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676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4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高三期中语文试卷高三期中语文试卷 时间: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50150 分分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与西方文体相对稳固的板块结 构大不同。研究中国古代的文体,理应彰显本国的特色。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无疑是新颖的研 究视角。下面就以唐宋文体为中心言之。 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唐宋众体咸备,

2、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 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 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 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 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 自然包含文体。 “融会贯通” ,不妨说是对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表现为分化与 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

3、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 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文体与文体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 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贯通密切相关,唐宋开始大量使用“文备众体”一词。黄庭坚等宋人用 “兼备众体”来赞美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充分肯定老杜在诗体方面的集大成。更重要的是,宋人开始用类 似的词形容本朝文人。诸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都得到过类似“文备众体”的称赞。 这种情况在宋以前,是没有的。可见唐宋文人的“兼备众体” ,成为极为突出的现象。何以“文备众体”者 愈来愈多?这其

4、实是贯通的文化作用于文体的重要表现。 当一种文体已发展极充分,内部的各种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差不多被穷尽时,或许只有“跨界” “贯 通” ,向其他文体寻求参酌,才有可能打破困局,实现新变。可见贯通的实质是创新。 文体的贯通固然重要,但贯通不是纸上空文,还需要“人”去驾驭和创造。从人出发, “驾驭”就成 为观照唐宋文体学的另一关键词。文体都有机制,具备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运行规律似较机械。然而, - 2 - 运用文体之“人” ,却是既讲规则,又有策略的。加之人的创造力无比睿智旺盛,运用文体之人既可以设计新 规则,又能打破旧机制,实在是文体变迁的最大原动力。尤其是那些创造力极强的大家,如杜甫、韩愈、欧

5、 阳修、苏轼、辛弃疾等,驾驭、控制和改造文体的能力极强,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展文体的疆域,文体的结构 和功能在他们手上得到玲珑活络的调整。他们冲破既有的文体束缚,把不同文体的优长综合性地融汇到同一 文学作品中。这充分体现出大家贯通的视野和超卓的驾驭文体能力。 从此类关键词出发,研究古代文体学,或许可得出新人耳目的见解和结论,或者说凝练出一些可资借 鉴的“精华” 。 (节选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贯通”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这种交流和互动,同样体现在杜甫、苏轼等文学大家身上。 B. “驾驭”体现了创作者对文体的控制改造能力,有了这种能力,

6、才能在同一作品中融进不同文体的优长。 C. “贯通”和“驾驭”是解读古代文体的关键词。从两个关键词出发就能得出关于古代文体研究的新见解。 D. 古代文体的写作与批评可以产生互动,这种互动既能促进文体的发展,也能让文体写作更加成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自然段先交代了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的特征,提出“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是新颖的 研究视角”的观点,指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 第二、三自然段紧承第一自然段,论述唐宋文体发展现状、特点。 C. 第四到第七自然段紧扣标题分别论述贯通、驾驭两个关键词,列举了唐宋大家的名字,证明“贯通” “驾

7、 驭”对大家的诞生有影响作用。 D.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上文,指出研究古代文体的成果:从关键词出发研究古代文体学,就可以得出新人耳 目的见解和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贯通”让文体有了创新的可能, “驾驭”实现了这种可能,二者共同作用,让唐宋文体多样、文学繁荣。 B. 古代文体是动态发展的,到唐宋时,各类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形成复杂多元的格局。 C. 那些创造力极强的大家冲破既有的文体束缚,把不同文体的优长综合性地融汇到同一文学作品中,所以 有了文体驾驭能力,就一定能在同一作品中融进不同文体。 D. 唐宋时期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诗、文

8、、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 应用文方面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文体发展的高峰。 - 3 -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 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 项, “从两个关键词出发就能得出关 于古代文体研究的新见解”不正确。 “从两个关键词出发”与原文末段“从此类关键词出发”意思不同, “此 类”范围大,包括这两个关键词;“就能得出”意思过于肯定,原文“或许”表达的是推测语气。故选 C 项。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

9、: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 与否。D 项, “指出研究古代文体的成果:从关键词出发研究古代文体学,就可以得出新人耳目的见解和结 论”说法不准确,第段只是预测由关键词入手研究可能会有新的收获。故选 D。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 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 项, “各类文体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10、不正确,原文说各类文体有了充足的发展,实用性文体迎来了历史发展 的高峰,选项扩大了范围。C 项,强加因果,且说法绝对。文中说杜甫等大家能够冲破既有文体束缚把不同 文体的优长综合性地融汇到同一文学作品中,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有了文体驾驭能力,就一定能在同一作品 中融进不同文体”的结论。D 项, “公牍和应用文方面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文体发展的高峰”不正确, 原文为“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 。故选 A 项。 【点睛】第 2 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 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

11、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 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 4 -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 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

12、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就蹲在地上,用右 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 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 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出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

13、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 3 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 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 40 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 是 3 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件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 了。 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

14、人说,俺一个人,多点辛苦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 15 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 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 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 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

15、 5 -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看看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 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 这是 3 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 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

16、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 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了,泪水早已湿了眼睛。 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 20 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 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 年 4 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韩姓男子的儿子“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 ,这令他非常自豪,所以他希望儿子呆 在部队继续打仗立功;同时他在卖骡子时欺骗过赵大勇,因此这个人物身上的小农意识浓厚,这点是作者要 批判的。 B. 同样的诉求不同的目的,以及在获知儿子光荣牺牲后韩姓男子的超常表现,强烈地刺激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