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705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升华和凝华 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相关“热现象”,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固产生的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这是升华现象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水汽化吸热D.冰箱中取出一瓶冰红茶,过一会儿,瓶的外表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2.2016年春节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到强寒潮袭击,如图所示,短时间内寒潮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冰雪、霜冻现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室外的人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D.冰冻和霜的形成都是放热过程3.如图

2、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厨房蒸笼旁的“白汽”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C.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4.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D.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5.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

3、二氧化碳气体6.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7.2015年的冬天,一场大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雪的形成是( ) A.凝固B.凝华C.汽化D.液化8.放在柜子里的樟脑丸慢慢地缩小以至消失,这一现象属于( ) A.蒸发现象B.熔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9.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B.液化、汽化

4、、升华C.升华、汽化、熔化D.凝固、液化、凝华1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冬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缭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11.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口中呼出的“白气”B.冰冻的衣服晾干C.玻璃上的“冰花”D.河面上的冰块12.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图,则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从甲到乙的过程叫熔化,需要放热B.从甲直接到丙的过程叫升华,需要放热C.从乙到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D.从丙直接到甲的过程叫凝华,需要放热1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

5、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水凝华放热B.用酒精擦拭体表体表为高烧人降温酒精蒸发吸热C.雪糕周围冒“白气”雪糕升华吸热D.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熔化吸热1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冻的衣服变干B.冰凌消融C.树枝上的雾凇D.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1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自然景象涉及到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二、填空题16.衣柜中防虫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融雪时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主要是因为雪在熔化过程中要_热. 17.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

6、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热量液化形成的 18.利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时,用飞机在高空喷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从周围吸热变成气体内能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水蒸气会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19.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和_

7、现象 20.舞台上常放出白色的“雾”,这是利用干冰在常温下_热后_,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 2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称为_,这个过程物质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_,这个过程物质要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解答题22.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23.(2017烟台)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

8、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五、综合题24. 生活中处处有

9、物理: (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炸,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_不同 (2)光滑细嫩的整夜经冷冻再解冻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后_形成的 (3)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双手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你判断的理由是_ (4)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 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选填“内侧”或“外

10、侧”)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二、填空题16.【答案】升华;吸 17.【答案】凝华;放出 18.【答案】增加;凝华;放出 19.【答案】液化;凝华 20.【答案】吸;升华;液化 21.【答案】升华;吸收;凝华;放出 三、解答题22.【答案】答:干冰温度远低于0,铁盒放热降温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低于0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霜 四、实验探究题23.【答案】(1)解: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2)解: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 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 五、综合题24.【答案】(1)沸点(2)凝固;熔化(3)热水管;水蒸气遇到热水管不易液化(4)凝华;内侧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