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390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王强 等 4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我们把这些简单的几合体称为基本几何体,有时也称为基本形体,把建筑物及其构配件的形体称为建筑形体。,在建筑工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形状的建筑物(如:房屋、水塔)及其构配件(如:基础、梁、柱等)的形状虽然复杂多样,但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它们一般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经过叠加、切割、或相交等形式组合而成。,基本几何体(按照其表面的组成),平面立体:表面全部由平面围成的几何体(简称平面体),曲面立体:表面全部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围成的几何体(简称曲面体),第一节 平面立体的投影,一、平面立体的投影,平面立体的表面都是平面多边形,,凡是带有斜面的平面体统称为斜面体,如棱锥、棱台等。,

2、绘制平面立体的投影,实质上就是绘制平面立体各多边形表面,即绘制各棱线和各顶点的投影。,在平面立体的投影图中,可见棱线用实线表示,不可见棱线用虚线表示,以区分可见表面和不可见表面。,(一)棱柱体,(1)形体特征: 棱柱的各棱线互相平行,底面、顶面为多边形。棱线垂直顶面时称直棱柱,棱线倾斜顶面时称斜棱柱。,(2)安放位置 : 安放形体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要使形体处于稳定状态,二要考虑形体的工作状况。为了作图方便,应尽量使形体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3)投影分析,(二)棱锥体,(1)形体特征: 底面是多边形,棱线交于一点,侧棱面均为三角形。,(2)安放位置: 底面ABC平行于H面。,(3)投影

3、分析,【例4-1】 作四棱台的正投影图,解:(1)分析,(2)作图,1)四棱台的上、下底面都与H面平行,前、后两棱面为侧垂面,左、右两棱面为正垂面。 2)上、下两底面与H面平行,其水平投影反映实形;其正面、侧面投影积聚为直线。,3)前、后两棱面与W面垂直,其侧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与H、V面倾斜,投影为缩小的类似形。 4)左、右两个面与V面垂直,其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与H、W面倾斜,投影为缩小的类似形。 5)四根斜棱线都是一般位置直线,其投影都不反映实长。,二、平面立体上点和直线的投影,即在其表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问题,其作图的基本原理就是:平面立体上的点和直线一定在立体表面上。,判断立体表面上点

4、和线可见与否的原则是:如果点、线所在的表面投影可见,那么点、线的同面投影一定可见,否则不可见。,求解方法有:,(一)从属性法 当点位于立体表面的某条棱线上时,那么点的投影必定在棱线的投影上,既可利用线上点的“从属性”求解。,(二)积聚性法 当点所在的立体表面对某投影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时,那么点投影必定在该表面对这个投影面的积聚投影上。,(三)辅助线法,【例4-2】已知三棱柱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M和N的正面投影m和n,求作它们的另两个投影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M点必在三棱柱前右侧的棱面上(因m可见),而N点必在三棱柱的后棱面上(因n不可见)。,作图:利用棱柱各棱面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可

5、向下引投影连接,直接找到两点的水平投影m和n,然后即可按投影规律求出这两点的侧面投影m“和n“。,【例4-3】 如下图所示,已知四棱柱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M、N的正面投影,求出另外两面投影。,解:(1)分析,(2)作图,【例4-4】已知三棱锥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点K的正面投影k和点L的水平投影l,求出它们的别两个投影。,1、分析,2、作图,(1)利用过锥顶S的辅助线求K点各投影,(2)利用过L点且平行于底边的直线为辅助线求L点的各投影,【例4-5】 如左图所示,已知三棱锥的三面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线段EF的投影ef,求出线段的其它投影。,下面列出了一些工程中常见到的平面立体的投影图和立体图,可

6、按前述平面立体投影图的画法对它们进行分析,以便更进一步熟悉平面立体投影的表达方法和规律。,第二节 曲面立体的投影,一、基本概念,由曲面包围或者由曲面和平面包围而成的立体称为曲面立体。圆柱、圆锥、球和环是工程上常见的曲面立体。,(一)曲线,曲线,曲线可以看成是一个点按一定规律运动而形成的轨迹。,平面曲线:曲线上各点都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空间曲线:曲线上各点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圆柱螺旋线等)。,(二)曲面,曲面,曲面可以看成是由直线或曲线在空间按一定规律运动而形成。,直线曲面:由直线运动而形成的曲面称为。,曲线曲面:由曲线运动而形成的曲面称为。,回转体是由一母线(直

