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562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4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秘密启用前 2017 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期末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126 分) 选择题答案请用 2B 铅笔规范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 色。 该成分是 A. 糖脂 B. 磷脂 C. 脂蛋白 D. 糖蛋白 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B标志重捕法

2、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C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的颜色逐渐加深 D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3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分离、鉴别的营养基础,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及琼脂 B. 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都要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C. 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 D.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 4植物开花与

3、某些激素有关。1937 年,俄国学者提出了成花素假说,认为植物叶片接受光刺激后, 能合成成花素,成花素经过远程运输到达芽的顶端,诱导花器官的形成。1970 年后,人们才检测 到成花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叫做 FT 的蛋白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叶接受光刺激合成成花素这一过程体现了物理信息对生物的影响 B. 同位素标记法可获得成花素合成和运输途径的直接证据 C. 可利用斐林试剂对成花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 D. 能翻译出 FT 的基因存在于植株的每个细胞中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中均存在 B.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只位于拟 核 C. T2 噬菌体的核酸由

4、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DNA 与 ATP 中所含元素的 种类相同 6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正确的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 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 7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叙述正确的是 A. 胶体带电荷,溶液不带电荷 B. 一束光线通过溶液时没有明显现象,而通过胶体时会出现明显的光路 C. 溶液中分散质可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 D. 溶液长时间静置易产生浑浊,胶体长时间静置不产生浑浊 8下列叙述正确的

5、是 A.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 pH=7 时, c(SO42-)c(NH4+) 3 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1 和 c2,pH 分别为 a 和 a+1,则 c1=l0c2 C. pH =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 NaHCO3 溶液中有:HCO3-+H2OCO32-+H3O+加水稀释后,H+浓度减小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C.

6、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 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 10下列关于元素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Li、C、P 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均能生成两种相应的氧化物 B.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SO2 气体可选用 Na2SO3 溶液或 NaHCO3 溶液 C. 过量的铁粉与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 SiO2 既可以与氢氟酸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 SiO2 是两性氧化物 11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铁与足量的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B. 标准状况下,11

7、.2LCCl4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C. 常温常压下,1molCO2、CO 的混合气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NA D. 1L1molL1CuCl2 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 NA 12H2S 是一种剧毒气体,对 H2S 废气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反应原理 为:2H2S(g) + O2(g) = S2(s) + 2H2O(l) H=632kJmol-1。下图为质子膜 H2S 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A.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极 a 经负载流向电极 b B. 实际工作中当反应生成 64gS2 时,电池内部释放 632kJ 电能 C. 电极 a 上发生的电极

8、反应为:2H2S - 4e-= S2 + 4H+ D. 当电路中通过 4mol 电子时,有 4mol 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13可逆反应 mA(s)nB(g)eC(g)fD(g)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 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 C增大 B.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 化学方程式中 ne+f D. 达平衡后,增加 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 移动 二 (本大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期中 14-18 题为单选题,19-21 题为多选题,选 对但不全对得 3 分,选全对得 6 分

9、,选错得 0 分) 14氢原子从 n=6 跃迁到 n=2 能级时辐射出频率为的光子,从 n=5 跃迁到 n=2 能级时辐射出频 1 率为的光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5 A. 频率为的光子的能量较大 B. 频率为的光子的动量较大 1 1 C. 做双缝干涉实验时,频率为的光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1 D. 做光电效应实验时,频率为的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1 1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 M、m 两个物块,现用力 F 推物块 m,使 M、m 两物块在桌上 一起向右加速,则 M、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B. mF Mm MF Mm C. 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M、m 仍向右加速,则 M、

10、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MF Mg Mm D. 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M、m 仍向右加速,则 M、m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MF Mg Mm 16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 ,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 运行, 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 轨道 、 相切于 点,轨道 、 相切于 点,如题图所示当卫星分 别在轨道 、 、 上正常运行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在轨道 上的运行速率大于 B. 卫星在轨道 上的机械能小于它在轨道 上的机械能 C. 卫星在轨道 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它在轨道 上的运行速率 D. 卫星沿轨道 经过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轨道 经过 点时的加速度 17在如图所示的

11、电路中,闭合开关 S 后,当滑动变阻器 R1 的滑片 P 向 a 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6 A. 的示数变小 1 A B. 的示数变大 2 A C. 、的示数同时增大 1 A 2 A D. 路端电压变小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201,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入“220 V,60 W”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则 A. 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为 4400V B. 电源输出功率为 1 200 W C. 电流表的示数为A D. 原线圈端电压为 11 V 19如图所示,水平绝缘粗糙的轨道 AB 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绝缘光滑轨道 BC 平滑连接, 半圆形轨道的半径 R

12、=0.4m。在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线与轨道所在的平面 平行,电场强度 E=1.0104N/C。现有一电荷量 q=+1.0104C,质量 m=0.1kg 的带电体(可视为 质点) ,在水平轨道上的 P 点由静止释放,带电体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C,然后落至水 平轨道上的 D 点,取 g=10m/s2。 A. 带电体在圆形轨道 C 点的速度大小为 4m/s B. 落点 D 与 B 点的距离为 0 C. 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 B 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7N D. 带电体在从 B 到 C 运动的过程中对轨道最大压力为 3 2+3N() 20如图所示矩形框内,存在正交的匀

13、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 7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 m 带电荷量大小为 q 的小球从左侧 M 点以某一速度射入该区域, 恰好沿直线从右侧的 N 点(未画出)穿出。则 A. 小球一定带正电 B. N 点一定与 M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C. 小球的可能速度之差的大小为 2mg qB D. 若该带电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从 N 点反向进入该区域,运动过程中动能一定增加 21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 U 型金属导轨,间距为 L,上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处在方向 水平且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导体棒与劲度系数 为 k

14、 的固定轻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初始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 量为,此时导体棒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 v0。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 1 mg x k 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22 0 B L v F R B. 初始时刻导体棒加速度的大小 22 0 2 B L v ag m Rr C. 导体棒往复运动,最终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 导体棒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 22 2 0 12 2 m g Qmv k 8 第 II 卷 非选择题(174 分) 解答题需要有文

15、字说明和推理过程,本卷 22-33 题为考试必做题,34-35 题为考试根据自己情况选 答题。本次考试化学生物没有设置选答题。 22 (6 分)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关系时,实验记录的数据见表格 (1)请你根据他所记录在数据在图中画出 F-L 图像; (2)根据图像读出 F=1N 时,L= cm; (3)这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23 (11 分)某实验小组测定一节新型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3 V)和内阻,现要选取一个定值电阻 R0 当做保护电阻。 (1)首先为了准确测量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在操作台上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 V(量程 3 V,电阻约为 4 k); B电流表 A2(量程 3 A,内阻约 0.5 ); C电流表 A1(量程 1 A,内阻约 0.5 ); D定值电阻 R0(阻值约为 3 ); E滑动变阻器 R(010 ); F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9 根据上述器材,在测量 R0 阻值时应选择的电流表为 (填序号),其实验电路图 应选择以下哪种接法 (填字母),经测量定值电阻 R0 阻值为 2.9 。 (2)之后为了测量该新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将所选器材进行连接。 根据实验记录做出 U-I 图线如图所示,从中可以求出待测新型电池的内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