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628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白山七中白山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学年度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9 分分) )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 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 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

2、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 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 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 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 ,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

3、,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纯粹的自我 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 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 “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 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 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 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 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

4、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 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 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 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 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 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

5、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 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强劲的张力使 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原文有删改)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所以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的陶渊明影响很 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 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 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 ,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 此

6、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 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 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 - A 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 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 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 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 C 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 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

7、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 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 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 ,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 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 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 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

8、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 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 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 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聂耽 聂鑫森 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 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 技校毕业,聂耽被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 障了,一个电话

9、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 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 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对决赛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 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前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 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镜头, 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那耳朵又

10、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廓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 奇。 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湘潭曲曲巷出了这 样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 聂耽把获得的十万元奖金,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儿都不留。 可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毫的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 直撅撅地矗着,一动也不动。不同的是,在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曲巷拜访退休 了的聂耽。院门是紧关的,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年轻人走出巷尾,到 雨湖公园去游玩,笑语一路撒落,滴溜溜转。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

11、住的是刘聪。 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 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 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跟在聂耽一行人后面,也看风景,也听他 们说话,不会没有收获。 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朝巷尾走去。刘聪知道,这群年轻人 - 3 - 是上午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在后面。游柳堤,看水中游 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

12、听 秋风飒飒。 聂耽的耳郭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得 很痛苦。 ” 大家感到很惊异。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鸣叫着。 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 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栈道通向那里。年轻人簇拥着聂耽,又说又 笑。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清脆地一 响。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

13、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 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去。 刘聪抱歉地对大家笑了笑,弯腰拾起硬币,然后转身走了。他知道,聂耽只听见他想听见的声音,想 听见的声音就一定能听见!(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部分,先介绍聂耽纺织厂保全工的身份,又介绍他的工作性质,为后面小说情节的展开 做了铺垫。 B. 小说特意安排了聂耽参加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比赛的情节,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 聂耽独特的技能。 C.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比赛,对一般人来说是大事,但巷子里的人是因为“聂夫人失口说出去”才 知道,这样安排很有

14、助于刻画人物。 D. 小说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段,形象地刻画了聂耽这个人物,以此告诉人们,即 便是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专注用功,也可以有惊人的成就,对年轻人有良好教育作用。 5. 小说中聂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6. 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在塑造聂耽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5 分) (三)(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 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15、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亿人左右,占 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 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 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 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 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 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

16、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 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 ,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 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 ,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 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 材料三: - 4 -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 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 。调 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 80%以上,甚至有 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 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 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右图是对农村空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