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495602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银川一中银川一中 2019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语 文文 试试 卷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 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北宋

2、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 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 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 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 ,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 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 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 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

3、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 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 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 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 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 浪渔父, 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 2 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

4、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 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 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 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 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 。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 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5、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员赞助。 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这属 于引用论证。 B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 ,但开篇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继而笔锋一转,这属于引 申论证。 C文章

6、用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来论证隐士也要“讨生活” ,这属于举 例论证。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卖药、养蜂、种菜等其他职业,这样论 证比较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他们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C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而有时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D从某种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3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7、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大 地 毕飞宇 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 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你的视 线永远也没有阻隔,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 地方。 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 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 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 手割的每一棵水

8、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 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 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 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 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 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 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

9、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 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 醒的轻松和快慰。 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 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 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 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 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 我的老家,鹅黄实

10、在是悲壮的。 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 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 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 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 4 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 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 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 洋

11、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 寥。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 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 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 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 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 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

12、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 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 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节选自散文选刊2014 年第 2 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被比作“孤岛”的村庄以其渺小反衬出大地的无垠,并为下文写大地上的劳动生活做铺垫。 B文章第段补叙父子间的生活往事,紧承上文,具体展现了平原乡村生活不堪回首的艰辛。 C作者综合运用排比、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大地上丰富又奇妙的声音。 D文

13、章引用福楼拜作品中的言论,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5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 分) (1)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2)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 6本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6 分) 5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目前,养老保险还是省级统筹为主。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虽然达到 4 万多亿元,但是省 与省之间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 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

14、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对建立人工成本公平的企业 竞争环境、形成顺畅流动的劳动力大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全国 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统筹基金,更需要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这就需要多方 面的协调推进。 (摘自人民日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强 ) 材料二: 材料三: 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 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为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休人员的养老功能基本上由单位和家庭承担。我国“入世”之后,企业 不仅面对国内竞争,而且面对国际竞争,企业中的“小社会”功

15、能一定要向社区转移。老年人口中 的大多数已从过去的劳动岗位上退下来,活动范 6 围圈在缩小,因此社区成为老年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医疗保健、 老人护理,兴办老年食堂、托老所、法律咨询站以及文体设施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 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 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 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 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扶持引导政策。但

16、我们 应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材料四: 开展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教育,医学教育要兼顾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 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同时要培养一批适合社 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 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物质养老外,也必须重视文化养老。发 展老年文艺事业,是推动文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文艺的形式对老年世界和人生进行诠释,寻 找人类存在和人生发展的根据和意义,将使老年人精神世界得到滋养、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安 抚。 (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7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前实行的省级统筹为主的养老保险,存在地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