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182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受之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设计的兴起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考试范围:名词解释、设计主张、代表人物,产生的背景: 美国的设计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市场竞争机制在美国设计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1933年经济危机过后,罗斯福新政,经济宏观改革。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工业设计变成一门独立职业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的需求,刺激了美国工业。,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工业设计变成一门独立职业的国家。而这个职业化的过程早在20 世纪20 年代末期已经开始在美国的纽约、芝加哥等地开始出现了,工业设计职业化(理解记忆): 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作为一个职业的形成始于二战后。 1945年工业设计首先在发达国家中逐渐成为一

2、个独立的职业。 60年代后,工业设计在美国西欧已经成为企业运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50年代开始,美、西欧一些大企业总工业设计经历了职业化过程。,(二)芝加哥学派 考试范围:名词解释、设计主张、代表人物,芝加哥学派,产生背景: 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位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困惑时,在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一个重要流派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中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美国芝加哥学派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1871年10月8日,因一头奶牛踢翻了干草堆上的油灯,酿成了惨绝人寰的

3、芝加哥大火。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以木质房屋为主的芝加哥化为一片灰烬,仅留下了老水塔,成为芝加哥过去的象征。灾难过后的重建过程中,耐火、经济、高效成为关键词,工程师们寻求新的解决之道,芝加哥学派应运而生。,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由于美国西部的开拓,这个位于东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19世纪后期急速发展起来。 而在1871年在芝加哥市的一场大火灾加剧了新建房屋的需求。 在当时的这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群体,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设计主张: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路易斯

4、沙利文,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其设计的商业建筑师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沙利文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须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他的代表作有芝加哥会堂大厦,芝加哥大剧院等。 芝加哥学派信奉“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同时谋求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建筑实践中大胆创新,采用钢材等新型建筑材料。 在建筑形式上,采用钢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形式,为当时欧洲的同行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后来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风格特征: 1.注重内部功能,大胆 采用新材料 2.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 3.立面简

5、洁、明确 4.采用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5.形式服从功能,建筑理论: 1.形式服从功能 2.“有机建筑”:建筑的整体和细部、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还应考虑社会和技术因素 3.高层的三段法:基座部分、最高的出檐楼阁以及它们之间的很多标注层,芝加哥学派的贡献: 1.建筑材料上,大胆采用新材料 2.建筑形式上,大胆采用钢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形式 3.在建筑理念上,追求“形式服从功能”。作为最早解决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芝加哥学派,树立了高层建筑早期造型的基本风格,设计艺术理念上谋求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给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由于美国长期的文化自卑心理,芝加哥

6、学派一直未得到重视,直到20世纪初其价值才被欧洲人发现。,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 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 1856 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最初曾为费城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弗尼斯( Frank Furness )工作,被认为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1873 年,他来到芝加哥,受雇于素有“摩天大楼之父”之称的建筑师威廉勒巴隆詹尼。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美国新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 他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的愿望。 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装饰。,路易斯沙利文 高层办公建筑的五个特征 地下室包括锅

7、炉房和动力、采暖、照明等设备用房; 首层用于商店、银行或其他服务设施,内部空间要宽敞,光线要充足,并有方便的入口。 二层要有直通的楼梯与首层联系,功能可以是首层的延续,空间分隔自由,外部有大片的玻璃窗。 二层以上都是相同的办公室,柱网排列相同。 顶层空间作为设备层,布置水箱、管道、空调机组等设备。,路易斯沙利文代表作,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音响效果。 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8、。,(三)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 考试范围:沃尔特提阁(平面设计师 柯达公司) 雷蒙罗维(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可口可乐公司) 亨利德莱佛斯(舞台设计,贝尔电话) 诺尔曼贝盖迪斯(通用汽车公司),“班腾”相机,沃尔特提阁 设计项目: 1.一位非常成功的平面设计家,美国最早的工业设计师之一。 2.早在1927年,提格就接受柯达公司的委托,为柯达公司设计照相机包装 3.1928年他成功地设计出大众型的新照相机“柯达名利牌“ 4.1936年设计了柯达公司的“班腾“相机,这是最早的便携式相机 5.20世纪30年代,美国波音707客机的内部设计。,设计风格: 1.注重外形简洁,少有凹凸外形 2.安全性好 3.

