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162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矿田构造的研究方法1.大比例尺地质构造测量及有关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2.岩组学(显微构造分析)作为构造岩石学的一种专门手段,解决某些宏观难以解决的构造问题。确定含矿褶皱、断层、裂隙的成因;鉴别岩(矿)石所经历的变形阶段和各阶段的变形特征(方位、性质、强度等);有助于认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变形历史,确定矿体位移的性质和方向3.物探方法包括磁法、电法、重力、地震、放射性法等。4.地球化学方法。矿田范围内原生晕和次生晕的研究常可帮助查明一般地质测量不易发现的导矿和含矿构造。配合地质测量进行的气体测量,可以帮助查明松散沉积物覆盖下的控矿断裂,还可根据气体异常带的形态和宽度,对断裂的形态和产

2、状作出大体正确的估计。5.遥感技术。七十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卫象、雷达、红外摄影等)在勘查区域地质矿产、判别大型控矿构造、圈定成矿远景区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大比例尺遥感信息解译(1:50000以下):提取线性和环形构造信息,提取各类蚀变(主要是含水羟基类)和矿化(如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信息。6. 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定量地系统地认识构造的控矿意义并进行统计预测。应用构造模拟实验研究矿田、矿床构造的形成机理,恢复古构造应力场。模拟油气盆地的演化过程。7.利用岩石和矿石的同位素年龄资料判别矿田构造的发展史并分析构造与矿化的时间关系。8.古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的广泛发育区最适宜研究古

3、水文地质条件。通过研究古地下水(包括上升水、下降水)流动通道和流向,有助于查明矿石富集地段,找寻未知矿体。2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一、对内生矿床来说,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构造活动生成的各种裂隙、空洞、孔隙和高渗透带等是含矿流体(各种成因的)在岩石中流动的通道(导矿或运矿构造); 2各种构造成因的裂隙和孔洞是含矿流体中矿质的沉淀和堆积场所(储矿或含矿构造),其影响矿床、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形态、产状;3构造活动是使矿液汇集、运动的原因和驱动力之一;5成矿后构造既能破坏矿体,又能促使某些层状矿床(如沉积变质铁矿)经过紧密褶皱使矿体加厚(尤其在枢纽部位),扩大了单位面积内的矿石储量;6叠生成

4、矿作用往往是多期成矿构造作用起主导作用。二、对于风化矿床、沉积矿床、火山一沉积矿床以及沉积变质矿床,大地构造和区域构造因素对于岩相古地理-(剥蚀区、搬运区和沉积区等)的制约,对成矿物质的沉积分异和堆积成矿,对于地壳深部物质直接溢出地表并参与外生成矿作用等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3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包括岩石变质(形)后的力学性质、不同深度下岩石的力学性质、不同岩石类型力学性质等,及上述性质对成矿和矿化分布的控制作用;(2)研究各种控矿构造类型,包括原生层状构造、褶皱、断裂、裂隙、劈理、片理、侵入岩体构造、火山构造、重力构造等的发生、演化历史及其与矿化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

5、系,这是矿田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 (3)研究控矿构造体系和构造分带性。在上述单个(类)构造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研究矿田构造体系(包括水平构造分带、垂直构造分带)对矿床系列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4)研究控矿构造的发展历史,包括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的产生和演化;(5)研究矿液的运移和运矿构造,包括古水文地质条件对成矿的影响;(6)研究矿石堆积的构造圈闭条件(成矿构造圈闭);(7)研究各种成因类型矿床的构造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条件,如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矽卡岩矿床、斑岩矿床等等;(8)研究矿田矿床构造与区域构造的联系。4矿液运移通道及流向的研究矿液沿岩石的孔隙及断裂、裂隙运移时,随着温度、压

6、力逐渐下降,充填交代作用的不断进行,矿液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在不断的变化、以及化学元素活动性差异,于是沿着矿液通道自下而上、由中间向两侧,形成蚀变分带现象,矿体中成矿元素或微量元素含量也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因此,这些变化是受矿液流向影响的,利用这些变化的标志可以分析矿液运移的通道和方向。1、 矿化类型及矿化强度的变化成矿过程中,成矿物质在含矿热液中有秩序沉淀,与金属元素稳定序列有关,造成矿物或元素分带,运移方向由较不稳定元素向较稳定元素运移;矿石组构的变化也指示了运移方向,2、 蚀变类型及强度变化分析当成矿流体沿控矿构造上升到一定部位,遇到易于交代的岩石时,发生水岩反应,产生围岩蚀变。由于成矿流

