很大程度制约了消费的主体性。近些年,西 方人愈采愈重视实现消费活动的自我价值,而对其他人的消费则没有太大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人们的 经济压力,只要个人的消费在预算的条件下就毋庸顾忌。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消费地点、消费形式以及消费手段均属于消费方式 问题,消费方式不仅直接体现着日常生活,而且与消费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当前的经济条件下,通过自给型的消费来满足个人需求是我国居民普遍接受的消 费方式。而西方国家居民则更热衷于交换

3、形式的商品化消费。 从概念上讲,消费习惯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人们在消 费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经常性的消费行为和风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 西方消费习惯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中西方也通过改变消费习惯的方式,来体验 彼此的历史文化,甚至在某些场合,一种消费习惯也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 商业服务。与消费习惯不同的是,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并不是表现在相互对等 地位的借鉴上,而是表现为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强大的渗透力 影响中国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方面,当前以 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传播媒体,从根本上变革了国家贸易信息传播模式, 并产生了

4、诸如世界经贸信息咨询平台、经贸期刊、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型媒介,进 而使得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荻取了丰富的消 费文化。另一方面,西方社会通过目不暇接的信息化文化传媒方式,把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消费观念迅速渗入各个国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从现实来看,这种享乐主义消费理念对我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念产生动摇。 面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一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在积极借鉴西方消费文化先进理念的同时,也要积极地抓住机遇,重构本土消费文化。 (摘编自姜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5、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在消费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冲突,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受到“修身为本” 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在娱乐消费上保持克制。 B中国消费者往往存在求同攀比的理念,西方人认为可在预算条件下进行消 费,所以他们秉持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理念。 C中西方消费观念的冲突具体表现在消费地点、消费形式以及消费手段等方 面,消费方式与消费观念联系密切。 D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既要理性对待 西方消费文化,更要重构本土消费文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之外,很少将时间与精力投放在娱乐上,而 西方国家

6、则往往通过传播媒介去刺激人们进行精神消费。 B封建时代的经济条件制约着中国人的消费方式,中国人进行个性消费不够 现实,而求同攀比的消费理念的影响延续至今,也约束了消费主体。 C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通过改变消费习惯的方式,可以体验彼此的历 史文化,消费习惯也因此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商业服务。 D中西方消费观念的相互借鉴处于不对称的状况,中国消费者更容易受到西 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消费理念的严重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人的消费理念注重精神追求,近年来更是注重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消费 活动,对于其他人的消费则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B中西方在消费方式上存在

7、冲突,中国人受到“知足常乐”等传统观念的影 响,坚持自给自足的消费方式,而西方人钟情于商品化的消费。 C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世界经贸信息咨询平台、经贸期刊、网络互动平台等 传播媒介,刺激着广大消费者强化精神层面的消费。 D以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消费观念冲击了中国人的消费思维,我们在抵制 西方消费文化理念的同时,也要积极构建自己的新型消费意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显,字世荣,阳平乐平人也。自言本东海郯人,王朗之后也。父安上,少与李亮同师,俱受医药,而不及亮。显少历本州从事,虽以医术自通,而明敏有决断才用。初文昭太后之怀宣武,梦为日所

8、逐,化而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文明太后敕徐謇及显等为后诊脉,謇云是微风入藏宜进汤加针显言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之象果如显言久之补侍御师。 宣武自幼有微疾,显摄疗有效,因稍蒙眄识。又罢六辅之初,显为领军于烈间通规策,颇有密功。累迁廷尉卿,仍在侍御,营进御药,出入禁内。累迁御史中尉。显前后居职,所在著称。纠折庶狱,究其奸回,出内惜慎,忧国如家。及领宪台,多所弹劾,百僚肃然。又以中尉属官不悉称职,讽求改革。诏委改选,务尽才能。而显所举,或有请属,未皆得人,于是众议喧哗,声望致损。后宣武诏显撰药方三十五卷,班布天下,以疗诸疾。东宫建,以为太子詹事,委任甚厚。上每幸东宫,显常近侍,出入

