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471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膜覆盖灌水技术-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平台(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09,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地膜覆盖灌水技术 主讲人:霍海霞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地膜覆盖灌水技术,目录,地膜覆盖是把厚度为0.0020.02 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在农田地面上的抗旱保墒技术。该项技术现已应用于40多种作物,一般可增产30%-50%,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主要旱作地区,已成为一项突出的增产节水措施。,一、地膜覆盖的作用及适用范围,(一)主要作用,提水保墒 覆膜后抑制了土壤水分向大气的蒸发,同时将蒸发的土壤水 分凝结后入渗到土层,从而起到提水保墒的作用。 提高地温 覆膜后,白天太阳辐射透过地膜到达土壤表层,使土温增 加,夜间地膜抑制土壤散热。,提高光合作用 作物生长盛期,

2、中下部叶片受光照少,衰老加快,覆膜后,由于反射作用,使中下部叶片的光照强度增加,从而为早熟等创造条件。 减少耕层土壤盐分 地膜覆盖,一方面阻止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另一方面,地温增加,形成较多的水蒸气,抑制了盐分的上升。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地膜覆盖使土壤免受风吹和降水的冲击,减少耕作次数,从而使土壤保持良好的结构。 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 地膜覆盖改善了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主要适用于保护地、干旱及寒冷地区或麦棉套播地区的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甘薯、马铃薯、甜菜、蔬菜和瓜果等作物。,(二)适用范围,根据播种与覆盖程序划分 (1)先覆膜后播种:即

3、先覆盖地膜,再打孔播种。 优点是不用破膜放苗,当人工播种,易造成出苗不整齐。最好选择机械播种。 (2)先播种后覆膜:即在播种之后覆盖地膜。 优点是能保持播种时的土壤墒情,但放苗和围土较费工;放苗若不及时,又容易烫苗。,二、地膜覆盖的方式,(一)分类,。,根据地膜覆盖位置划分 (1)行间覆盖:即把地膜覆盖在作物行间。又分为隔行行间覆盖和单行行间覆盖两种。 隔行行间覆盖是在播种时一膜盖两个播种行,待作物出苗时将地膜移覆在一个行间,形成隔行覆盖。单行行间覆盖是在播种时每个播种行上覆盖一幅地膜,待出苗时,再将地膜移到行间,形成每个行间都有地膜覆盖。 (2)根区覆盖:即把地膜覆盖在作物根系分布的地区。又

4、可分为单行根区覆盖和双行根区覆盖两种。 单行根区覆盖是每一播种行覆盖一幅地膜。双行根区覆盖是一幅地膜覆盖两个播种行和一个行间。,根据栽培方式划分 (1)平作覆盖:不用筑垄做沟,直接将地膜覆盖在整好的土壤 表面,膜两侧边压埋在土床两侧的沟内。 (2)畦作覆盖:有平畦覆盖和高畦覆盖两种。 (3)垄作覆盖:有高垄双行覆盖和低垄双行覆盖两种。 (4)沟作覆盖。:有平覆沟种和沟覆沟种两种方式。,不同处理的聚水效果(模拟试验)cm,(二)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水分损失量的比较,不同处理玉米产量的比较,整地 整地要达到地平、土碎、无根茬等防止盖膜时刺破。 施足基肥,浇好播前水 在土壤耕翻时,应施足基肥,并保

5、证足墒播种 。 喷洒除草剂 地膜覆盖易在膜下滋生杂草,所以在盖膜前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喷洒地面。,三、地膜覆盖的技术要点,覆膜 选用无色透明超薄塑料薄膜既可减少地膜成本,又有利于透光增温,膜宽根据作物种植方式决定。盖膜时,要拉展铺平,四周用土压平。 播种、放苗与定植 播种、放苗与定植的时间、方法和质量关系到出苗早晚和缓苗速度,是地膜覆盖的关键技术环节。 田间管理 在播种或定植后,注意不要弄破地膜,要经常检查。,地膜覆盖栽培注意事项 (1)生育前期要注意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在生育中后期要注意灌水追肥,防止脱肥早衰,促使作物早发稳长不早衰。 (2)作物生育阶段提早,田间管理措施也要相应提前。 (