7、体的逐渐变化以及化学元素活动性的差异,可形成蚀变分带。蚀变的分带一般是由高温蚀变矿物组合向低温蚀变矿物组合演变。根据蚀变分带现象,可判断流体的运移方向,例如:由碱质蚀变-深色蚀变-硅铝质蚀变-弱蚀变的方向运移。3、 原生晕及矿体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在一些热液矿床中,原生晕或矿石中微量元素的变化随着矿液的运移呈现出规律性变化,有的逐步升高,有的逐步降低,因此利用微量元素的变化也可判断运移方向。如安徽陶村铁矿等。4、矿物结晶特征及光学性质矿物晶体的生长情况与成矿物质的补给有关系,因此矿液的流向和流速对矿物晶体形貌和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矿物晶体发育程度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特征,能为矿液运移轨迹提供重要

8、信息。一般由结晶较好指向结晶较差。5、 矿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矿液的运移是由高压带向低压带方向流动。矿液的温度也相应地由高到低发生变化,随着矿液温度的降低,成矿物质不断析出。因此系统测定矿物的形成温度变化规律,可以判断矿液流动方向。5层状控矿构造1、 层面构造:波痕、泥裂、石盐假晶、虫迹。2、 同生构造:斜层理、卷曲层理。同生节理、柱状节理、网状构造。同生褶曲、同生断裂3、 缝合线构造:压溶缝合线4、 不整合构造: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5、 岩溶构造:6、 陨石坑构造:7、 重力构造:蠕动构造、地面滑坡、水底滑坡、差异压实形成的褶皱、冰川构造(刃脊、角峰、U形谷)、非构造成因节理6褶皱构造对矿

9、田及矿床的控制褶皱构造常控制着矿田及矿床的分布,无论是背斜轴部、向斜轴部,还是褶皱翼部都可有矿床的产出。现有资料表明,背斜及复背斜的轴部控制成矿的机率较高。其原因是背斜轴部矿液易于聚集,且破裂发育,易于为岩浆侵入及矿液运移提供有利条件。但向斜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也不应忽视,如变质条带状铁矿床常产于区域复向斜带中。褶皱构造控制侵入体产出从而间接控制矿床产出的现象较普遍。控制岩体侵入及矿床分布的主要褶皱构造类型有:背斜的轴部(包括穹隆构造的轴部);倾伏背斜的倾伏端;背斜轴面沿走向弯曲转折处;背斜轴面倾向变化处;背斜与斜切断裂交汇处;断裂叠加褶皱处。例如: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安徽铜官山矿田。7断裂构

10、造的控矿作用一、断裂对矿田、矿床的控制1、断裂对外生矿床的控制1控制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断陷盆地:张性断裂,次级同沉积断层;拉分盆地:走滑断层,柴达木含油气盆地2在热水喷流矿床中裂隙是矿液运移的通道,同时是矿液的排泄口和矿石的堆积地3同生断裂是控制沉积盆地内部矿床空间展布和定位的主导因素2、 断裂对内生矿床的控制1断裂构造控制成矿带、矿田、矿床2大(主干、深、区域)断裂常起着岩浆热液通道的作用3旁侧次级断裂是矿田、矿床分布的有利部位二、断裂对矿体的控制1、矿体的分布与断裂的关系断裂是控制矿体形成分布的重要因素。断裂构造对矿体控制作用的表现:断裂的有利空间提供了赋矿场所;断裂切割不同物理及化学

11、性质的岩石时,在不同岩层中可以有不同的成矿方式;断裂本身的构造泥阻止矿液上升而成矿;断裂中充填有不透水岩墙而遮挡成矿;断裂作用使不透水层覆盖于断裂上盘阻挡矿液而成矿。如:两组断裂交汇处易发育柱状矿体;主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含矿性差等。2、断裂的张开部位对矿体的控制各种性质的断裂都可以有矿体产出,但矿体并非沿整个断裂分布,而是在断裂的局部有利地段产出。这种局部有利地段常是断裂的张开部位。断裂的张开部位主要受产状变化的制约。断裂产状变化的原因:两组剪裂隙基础上的追踪张裂隙;断裂在穿过不同性质岩石时发生折射;断裂面弯曲时,不同部位受力情况不同;不同期次构造作用造成断裂性质改变。由于断裂面弯曲的,在同