7、线或曲线)绕一固定轴线作回转运动形成的,因此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和环体都是回转体。,圆柱曲面是一条直线围绕一条轴线始终保持平行和等距旋转而成。,母线,圆锥面是一条直线与轴线交于一点始终保持一定夹角旋转而成的。,母线,球面是由一个圆或圆弧线以直径为轴旋转而成。,(三)素线与轮廓线,形成曲面的母线,它们在曲面上的任何位置称为素线。,我们把确定曲面范围的外形线称为轮廓线(或转向轮廓线),轮廓线也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当回转体的旋转轴在投影体系中摆放的位置合理时,轮廓线与素线重合,这种素线称为轮廓素线。,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常用的四条轮廓素线分别为:形体最前边素线、最后边素线、最左边素线和最右边素线

8、。,(四)纬圆,由回转体的形成可知,母线上任意一点的运动轨迹为圆,该圆垂直轴线,此圆既为纬圆。,二、曲面立体的投影,(一)圆柱体的投影,(1)形体分析 圆柱体是由圆柱面和两个圆形的底面所围成的。,(2)安放位置 我们只研究圆柱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底面、顶面为投影面平行面的情况。,(3)投影分析,H面投影:,V面投影:,W面投影:,(4)作图步骤,1)用点划线画出圆柱体各投影的轴线、中心线;,2)有直径画水平投影圆;,4)由“高平齐、宽相等”作侧面投影矩形。,3)由“长对正”和高度作正面投影矩形;,注意:非轮廓线的素线投影不必画出。,(二)圆锥体的投影,(1)形体分析 圆锥体是由圆锥面和底平面

9、所围成的。,(2)安放位置 当圆锥体在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一经确定后,它对各投影面的投影轮廓也随之确定。如右图所示,圆锥轴线垂直于H面,底平面为水平面。,(3)投影分析,H面投影,V面投影,W面投影,(4)作图步骤,用点划线画出圆锥体三面投影的轴线、中心线;,画出底面圆的三面投影。底面为水平面,水平投影为反映实形的圆,其它两投影积聚为直线段,长度等于底圆直径;,依据圆锥的高度画出锥顶点S的三面正投影。,画轮廓线的三面正投影,即连接等腰三角形的腰。,当素线的投影不是轮廓线时,均不画出。,(三)圆球体的投影,1、投影分析,圆球体的三面投影都是大小相等的圆,是球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轮廓线的投影,其直径与

10、球径相等。,H面投影的圆a是,V面投影的圆b是,W面投影的圆c是,2、作图步骤,用点划线画出圆球体各投影的中心线,以球的直径为直径画三个等大的圆,如右图所示。,b,a,c,三、曲面立体上点和直线的投影,(一)圆柱面上的点和线,1圆柱面上点的投影,如右图所示,若已知圆柱面上两点A和B和正面投影a和b,求出它们的水平投影a、b和侧面投影a“、b“。,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a可见,b不可见,可知A点在前半个圆柱面上;B点在后半个圆柱面上。利用圆柱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可直接找到a和b,然后根据已知二投影求出a和b。,由于A点在左半圆柱面上,所以a为可见;而B点在右半圆柱面上,所以b为不可见。,2圆柱面上

11、线的投影,【例4-5】 如下图所示,已知圆柱面上的AB线段的正面投影ab,求其另两面投影。,解:(1)分析,(2)作图,(二)圆锥面上的点和线,1圆锥面上点的投影,圆锥体的投影没有积聚性,在其表面上取点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素线法。,【例4-6】 如下图所示,已知圆锥面上一点A的正面投影a,求a、a。,解:(1)分析,(2)作图,方法二:纬圆法。,【例4-7】 如下图所示,已知圆锥表面上一点A的投影a,求a、a。,解:(1)分析,(2)作图,2圆锥表面上线的投影,【例4-8】 如下图所示,已知圆锥表面上的线段AB的正面投影,求其另两面投影。,作圆锥面上线段的投影的方法:是求出线段上的端点、轮

