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510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5.1 概述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 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5.1 概述,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经过机械加工或用其他方法加工获得的零件表面,总是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即微小的峰谷高低程度及其间距状况称为表面粗糙度,如图51所示。,图5-1 加工误差示意图,5.1 概述,5.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 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2.对耐磨性的影响 3.对耐蚀性的影响 4.对强度的影响,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基

2、本术语及定义 1.取样长度(lr),图5-2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2.评定长度(ln),表5-1 和的数值(摘自GB/T 10311995),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轮廓中线(m) (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如图5-3所示。,图5-3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图5-4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如图5-4所示。,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2 评定参数 1.幅度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轮廓偏距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5-5所示 (2)轮廓最大高

3、度(Rz)轮廓最大高度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如图5-6所示。,图5-5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图5-6 轮廓最大高度,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间距参数,图5-7 轮廓单元宽度,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形状特性参数,图5-8 轮廓支承长度率,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3.1 表面粗糙度符号,图5-9 基本符号,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2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摘自GB/T 1312006),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3.2 表面粗糙度代号,图 5-10 表面粗糙度的 代(符)号标注位置,

4、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幅度参数的标注 2.间距、形状特征参数的标注,图5-11 间距、形状特征参数标注示例,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5-12 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要求标注,表5-3 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标注示例,3.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要求的标注,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3 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标注示例,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4 常用加工纹理符号及说明,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4 常用加工纹理符号及说明,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3.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

5、被注表面。图513是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图514是表面粗糙度代号在不同位置表面上的标注方法。常见的零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及表面粗糙度的简化标注方法示例见图515。,图5-1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5-14 表面粗糙度代号注法,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5-15 中心孔、圆角、倒角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简化标注,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4.1 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的内容 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时,必须给出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及其允许值和测量时的取样长度值这两项基本要求,必要时可规定轮廓其他的评定参数、表面加工纹理方向、加工方法

6、或加工余量等附加要求。如果采用标准取样长度,则在图样上可以省略标注取样长度值。 5.4.2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 在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中,通常只给出幅度参数Ra或Rz及其允许值,根据功能需要,可附加选用间距参数或其他的评定参数及相应的允许值。,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4.3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不但与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关,还与零件的制造及经济性有关。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值总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参数的允许值尽可能大,以减小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值应比非工作表面小。 2)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

7、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小。 3)相对运动速度高、单位面积压力大、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表面,以及最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圆角、沟槽等),表面粗糙度值应小。 4)对于要求配合性质稳定的小间隙配合和承受重载荷的过盈配合,它们的孔、轴的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些。,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与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协调。,表5-5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与尺寸公差值、形状公差值的一般关系,6)对于耐蚀性、密封性要求高的表面以及要求外表美观的表面,其粗糙度数值应小。,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表5-6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经济加工方法及应用举例,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

8、,表5-6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经济加工方法及应用举例,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5.5.1 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将被测表面与已知高度特征参数值的粗糙度样板相比较,从而判断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检测方法。 5.5.2 光切法 光切法是利用光切原理,即光的反射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种方法。常用的仪器是光切显微镜(双管显微镜),该仪器适宜测量车、铣、刨或其他类似加工方法所加工的零件平面或外圆表面。光切法主要用来测量粗糙度参数Rz的值,其测量范围为0850m。,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图5-16 双管显微镜的测量原理 1光源 2聚光镜 3光栏(窄缝)4,5透镜 6目镜,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5.5.3 干涉法 干涉法是利用光波的干涉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常用的仪器是干涉显微镜,适宜用来测量粗糙度参数Rz,测量范围为005008m。 5.5.4 针描法 针描法是利用仪器的触针在被测表面上轻轻划过,被测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将使触针作垂直方向的位移,再通过传感器将位移量转换成电量,经信号放大后送入计算机,在显示器上显示出被测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值。也可由记录器绘制出被测表面轮廓的误差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