12、一应力下,不同部位受力情况不同,某些地段形成了张开空间,控制矿体产出。即正断层产状变陡处;逆断层产状变缓处;左旋平移断层走向向偏左方向弯曲部位;右旋平移断层走向向偏右方向弯曲部位为成矿的有利空间。3、羽状裂隙及雁行状裂隙对成矿的控制断裂旁侧的岩石,在断裂面扭动过程中可以产生羽状裂隙。羽状裂隙基本的有三组,与主断面斜交的张裂隙、剪裂隙,与主断面平行的剪裂隙,但后者发育较少。(在弯曲断裂错动过程中,不同部位发生的羽状裂隙性质不同。在主断裂摩擦部位发生张裂隙,主断裂张性地段发生剪裂隙;)在羽状裂隙与主断面交汇处可形成富矿柱;有时羽状裂隙中的矿体比主断裂中的还多。雁行状裂隙与羽状裂隙的形成相似,是在一

13、对扭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是没有主断面的发育。在扭力作用下,可以形成一组雁行状张裂隙,也可形成一组雁行状扭裂隙,还可沿共轭剪切带形成两组张裂隙。由剖面上的扭力作用形成的雁行状矿脉有不同的延深。平面上的雁行状矿脉有相近似的延深。同一列矿脉之间具有(似)等距性。3、 韧性剪切带对成矿的控制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近些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金矿床。剪切带中的金矿床特点是:与剪切带在空间上密切相关,大的金矿床分布在剪切带内,小的矿化点产在剪切带的外部或边缘。有些金矿床常常呈带状,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布丁状和肠状,表明它们是剪切带的一部分。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带和矿田分布,二级脆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

14、,三级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面理和脆性韧性剪切带内的裂隙系统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许多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其成矿作用不仅与韧性剪切带有关,更与其后的脆-韧性剪切或脆性剪切有关。因此,按含金矿的剪切带类型可将剪切带型金成矿系列划分为:脆性剪切带型、脆-韧性剪切带型和韧性剪切带型。8韧性剪切带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一、韧性剪切带的特征:1韧性剪切带是较深层次的构造变形。分布形式有平行带状韧性剪切带、共轭韧性剪切带。规模大小不一,小型韧性剪切带长几厘米或几毫米,大型和巨型韧性剪切带长几十公里,甚至达几百至上千公里。2韧性剪切带中的岩石主要是糜棱岩系列的岩石。糜棱岩由细粒化的基质和碎斑组成,岩石中基质

15、的多少反映糜棱岩化的程度,据其含量可分为糜棱岩化的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随着变形后重结晶的增高,糜棱岩转变成各种结晶片岩,据其结晶程度和结晶颗粒大小分为千糜岩、变余糜棱岩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3韧性剪切带中常发育面理与线理。主要有两组面理,剪切带内面理(S)、糜棱岩面理(C),形成 S-C 结构。4韧性剪切带中的鞘褶皱。是韧性剪切带中一种特殊的 A 型褶皱,常成群出现,大小不一,以中小型为主。呈扁圆状或舌状甚至圆筒状,多为不对称褶皱,沿剪切方向拉得很长。5韧性剪切带中的微观特征:如云母鱼、长石碎斑系等。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近些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金矿床。剪切带中的金矿床特点是:与剪切带在空间上密切相关,大的金矿床分布在剪切带内,小的矿化点产在剪切带的外部或边缘。有些金矿床常常呈带状,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布丁状和肠状,表明它们是剪切带的一部分。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带和矿田分布,二级脆性韧性剪切带控制矿床,三级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面理和脆性韧性剪切带内的裂隙系统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许多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金矿,其成矿作用不仅与韧性剪切带有关,更与其后的脆-韧性剪切或脆性剪切有关。因此,按含金矿的剪切带类型可将剪切带型金成矿系列划分为:脆性剪切带型、脆-韧性剪切带型和韧性剪切带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