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843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关继东 单元8植物矿质营养(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8 植物矿质营养,教学目标,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土壤化学性质知识和矿物质元素吸收运输转化的原理分析植物营养状况,正确诊断植物缺素症。 促成目标 (1)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 (2)了解土壤的主要化学性质。 (3)理解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基本原理。,目 录,8.1,土壤的化学性质,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8.1土壤的化学性质 8.1.1土壤胶体,胶体微粒构造模式图,8.1土壤的化学性质 8.1.2土壤胶体的交换作用,土壤胶体扩散层上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称为阳离子交换作用,又叫阳离子交换吸收,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与交换力的美系,

2、8.1土壤的化学性质 8.1.2土壤胶体的交换作用,8.1土壤的化学性质 8.1.3土壤酸碱度,我国土壤酸碱度分级,8.1土壤的化学性质 8.1.3土壤酸碱度,目前 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镍,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1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1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1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8.2

3、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2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元素间的相互关系,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氮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磷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钾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镁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钙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硫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

4、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锌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铁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锰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铜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钼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硼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2 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 8.2.3植物必需元素的诊断方法,氯和镍元素的缺乏与过多症,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运输和利用 8.3.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植物根获取土壤养分的模式 有效养分 1截获 2质流 3扩散,植物根部通过土壤溶液和土粒进行离子交换,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接触交换示意图,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1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图8-6根毛区离子吸收的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 1细胞途径 2内皮层 3木质部 4韧皮部 5中柱鞘 6凯氏带 7皮层 8质外体途径,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1根系吸收

6、矿质元素的过程,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植物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具有相对独立性 离子的选择吸收 单盐毒害和离子颉颃,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根系生长状况 土壤温度 土壤通气状况 土壤溶液中各矿质元素的浓度 土壤的pH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土壤溶液pH对矿质元素可利用性的影响,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图8-8 外连丝示意图 1.角质层 2.外连丝 3.细胞壁 4.质膜 5.细胞质,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4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图8-9 植物茎内养分向叶及向下的长距离运输以及由木质部向韧度部转移 1.韧皮部 2.木质部 3.转移细胞,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营养元素在土壤与植物体内发生相互作用的部位与过程,8.3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8.3.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