9、禁中,仍奉医药。赏赐累加,为立馆宇,宠振当时。以营疗功,封卫国县伯。 及宣武崩,明帝践阼,显参奉玺策,随从临哭,微为忧惧。显既蒙任遏,兼为法官,恃势使威,为时所疾。朝宰托以侍疗无效,执之禁中。诏削爵位,徒朔州。临执呼冤,直阁伊盆生以刀镊撞其腋下,伤中吐血,至右卫府,一宿死。子晔,尚书仪曹郎中,惧走,后被获,拷掠百余。宅没于官。初,显构会刺史元景,就刑南台。及显之死,在右卫府,唯隔一巷,相去数十步。世以为有报应之验。 (选自北史王显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稍蒙眄识 眄识:宠遇 B间通规策,颇有密功 规策:谋略 c累迁廷尉卿 累:多次 D朝宰托以侍疗无效

10、托:托付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謇云是微风人藏宜进汤加针显言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 之象果如显言久之补侍御师 B謇云是微风入藏宜进汤加针显言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 之象果如显言久之补侍御师 C謇云是微风入藏宜进汤加针显言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 之象果如显言久之补侍御师 D謇云是微风入藏宜进汤加针显言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 男之象果如显言久之补侍御师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显出身于医学世家,技艺精湛。父亲行医对其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诊 断文昭太后之时,力排众议,显出高人一筹的医术。 B王显深得皇

11、帝信任,成就显赫。宣武帝儿时有疾病,王显对症下方,治疗 得当;宣武帝诏令王显编写药方,指引天下人治病。 C王显因功多次升迁,为官有名。他侍候皇帝,出入宫中,升任御史中尉; 精明决断冤案,处置奸邪之人,受到各个官僚尊敬。 D王显作威作福,名声扫地。在举荐中尉属官时,用人不当,声望受到损害; 兼任法官之时,仰仗权势,为朝中权臣所痛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以中尉属官不悉称职,讽求改革。诏委改选,务尽才能。译文:(2)初,显构会刺史元景,就刑南台。及显之死,在右卫府,唯隔一巷,相去数 十步。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长相思陈东甫花深

12、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8这首词上阕是如何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6分)9词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思想情感有什么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_ _”借助朝菌、蟪蛄表明 人生苦短。(2)陋室铭中,诗人从反面虚写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_。(3)杜甫登高中“_,_”,彰显出“树犹如此,人 何以堪”的生死隐喻,凸显了生之须臾的沉重。【乙】 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13、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战友谢大立在家等死的张凤,收到一封信,说墓园管理处的负责人木根,没有按他的要求,祭奠要他帮着祭奠的人。 读罢信,张凤颤颤抖抖地站起来,拿了拐杖下楼,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公墓地的侧门。由侧门进,是不想让木根知道他来了,也是想亲眼看一看检举人说的是不是真的。祭奠了,墓碑前是会留下痕迹的。 果然如说,张风的气不打一处来,嘴里不停地骂,这个没出息的东西,占小便宜占到了死人头上!自己真是瞎了眼,还把这么个玩艺儿当亲人,让他保管遗嘱。他的遗嘱是,木根帮他每天一次祭奠死在他手里的这个人

14、;他死后,他的财产全部捐给遭受天灾人祸的人们。骂着,张凤对着墓碑说,兄弟,实在是对不住你了,这些日子不能亲自来看望你,实在是感到身体不支。我虽然不能来,但没忘了委托木根,想不到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连这点便宜也要占!你不要生气,我这就去教训他。 木根是张凤的战友、老部下。他转业那年,木根复员。他转业选法院,一步一步当上了院长。当上院长的第=年木根来找他,说他的家里实在是穷得连娃子上学都上不成了。他利用权力给他安排了临时I叉通过关系把他搞到民政局当上了墓地的负责人。管基地虽不是什么好工作,但总算是谋到了一份正儿八经的活计。 张凤用拐杖捅开木根办公室的门,木根把老花镜摘下来放一边,好像知道他要来似的说,来了,老院长张凤用拐杖把地板一杵,说,这里没有啥院长,只有张凤!他这么说,是木根犯了他的大忌被撤了职的人最忌讳别人再叫他的官名。那是桩轰动全国的冤案,发生在他当院长的时候。轰动了全国,他这个当时的院长当然就跑不脱了。 木根改喊他老首长,并赔礼说,对不起,那样喊惯了。又说,您是不是为烧纸的事来的?都怪我考虑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