9、注重使用功能 4.便于清洁、保养,设计特点: 1.讲究设计美学形式与技术要求的和谐统一 2.善于利用外形设计的美学方式来解决功能和技术上的难点,雷蒙罗维(名词解释) 他是美国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 及平面设计,参与的项目达数千个,从可口可乐的瓶子到太空宇航员的空 中实验室的计划,从香烟盒到飞机的内舱,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代表 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 罗维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火车头、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引入了流 线型特征,从而发动了重要的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 他把设计高度专业化 和商业化,使他的设计公司成为2

10、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 设计公司之一。 他不仅对工业技术感兴趣,对于人的视觉敏感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和追求,他的设计既具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他的一生,是美国的工业设计开始、发展、到达顶峰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 罗维成为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人物采用的设计师。 罗维对于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 促进作用。,雷蒙罗维(名词解释) 1929年为格斯特纳重新设计复印机。 20世纪30年代为可口可乐公司进行系列设计:瓶子、标志、标签等。 1935年,罗维为冰点(Coldpoint)冰箱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形象。 1937年,罗维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局设计的宾夕法尼亚S1型蒸汽机车是工业设计

11、功能的另一明证。 1954年,设计灰狗汽车公司的长途汽车观光巴士,车身上标注灰狗图案,是早期CI(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代表作。 1968年,为美石油公司“壳牌”是有公司设计企业形象与标志。,主要贡献: 流线型的运用。罗维把流线型运用到交通工具的设计中,提高了运行 效率,降低了能耗。但后来又错误的运用到与空气动力无关的领域,受到消费者的批评。 企业统一形象设计。 使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亨利德莱佛斯 最成功的作品是1937年为贝尔公司设计的300型电话机,首次将听筒与话筒合二为一,其设计奠定了现代电话机的造型基础和结构方式。 理论成就: 研究

12、人体工程学的先驱,认为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诺尔曼贝盖迪斯 1927年设立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此乃美国最早的个人独立工业设计事务所。 设计的通用汽车公司管,表现未来主义理性。 设计主张: 不要因顾客的要求而在设计上随波逐流,以致对技术的限度屈服。 设计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和未来主义倾向。 其主张在其产品设计中有明显的反映,但批评家认为他浪费工业技术和材料。 影响: 盖迪斯虽不是流线型运动的发起人,但他广泛采用流线型风格进行设计,促进了这种风格的普及与发展。 他对美国汽车外型设计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四)名词解释 考试范围: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样式主义 流线型运动,1.有计划的废止制

13、度(名词解释)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 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的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是汽车的式样最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里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这种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尽管这种设计体系不被设计界推崇,并不断遭到保护主义者的抨击,却已经从20世纪30年

14、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主要特征: 功能性废止,使新产品比老产品具有更多新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 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式样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即由不合消费者的意趣而废弃。 质量性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便不能使用。,影响: 美国现代设计对于世界设计的最重大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工业设计,并且把它职业化,完成了现代设计的商业化。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

15、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巨大的影响。,2.样式主义(名词解释) 美国的设计历来奉行“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 20世纪20年代,经济萧条,失业率增高,为了刺激疲软的消费市场,美国产业界提出了新的设计策略,即一方面保持产品的基本结构、功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将产品重点放在产品外观上,不断推出外观造型新颖的产品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这样的做法同时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费用,这就是样式主义设计。 样式主义作用在美国的汽车产业体现的最为集中。 为了打破福特轿车一统天下的局面,美国通用汽车决定从外观设计上寻找突破口,于

16、1927年率先成立汽车外观设计部分,开始更新汽车外观造型和色彩。 随后,美国其他汽车公司纷纷成立了设计部。 样式主义满足了消费者求新的心理,这在消费市场疲软的时候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刺激购买的作用,然而,样式主义也有负面作用,阻碍了产品质量性能的提高,使得包括汽车在内的一些美国产品,在后来与设计重功能、重视理性的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产品竞争时,竞争力受到影响。,3.流线型风格(名词解释)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了这一新的设计风格的形成。 这种风格与当时的时代气氛、技术发展水平是很适应的。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外部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 流线型主要出现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是20世纪30年代很典型的一种风格,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大相径庭。 三四十年代流线型风格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