6、3)揭膜时间应根据作物的要求和气候条件而定,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雨,可早揭膜;低温少雨地区则晚揭膜,甚至全生长期覆膜。 (4)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拣净残膜,以免污染农田,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发育。,地膜覆盖灌水是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传统地面灌溉所发展的新式节水型灌水技术。地膜覆盖灌水方法包括膜侧、膜上和膜下等三类灌水方法。,(一)地膜覆盖灌水技术说明,四、地膜覆盖灌水技术,揭膜畦、沟灌,(二)地膜覆盖灌水的类型及其特征,揭膜畦、沟灌是棉麦兼作“一膜两盖”,并结合低定额灌水而形成的一套节水型棉麦两种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灌水新技术。 采用这种棉麦“一膜两盖”栽培灌水方法,这样既增加了粮棉产量,又具有

7、显著的节水效益。,膜侧沟灌,膜侧沟灌是地膜覆盖的传统灌溉方法。膜侧沟灌是指在灌水沟垄背部位铺膜,灌溉水流在膜侧的灌水沟中流动,并通过膜侧渗入作物根系区的土壤内。,该技术能增加垄背部位种植作物根系的土壤温度和湿度,但灌水均匀度和田间水有效利用率与传统沟灌基本相同,没有多大改进。,膜下灌溉,膜下灌溉一般分为膜下沟灌和膜下滴灌。 膜下沟灌是将地膜覆盖在灌水沟上,灌溉水在膜下的灌水沟中流动,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该技术主要用于干旱地区的条播作物。温室灌溉用该技术可以减少温室的空气湿度,减少和防治病害发生。 膜下滴灌主要是将滴灌带管铺设在膜下,以减少土壤棵间蒸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该技术更适合于干旱半

8、干旱地区。,膜上灌溉,(一)膜上灌水技术设计,五、膜上灌水技术设计,(二)膜孔沟(畦)灌溉技术要素的确定,指单位时间内进入膜沟或膜畦首端的水量,常以L/s为单位。大小主要根据沟(畦)宽度、土壤质地、地面坡度和单位长度膜孔入渗强度的大小等确定。,有实测资料,建立行进过程图解方程,并评价其灌水均匀度和田间水有效利用率等,来确定最佳入膜流量。,1、入膜流量,式中: q入膜流量,又称灌水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膜宽上的灌水量,L/(hm) K旁侧入渗影响系数,它与膜上水深成正比,与膜畦长度成反比,对无旁 渗的打埂膜上灌,一般取值为1. 46-3.86之间,平均为2.66; n每米膜长上的灌水孔数,包括放苗

9、孔郓增设的专用灌水孔的孔数在内; v土壤的人渗速度,随灌水次数的增加而减少,依田间实测确定,cm/h; w放苗孔和专用灌水孔的平均面积,cm2; d放苗孔或灌水孔孔径(直径),cm; s孔距,cm; L膜沟(畦)长度,cm; N孔口排数,单排孔N=1,双排孔N=2。,无实测资料时,也可采用下式计算入膜流量:,指沟(畦)首停水时灌溉水流推进长度占总沟(畦)长度的比例,一般对于坡度较平坦的膜孔沟(畦)灌,改水成数为1,对坡度较大的膜孔沟(畦)灌,要考虑取改水成数0.8-0.95。若有些膜孔沟(畦)灌溉达不到灌水定额时,则要考虑允许尾部泄水以延长灌水历时。,2、改水成数,主要根据栽培作物的行距和薄膜

10、宽度、耕作机具等要求确定。目前棉花和小麦的膜沟(畦)灌分单膜和双膜,地膜宽度一般为120180cm。,3、沟(畦)宽度,(三)膜孔沟(畦)灌溉推广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要特别注意满足灌水定额的要求。 根据实际土壤含水率,确定节水型的优化灌溉制度。 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以解决作物后期的需肥问题。 要注意残膜对土壤及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尽量回收残膜,另外还需要继续试验研究适合当地的膜孔沟(畦)灌溉配水制度。,膜孔宽畦灌溉时,要注意田面横向应平整、纵向比降要均匀, 这样才能提高膜孔沟(畦)灌溉质量。 应研究和总结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膜孔灌溉栽培方式和灌 水技术要素,使节水灌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主持单位: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参建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