12、廓线上的点、分界点等特殊位置的点及适当数量的一般点,并依次连接各点的同面投影。,解:(1)分析,(2)作图,(三)圆球体上的点和线,1圆球体上的点,由于圆球体的特殊性,过球面上一点可以作属于球体的无数个纬圆,为作图方便,常沿投影面的平行面作相应投影面的纬圆,这样过球面上任一点可以得到H、V、W三个方向的纬圆。因此只要求出过该点的纬圆投影,即可求出该点的投影。,【例4-9】 如下图所示,已知球面上的一点A的投影a,求a及a。,解:(1)分析,由a得知A点在左上半球上,可以利用水平纬圆解题。,(2)作图,2圆球体上的线,【例4-10】 如右图所示,已知属于球体上的点A、B、C及线段EF的一个投影,

13、求其另两个投影。,解:(1)分析,(2)作图,小结:求曲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主要有素线法和纬圆法两种,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应着重弄清以下概念:,(1)某一点在曲面上,则它一定在该曲面的素线或纬圆上。,(2)求一点投影时,要先求出它所在的素线或纬圆的投影。,(3)为了熟练地掌握在各种曲面上作素线或纬圆的投影,必须了解各种曲面的形成规律和特性。,第三节 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一、立体表面的截交线,平面与锥面的交线,圆柱面与锥面的交线,我们把假想用来截割形体的平面,成为截平面。,截平面与形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截平面,截交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截面(或断面)。,截交线,截交线,断面,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截

14、交线都具有以下特性:,1截交线的形状一般都是封闭的平面多边形或曲线。,2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共有点的集合。,(一)平面立体截交线,平面立体截交线的特征:,平面立体截交线是一个封闭的平面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是平面立体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多边形的每条边是平面立体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截平面,截交线,截交线,断面,求作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有两种方法:,(1)交点法:即先求出平面立体的棱线、底边与截平面的交点,然后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即得截交线。,连接各交点有一定的原则:只有两点在同一个棱面上时才能连接,可见棱面上的两点用实线连接,不可见

15、棱面上的两点用虚线连接。,(2)交线法:即求出平面立体的棱面、底面与截平面的交线。,1、棱柱上的截交线,【例4-11】 如下图所示,求作四棱柱被正垂面截断后的投影。,解:(1)分析,(2)作图,(3)求作截断面的实形,2棱锥上的截交线,【例4-12】 求作正垂面P截割三棱锥S-ABC所得的截交线。,解:(1)分析,(2)作图,(2)作图,【例4-13】 如图4-25所示,求作铅垂面Q截割三棱锥S-ABC所得的截交线。,解:(1)分析,3带缺口的平面立体的投影,画带有切口形状的投影时,关键是要把切口轮廓线的投影表达清楚。而画切口轮廓线的投影,其实质就是求作切口平面与立体的截交线,切口的截交线就是

16、由数条截交线组合而成。,例:完成带切口的四棱柱的投影 (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立体上被切掉的部分,粗实线表示留下的部分) 。,解:(1)分析,(2)作图,【例4-14】 如右图所示,已知三棱锥及其上缺口的V面投影,求H面和W面投影。,解:(1)分析,(2)作图,(二)曲面立体截交线,(1)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所得的截交线一般为封闭的平面曲线。,(2)截交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截平面与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点。,求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求出足够的共有点,然后依次连接起来,即得截交线。,求共有点的方法有:素线法、纬圆法和辅助平面法。,曲面立体截交线的特征:,平面与圆柱面相交,根据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相对位置的不同,所得的截交线有三种情况,1圆柱上的截交线,圆柱面上的截交线,【例4-15】 如右图所示,求正垂面与圆柱的截交线。,解:(1)分析,(2)作图,1)求特殊点。这些点包括轮廓线上的点、特殊素线上的点、极限点以及椭圆长短轴的端点。,2)求一般点。为了作图准确,在截交线上特殊点之间选取一些一般位置点。,3)连点。将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