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088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提纲:2010年扬州外国语学校小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必修三)[人民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必修三文化史知识结构(全)2009-10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形成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衰落,诸侯崛起。3.阶级关系“士”阶层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教育学术下移,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思想基础。学派主要内容影响儒家创立:春秋孔子 继承:战国孟子 集大成者:战国荀子老庄之学道家思想老子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朴素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任何

2、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对社会发展持消极悲观态度: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政治: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春秋晚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其寓言、散文蕴含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

3、主义色彩,其文风对后世深远影响。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家思想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主张变法革新,“事异则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主张用“参验”的方法,检验人的言行和知识的真伪,对中国古代的认识论作出了贡献。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墨家主张墨子 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 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 主

4、张“尚贤”,重视人才,讲究实际功利。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提出判断知识的三条标准,即“三表法”)和逻辑学(建立了“类”、“故”等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上。其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家学派具有“赴汤蹈火”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历史意义“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历史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历史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源头,儒家思想

5、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2、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地位思想内容代表人物演变历程原因春秋兴起仁、礼,为政以德孔子不被重视儒家思想主张仁政,德治,不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需要。(或者不适应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潮流)战国确立仁政、君轻民贵孟子荀子秦焚书坑儒 韩非子受压制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西汉正统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董仲舒受到尊崇通过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巩固封建大一统格局。汉唐危机韩愈 李翱受冲击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宋明重确立正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存天理,灭人欲北宋五子、朱熹、王

6、阳明、陆九渊复兴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明清衰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受质疑和批判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束缚维新变法利用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特点: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背景: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

7、民主主义者提出“德先生”“赛先生” (胡陈独秀提出)和“打倒孔家店”(胡适提出)以及“打到吃人的礼教” (鲁迅秀提出)等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B.提倡新道德,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局限:全盘否定儒家文化。对儒家思想的认识(1)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它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8、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2)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欧洲影响巨大,对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继承精华,剔除糟粕,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尊老敬贤、见利思义的做人准则等。 一、3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主要代表人物、思想代表作思想主张历史贡献及影响春秋儒学兴起孔子六经弟子论语思想主张:A.“仁”的学说思想核心(进步性)B.“礼”的学说-维护奴隶

9、制等级秩序(局限性)C.重视政治和人事,对鬼神静而远之。D.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F.伦理观:性近论.教育方面:“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注重人全面发展。整理文献:整理六经。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3)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4)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5)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战国儒学体系形成孟子A.把“仁”思想发展成为“仁政”,主张“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10、 B. 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C.提出“性善论”伦理观。伦理观:性善论(仁、义、礼、智) 被称为“亚圣”,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荀子天人关系:提出了“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思想:A.“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B.提出“君舟民水”民本思想;C.主张进行礼治、法治结合。伦理观:“性恶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儒家集大成者,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儒家思想经过孟荀发展后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西汉新儒学董仲舒春秋繁露思想

11、来源: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思想主张:(核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思想特点:外儒内法 (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影响:积极: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2)儒学地位上升,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加强了对思

12、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消极: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竞争局面(百家争鸣彻底结束),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唐韩愈 原道论佛骨表对佛教、道教进行尖锐抨击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先声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高度理解孔子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宋代形成理学,儒学汲取了佛、道中的有益内容,完成了更加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新儒学。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开创理学中“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杰出代表程朱理 学朱熹南宋“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

13、分离。“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政治理论:强调要“正君心”,才能正纲常,最后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大力表彰大学、中庸,将其与论语孟子并列。从而使之成为理的经典。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明代八股取士)。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核心命题:“存天理,灭人欲”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唯心论)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去寻找,求“理

14、”的方法就是进行内心反省(“发明本心”), 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南宋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朝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宋明理学从哲学方面发展了儒学,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理论依据,从而成为官方哲学。王阳明明朝他的“心学”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主观唯心论宇宙观。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在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和创造力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李贽反正统意识: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